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疝气的发生通常与腹壁薄弱、腹内压增高、先天性因素、后天性因素、年龄因素等有关。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腹壁薄弱:腹壁肌肉或筋膜发育不全、损伤等导致腹壁强度降低,容易引发疝气。 2.腹内压增高: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举重等使腹内压力升高,增加疝气发病风险。 3.先天性因素:某些先天性的组织结构异常,如鞘状突未闭等,可能导致疝气。 4.后天性因素: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等后天因素也可能造成疝气。 5.年龄因素:老年人肌肉萎缩,腹壁组织变薄弱,更易发生疝气。 总之,疝气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旦发现疝气,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024-11-24 13:3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疝气作为一种疾病,理所应当的也要辩证施治,因人施治,因症施治。然而如今有一种时髦……“一律开刀”!开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律开刀。现今这样一种现状:在我们绝大多数二级以上的医院里,婴幼儿疝气、年老体弱和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疝气患者,不能早期得到应有的治疗。要么就是开刀;否则就是任其发展放弃治疗。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这一部分患者因为恐惧手术,往往自动放弃,二是医院除了开刀就别无良策了,为了降低事故率有意放弃治疗(婴幼儿患者则嘱其长到10岁以后再来开刀;年老多病的任其自然)。我国疝气发病率约为3.6%”,而能主动到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确寥寥无几。俗语道:“养病如养虎”。这些患者只有当发生疝嵌顿、疝绞窄或肠坏死后才被迫进行急诊手术。这样的结果往往会使患者多付出一节肠子的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祖国医学注重人的整体观,“元气论”中强调“无元则失气,失气则无可固本”。开刀则是不得已而为之。完美的事物总得有一个互补性。中西医就有很大的互补空间。开展“无张力网补、填充疝修补”手术,主要针对人群是组织缺损严重、疝口粘连、术后复发、嵌顿、绞窄以及急诊手术指症的青壮年患者。其特点是治疗彻底,抗复发能力强。缺点是不乏有排异反应的患者。不能应用于婴幼儿疝气和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疝气患者,则应因人、因症辩证施治,在诊疗过程中灵活运用“无创疝环封合法”“磁疗固定法”“中药穴位帖馥”等多种非手术治疗方法。严格的区分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使不同年龄带和身体状况的疝气患者都能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2024-11-24 13:3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中医认为,疝气病是由于小孩发育不健全,老年人体质虚弱、中气不足、寒气、湿气、浊气、怒气乘虚进入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不畅滞留,腹腔内产生负压,导致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见孔就钻,也就是说导致疝气的根本原因就是气血不畅。手术疗法有疝修补术、疝补片修补术、疝腹腔镜修补术三类 疝修补术:通过将缺损周围组织缝合修补疝环口 疝补片修补术:用一种补片材料覆盖缺损修补疝环口 疝腹腔镜修补术:是通过腔镜完成疝补片修补术三类手术疗法比较 疝传统修补术:有1个大切口(长约6~8厘米);需住院7~10天左右;常规抗感染;术后疼痛等不适多见;复发率约占20%左右;完全恢复时间普通疝约需3个月,特大疝约需6~12个月。 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有1个中等切口(长约4~6厘米);需住院3~7天左右;常规抗感染;复发率约占1%左右;完全恢复时间普通疝约需1个月,特大疝约需3~6个月。 疝腹腔镜修补术:有3个小切口(长约1厘米);需住院4~7天左右;常规抗感染;必须全麻,可有戳创置镜、气腹导致的损伤等并发症;复发率约占10%左右;完全恢复时间普通疝约需1个月,特大疝约需3~6个月。 疝气手术前须知事项1.手术前检查:包括(1)血液、尿液、粪便检查。(2)出血、凝血时间的检查。(3)胸腹部一般X光检查。(4)心电图检查。至于具体选择哪种治疗方式,您可以参考这三种手术疗法的比较,医生询问:
2024-11-24 13:3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疝气又名小肠气,是腹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包块。一般是咳嗽、便秘、生气、重体力劳动、排尿困难等因素引起腹腔压力突然增高冲破疝环腹膜所致。。疝气可分为两大类,即水疝和小肠疝。水疝:分为睾丸鞘膜积液和精索鞘膜积液。同时分为交通性与非交通性两种。症状:逐渐增大,按压不可消失,无痛感。小肠疝:分为直疝、斜疝、股疝、脐疝、白线疝、嵌顿疝、绞窄疝、切口疝等。一般症状:站立时突出,仰卧后消失,按压即可回入腹腔。但嵌顿疝、绞窄疝则有疼痛感且很难推回腹腔。小肠疝若任其发展极易发生粘连和嵌顿,因此应及早接受治疗。疝气的危害是很明显的。姑且不论自身的痛苦与不便,更重要是还是对自身健康的破坏性,想必大家都知道,周围人的歧视和误解、生活的困难、自身的痛苦、甚至造成不孕不育、自卑和抑郁的不健康心理和残缺的性格等等,让患者苦不堪言。疝气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囊颈受损,产生粘连、铅顿疝、绞窄性疝,自身免疫调节能力下降,血液循环不畅,会导致肠坏死、肠梗阻、腹膜炎、毒血症等,甚至会危机生命!腹股沟疝如不及时治疗,疝块可逐渐增大,终将加重腹壁的损坏而影响劳动力,斜疝又长可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生命。
2024-11-24 13:31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是药三分毒”,我来给你介绍几则成功治愈“腹胀”的食疗偏方:1)良姜香附蛋糕--高良姜6克,香附6克,鸡蛋5只,淀粉15克,葱花50克,花生油130克。高良姜、香附烘干研为极细末,鸡蛋打入碗内搅匀,入药末及葱花、淀粉,再加少许精盐、味精和适量的清水,搅匀,油入炒锅,烧至六成熟,改用小火,舀出油30克,倒入蛋浆,倒入油在蛋浆上,盖好锅盖烘10分钟,换面再烘2分钟即成,当点心吃。此方温中散寒,行气消胀;适用于脾胃虚寒,皖腹胀满,甚至疼痛。2)陈草蜜膏--陈皮100克,甘草100克,蜂蜜适量。将陈皮、甘草洗净,水浸泡透,小火煎煮约20分钟,滤取汁液,如此反复煎煮取汁3次,合并3次所得药液,再用小火煎熬成膏,入蜂蜜l倍量,煮至沸,待冷装瓶,每次用一汤匙,开水冲服。此方补中益气,行气消胀;适用于脾胃虚弱,腹部胀满。3)草果羊肉汤--草果6克,羊肉500克,豌豆80克,青萝卜200克。羊肉、青萝卜洗净,切成小丁,豌豆洗净,同入锅内,入草果,加水,大火烧沸,改用小火,入姜末炖1小时左右,加入盐、醋、胡椒粉和香菜末,随宜食之。此方健脾温中,和胃消胀;适用于脾胃虚寒,皖腹胀满,或者疼痛泄泻,天寒受凉则更加明显。4)砂仁肚条汤--砂仁末10克,猪肚1000克。净猪肚洗净,入沸水中氽透捞出,刮去内膜,放入锅中,加清汤并花椒、生姜、葱白、料酒,煮至熟,捞出,切条片状,锅内加原汤500毫升,煮沸,下肚条,加入砂仁末、猪油、胡椒面、精盐、味精等调味品,用以佐餐。此方温中健脾,行气消胀;适用于脾胃虚寒,气滞腹胀。5)砂仁蒸猪肘--砂仁50克,猪肘子500克,葱100克,生姜30克,花椒5克,黄酒100克,食盐4克,芝麻油少许。先将猪肘子洗净,用竹签扎满小孔,葱、姜切碎,花椒、食盐锅内炒烫,倒出,稍热时于肘子上揉搓,于陶瓷器中腌24小时,再清洗一遍,沥干,砂仁研成细末撤在肘子上,干净白布包卷成筒形,用细线捆紧,放入大碗中,加入葱、姜、料酒,笼中蒸熟透,取出,抹上芝麻油即成,用以佐餐。此方健脾行气;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行不畅,日部胀满,食欲下降,时有腹泻便溏。6)猪肚白术散--猪肚1个白术250克。净猪肚洗刮干净,白术用水浸透,填入猪肚内,两端用线扎紧,于大砂锅中水煮至透烂,取出肚中白术,晒干,研为细末,每次取5克,用米汤或蜜糖送服,一天3次,连用5个为一疗程。此方补中益气;适用于胃下垂引起的腹胀,饮食减少,经常暖气。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2024-11-24 1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