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周振海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炎症及贫血等引起。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请赶快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2016-03-04 15:41
1.细菌感染:如脓肿、呼吸道等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
2.病毒感染:后期继发细菌感染时会升高,需抗病毒及抗感染治疗。
3.过敏反应:伴嗜酸性细胞异常增高,可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过敏药。
4.炎症:如肠胃炎等,要抗炎治疗,可用布洛芬等。
5.贫血: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可能导致,需补充铁剂等治疗。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多样,应结合症状和其他检查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增多定又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个标准差以上,年龄大于1个月的儿童和各年龄组成人中性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计数大于7.5×10^9/L ,小于1个月的婴儿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