-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白莉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脾肿大的诊断需综合多种因素,包括病史了解、症状观察、相关检查等。如发现脾肿大应及时就医,警惕严重疾病。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
2016-03-07 18:17
1.病史:了解起病缓急、病程长短、既往史、家族史等。急性感染起病急病程短,慢性疾病起病缓病程长。
2.症状:观察有无发热、贫血、黄疸、乏力等伴随症状。
3.体格检查:通过触诊判断脾脏大小、质地、有无压痛。
4.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了解血细胞情况及肝脏功能。
5.影像学检查:B超、CT、磁共振成像(MRI)等可直观显示脾脏形态和大小。
6.骨髓穿刺:有助于明确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脾肿大。
综合上述多种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才能准确诊断脾肿大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脾肿大? 脾脏既是一个造血器官,又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在整个身体功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脾肿大(splenomegaly)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重要体征之一,大都由于全身疾病所致。正常情况下进行腹部查体脾不能触及,若能触到脾时,实际上脾较正常已增大1.5~2倍。脾肿大分为轻、中、重三度。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为轻度肿大;超过2cm,在脐水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钱或前正中线则为重度肿大,即巨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