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樊力红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遗传性肠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以结肠息肉病合并多发性骨瘤和软组织肿瘤为特征,恶变风险高,需重视。患者应及时就医。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
2016-04-11 17:53
1.疾病介绍:由腺瘤样息肉基因突变引发,息肉数量多且易恶变。
2.手术治疗:包括全结肠直肠切除术和永久性回肠末端造口、结直肠切除和回肠肛管吻合术等,严格掌握适应证。
3.药物治疗:对于胃肠道外病变,如硬纤维瘤不能完全切除者,可采用非激素类消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也可行放射线疗法。药物治疗需遵医嘱。
4.随访观察:部分患者病情较轻,可先随访观察。
5.多学科治疗:可能涉及消化内科、肿瘤科、外科等多科室协作。
6.患者关怀:患者及家属应了解疾病,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遗传性肠息肉综合征治疗方法多样,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方案,定期复查,争取良好预后。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肠息肉? 凡是由肠黏膜表面突向肠腔内的任何可见的新生物均称为息肉,作为临床初步诊断,起源于肠壁各层的间叶组织和一些非真性肿瘤,但未做组织学诊断前很难确定其性质,都统称为肠息肉。甚至早期肠癌,在组织学诊断前,做X线及内镜检查时也描述为“息肉样病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