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即问即答 > 内科 > 神经内科 > 三叉神经痛...
快速提问

即问即答

首页 找问题 找医生 专家答疑 健康微窗口 健康热点 查疾用药 健康百问 找名医看诊 预约挂号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岳亿玲 主任医师

    淮北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小儿科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目前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的药有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研究表明卡马西平疗效优大多优于奥卡西平,但卡马西平的安全性较差,许多患者因为其副作用而终止治疗,特别是对于肝功能不好的、老年患者因此临床上首选是奥卡西平。药物疗效减退或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时,可考虑外科手术。

    2018-11-28 23:56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生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病因不明;后者由炎症、外伤、肿瘤、血管病等引起。常于40岁后起病,女性较多。中医学称本病为“偏头风”、“面痛”等。[临床表现>原发性三叉神经痈为骤然发生的剧烈疼痛,呈切割样、针刺样和阵发性。一次发作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可连续多次发作。疼痛部位严格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支配区内,最常见的是下颚和(或)上颌区域内疼痛。从事一些涉及三叉神经运动功能的动作(如刷牙和咀嚼)或触及三又神经支配区域内的一些触发点(如上下唇、鼻翼外侧等)可激发疼痛的发作。严重者在发作时伴有同侧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缓解期正常。随病程进展,缓解期日益缩短。多为单侧性,个别病人可先后或同时发生两侧疼痛。一般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青壮年多见,疼痛的部位、性质及触发点与原发者相同。但疼痛较持久,检查可见三叉神经等损害的阳性体征,如面部感觉障碍、角膜反射迟钝及咀嚼肌瘫痪、萎缩等。应检查有无肿瘤或其他病变压迫三叉神经或累及其在脑干内的通路。[诊断>1.典型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及触发点的存在,检查时无阳性体征,结合发病年龄等,不难作出诊断。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表现为三叉神经麻痹并持续性疼痛。一般通过实验室检查、CT、MRI等可发现原发病灶,从而作出相应诊断。3.鉴别诊断:早期易误诊为牙痛,—般牙痛呈持续性钝痛,多限于牙龈部,冷热刺激可加剧,局部和x线可鉴别。鼻窦炎为局部持续性钝痛,,局部有压痛,可见流脓涕、发热、白细胞增多等炎症表现,鼻腔检查和x线检查可诊断。对部分病人,需要作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和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所致疼痛相鉴别。[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应针对原发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原发者治疗以止痛为目的。1.西医药治疗(1)卡马西平:为首选药物,初服100mg,日2次,服1日以后每日增加100mg,直到疼痛停止。每日最大量不应超过1咖忉e,以后逐渐减小药量,确定最小有效量维持。但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与造血功能,孕妇忌用。副作用参见药物书籍。(2)苯妥英钠:初服100n氓,每日3次;如无效可每日增加100mg,最大量不超过每日600mg。如产生头晕、行走不稳、跟球震颤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减量到中毒反应消失为止。(3)以上后药物无效,可用氯硝西泮4-6mg/日,副作用有嗜睡和步态不稳。2,中医药治疗(1)风寒阻络:颜面阵发性疼痛,紧束感,遇寒加重,遇热稍减,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方药:川芎20克,荆芥、防风、羌活各10克,白芷12克,细辛3克,全蝎5克,蜈蚣3条,薄荷、生甘草各6克。(2)风热伤络:面部灼热疼痛,遇热加重,恶风,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散热,通络止痛。方药:桑叶、白菊花、连翘各12克,苇根15克,忍冬藤20克,蔓荆于10克,川芎9克,全蝎5克,薄荷、生甘草各6克。(3)痰火上扰:面部阵发性闷胀灼痛,常进食时发作,局部喜冷凉,头昏而沉,口渴不欲饮,时吐痰涎,胸浣痞闷,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治法:化痰清热,通络止痛。方药:半夏10克、茯苓15克、橘红12克、枳实12克、竹茹12克、瓜蒌12克、厚朴12克、川芎10克、全蝎5克、甘草6克。(4)肝胆火炽:颜面阵发剧痛,刀割样,灼热感,烦躁易怒,胁痛口苦,头晕目赤,咽干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清肝泻火止痛。方药:栀子、黄芩、柴胡、僵蚕、菊花各10克,石决明(先下)、龙胆草、生地、白芍各15克,蝉衣、木通、甘草各6克。(5)阳明胃热:颜面灼痛,前额胀痛,齿痛口奥,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或燥,脉弦滑。治法:清胃泻热。方药:生石膏30克,薄荷12克,川芎9克,菊花、生地各15克,丹皮10克,生大黄(后下)、黄连、甘草各6克。(6)阴虚阳亢:颜面灼痛伴抽搐,头目眩晕,面色潮红,腰膝无力,耳鸣失眠,舌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方药:龟板20克(先下)、石决明15克(先下)、生熟地各16克、知母10克、丹皮10克、山萸肉15克、元参10克、青葙子20克、全蝎5克、蜈蚣1O克。(7)络脉淤阻:日久不愈,痛有定处如针刺,面色晦暗,目涩,皮肤粗糙,心悸,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弦细涩。治法:活血化淤通络。方药:川芎15克、赤芍12克、桃仁9克、红花9克、麝香o.5克(冲)、老葱3根、全蝎5克、僵蚕12克、香附10克。(8)针刺治疗①体针:主穴取患侧太阳穴,下关,辅助穴取健侧合谷。
    第一支痛配阳白、攒竹、鱼腰;
    第二支痛者配四白、迎香、禾酵;
    第三支痛配承浆、颊车。
    ②耳针:面颊、上颌、下颅、神门、枕。③其他治疗:上述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不适宜手术者可选择封闭治疗。[预防与调养>1.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尽量避免触及“触发点”。2.饮食应富有营养;起居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空气新鲜。

    2016-05-12 15:14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⑴.药物治疗及其机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药物治疗,1962年开始使用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而后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卡马西平治疗机理为阻滞突触传导的结果。开始0.1克,每日两次,以后每天增加0.1克,直到疼痛停止。后再逐渐减少,找出最小有效量维持,一般为0.6-0.8克/天,约70%的患者有效。如用大剂量72小时无效即不必再试。卡马西平的副作用有头晕、嗜睡、口干、恶心、皮疹、再生障碍性贫血、肝功能损害、智力和体力的衰弱等,必须注意观察,每1-2月复查肝功和血常规。偶有皮疹、肝功能损害和白细胞减少,需停药。也可按医生建议单独或联合使用苯妥英纳、氯硝西泮、力奥来素、野木瓜等治疗。⑵.封闭治疗三叉神经封闭是注药于神经分支或半月节上,阻断其传导,导致面部感觉丧失,获得一段时间的止痛效果。注射药物有酒精、热水、酚等。封闭术的止痛效果往往不够满意,远期疗效较差,还有可能引起角膜溃疡、失明、颅神经损害、动脉损伤等并发症,且对三叉神经第一支疼痛不适于采用。但对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鉴别诊断以及为手术创造条件的过度性治疗仍有一定的价值。⑶.经皮选择性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术70年代初开始使用射频电流经皮选择性热凝半月神经节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由于传导痛觉的无髓鞘细纤维在70°-75°C时就发生变性,而传导触觉的有髓鞘粗纤维能耐受更高的温度。这样就能利用不同神经纤维对温度耐受的差异性,有选择性地破坏半月神经节内传导面部痛觉的细纤维,而保存对热力抵抗力较大的传导触觉的粗纤维。本方法有以下优点:①手术危险性较小,很少发生严重并发症。②操作比较简易,止痛效果良好。③能消除疼痛但触觉大部分保留。④对已行无水酒精封闭和其它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病人也同样有效。本方法也有一定比例的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反应,术后局部皮肤感觉减退,同侧角膜反射迟钝,咀嚼无力,面部异样不适感觉,穿刺方向偏内、偏深误伤视神经引起视力减退、复视、带状疱疹等。这种手术的关键在于穿刺针能否准确地到达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内,这种从前方入路进行穿刺的方法本身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我中心对该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运用诱发电位监控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过程,能精确定位和限定毁损区域和判断毁损程度,成为提高射频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本方法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治疗后复发者以及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外科治疗(返回)⑴周围支切除及抽除术二者手术较简单,因神经再生而复发,故有效时间短,目前较少采用,仅限于第一支疼痛者使用。⑵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经枕下入路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在1934年首先使用,三叉神经痛均适用此种入路,手术操作较复杂,危险性大,术后反应较多,但常可发现病因,可很好保护运动根及保留部分面部和角膜触觉,复发率低,至今仍广泛使用。⑶三叉神经脊束切断术此手术危险性太大,术后并发症严重,现很少采用。⑷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已知大约有85%-96%的三叉神经痛病人是由于三叉神经根存在血管压迫所致,据起推理如果用手术方法将压迫神经的血管从三叉神经根部移开,疼痛则会消失,这就是微血管减压术。近年来认为不仅仅是动脉,静脉也可引此搏动性和跨过性压迫和神经扭曲。因为微血管减压术是针对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进行治疗,去除血管对神经的压迫后,约90%的患者疼痛可以完全消失,面部感觉完全保留,而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微血管减压术可以保留三叉神经功能,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手术,减小了手术创伤,很少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术中手术探查可以发现引起三叉神经痛的少见病因,如影像学未发现的小肿瘤、蛛网膜增厚粘连等,因而在我们疼痛中心成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适应症:①经正规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药物效果不明显或疗效明显减退的患者。②药物过敏或严重副作用不能耐受。③疼痛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和休息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有效率为90%-98%。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很多,其中压迫血管的类型、神经受压的程度及减压方式的不同对其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也存在5%-10%的复发率,不同术者和手术方法的不同差异很大。研究表明,病人的性别、年龄、疼痛的支数、疼痛部位、病程、近期疗效及压迫血管的类型可能与复发存在一定的联系。导致三叉神经痛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有:1.病程大于8年;2.静脉为压迫因素;3.术后无即刻症状消失者。三叉神经痛复发最多见于术后2年内,2年后复发率明显降低,其原因尚待探讨。该手术有时找不到肯定的压迫血管,或血管与神经粘连难以分开,或必须牺牲供应桥脑的动脉分支,或神经系由多发性硬化斑或桥脑固有静脉压迫时,则应改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

    2016-05-12 15:21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liuxunyi,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和你谈谈“三叉神经痛”的问题。以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的发作性剧痛为特征疾病,多发于成人一侧面部。
    1)三叉神经是第V对脑神经,在面部有三个分支:
      1.眼支--分布于眼球,眼睑,前额皮肤及一部分鼻腔粘膜。
      2.上颌支--分布于眼裂和口裂之间的皮肤。上颌的牙齿及鼻腔等。
      3.下颌支--是混合神经(既有感觉又有运动纤维)
    。  2)诱因:主要面部的机械刺激,如说话,洗脸,刷牙,咀嚼,剃须,打呵欠,凉风吹等。  突发三叉神经痛无预兆,疼痛如闪电般的突然来临,为短暂而剧烈的刀割样或撕裂样或电灼样痛,严重时伴面部肌肉反射性抽搐,面部发红,结膜充血,流泪,流涎。疼痛多在白天发生,生次持续数秒钟到数分钟,间歇期无任何症状,经一段时间后突然复发。疼痛有时与季节有关。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不如原发性典型,发病较年轻,疼痛是持续性,有听力障碍,面肌抽搐或麻痹等。
      3)防治方法:  三叉神痛就象坐骨神经痛一样是个症状,治疗前应先找疼痛原因以便针对性治疗。家庭救治中以药物治疗为主。用药原则:从小剂量到逐渐加量,加到能控制症状为主,持续一段时间,而后慢慢减量,减至以最小药量控制发作为原则。但往往一种药物服几年后疗效降低。此时需合用其他药;或更换药物,常用药物:维生素B12肌注,500μg1次/日,肌注2周。口服卡马西平,国产的叫痛痉宁,2--3次/日,
    0.1g/次,根据止痛情况调节药量。以下介绍一则成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秘方:患者每天起床后和睡觉前,可用木梳从前额经过头顶梳至后颈部,开始时每分钟梳25次左右,5分钟后逐渐加快速度。用力要均匀,以不划伤头皮为度,每次梳10分钟,1周后疼痛可逐渐减轻,1个月后便基本痊愈。
      4)预防:  主要指缓解期预防复发。
    急性期除应活血祛风止痛外,尚应配合平肝,健脾,温肾之药。缓解期(平稳期)则调理气血,疏通血脉,改善全身状况。致于具体用药则需辩证施治,不可千篇一律。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2016-05-12 15:27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神经系统常见疾患。属中医“面痛”、“头痛”、“偏头痛”,“偏头风”等范畴。病因病理中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是因为感受风寒、痰火之邪及阳明胃热所致,而以风邪为主。因为阳明经络受风毒传人经络而凝滞不行,故有此证,或因为情感内伤、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清空所致。另外因为气血癌滞,阻塞经络而为痛。临床上以肝胆风火和阳明燥热多见。西医学认为三叉神经根被邻近的小团异常血管压迫是主要原因。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目前尚未完全了解,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由小脑桥脑角肿瘤、三叉神经根及半月神经节肿瘤,血管畸形、动脉瘤、蛛网膜炎、多发性硬化等引起。此处主要介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关于三叉神经痛的病理变化尚无一致意见。过去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无特殊病理改变.近来有人在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人作感觉根切断术时进行活检,发现有些纤维脱髓鞘或髓鞘增厚,轴突变细或消失。治疗(一)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1.风寒袭络常由遇风寒等因素诱发,发作时面侧阵发性短暂性抽搐样剧痛,似刀割样,面肌有紧束感,局部喜热敷,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治法]疏风散寒通络止痛。[方药]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12克,荆芥12克,防风12克,羌活12克,白芷12克,薄荷7克(后下),甘草7克,细辛3.5克,全蝎12克,蜈蚣3条。2.痰火上攻呈阵发性闷胀灼痛,常于吃饭时发作,局部喜冷敷,口渴不欲饮,头昏而沉,胸闷脘满,时吐痰涎,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治法]化痰清热,祛风止痛.[方药]温胆汤加减:半夏12克,橘红13克,茯苓16克,生甘草7克,枳实13克,竹茹13克,厚朴13克,川芎12克,全虫12克。痛甚者加石决明25克(先下),菊花5克,地龙12克,痰多加南星13克,紫菀12克。

    2016-05-12 15:34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马建山

    隆安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民族医学特色专科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和病理学至今还不清楚,所以,在治疗慢性宫颈炎的过程中应禁止房事。经期停止局部上药。治疗期间要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治疗的目的应是恒久镇痛.镇痛的要领至今仍是多种多样.可大概分为无创和有创治疗要领.无创治疗要领包括药物治疗,注意外阴卫生,防止交叉感染,急性期禁止性生活,注意适当休息女性外阴和阴部粘膜是参与性活动的重要器官,性生活会对局部组织产生损伤或交叉感染。

    2016-05-12 15:42
就医问药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钟或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又称痛性抽搐。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年龄组,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女性多于男性。大多为单侧性。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常由三叉神经根部、半月节或神经干及其邻近部位的病变如肿瘤、炎症、血管病变所致。 查看全文»

面痛 闪电样痛
推荐医生 更多»
  • 姜晓钟

    主任医师 教授

    上海长征医院

    擅长:三叉神经痛.口腔颌面部肿瘤 详情»

  • 朱宏伟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北京宣武医院

    擅长: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三叉神经痛、颈肩痛、面肌痉挛、癫痫、脑 详情»

  • 张彦芳

    主任医师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神经系统肿瘤和出血性血管病的诊治。 详情»

推荐用药 更多»
芬必得

疗效: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

布洛芬颗粒

疗效:用于减轻中度疼痛,如关节痛、...

专家咨询 更多>
洪绍蒙

洪绍蒙 / 主任医师

擅长:主攻专业是神经内科和心血管内科。擅长脑萎缩、共济失调、脑瘫、脑发育不全、精神发育迟滞、脑出血、脑梗塞、偏瘫、脑外伤综合征、脑炎后遗症、脑白质病变、癫痫、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脊髓空洞症、视神经萎缩、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周围神经损伤、运动神经元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疾病的诊治,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预约挂号
苏镇培

苏镇培 / 主任医师

擅长:帕金森 三叉神经痛 头晕头痛 癫痫 脑瘫  面瘫 脑梗 脑梗后遗症  脑萎缩   脑损伤后遗症 脊髓炎  脊髓空洞  手抖

预约挂号
张双国

张双国 / 副主任医师

擅长:癫痫综合征、原发性癫痫、难治性癫痫、焦虑抑郁症、脊髓损伤、睡眠障碍、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对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危重病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能力。。

预约挂号
医院问答 更多>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包头世纪泌尿专科医院 2023-12-18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平顶山儿科医院 2024-01-24
脑缺氧会嗜睡吗?

脑缺氧会嗜睡吗?

内蒙古精神病医院 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