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疾病,主要由于肠神经节细胞缺失引起。表现为顽固型便秘、腹胀等。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 1.疾病原理: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导致肠道蠕动功能障碍,粪便不能正常排出。 2.症状表现:患儿出生后多有不排胎便或胎便排出延迟,继而出现顽固型便秘、腹胀、呕吐等症状。 3.诊断方法:通过钡剂灌肠、直肠肛管测压、病理活检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4.保守治疗:包括使用开塞露、灌肠等方法缓解便秘症状,同时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5.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经肛门拖出术、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等。 6.术后护理:注意伤口护理,预防感染,逐渐恢复饮食。 先天性巨结肠需要早诊断、早治疗。家长发现孩子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4-11-24 13:5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先天性巨结肠发表时间:2004-6-1218:04:48来源:医学在线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多见的肠道发育畸形,发病率与先天性肛管直肠畸形相近,性别差异较大,男:女为4:1.有典型的出生后排便延迟,以后发展为顽固性便秘和逐渐加重的腹胀,诊断并不困难,但新生儿期因病变近端代偿性扩张和肥厚不明显,不易确诊,以后腹胀,肠型和剧烈肠鸣音等低位肠梗阻症状出现,尤其是直肠指检有空虚感,退出时有大量粪便和气体随之排出,压力大,可呈喷射状,此诊断基本可以肯定.必要时,可行钡灌肠.1对诊断尚不肯定或虽已肯定,但要作术前准备时,病人需要接受非手术治疗.目的在于缓解腹胀,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如有小肠结肠炎时,则应给予相应的治疗,具体包括扩肛,盐水灌肠,补充营养及水电解质和必要的抗生素,有时也可试用穴位注射或中药治疗.2对诊断已肯定,也能耐受手术的病儿应行手术治疗,手术要求切除狭窄的病变肠断(直肠)和明显扩张肥厚的近端结肠,以达到正常的排便功能,手术方式较多,目前较长用的有病变段切除结肠直肠吻合术(Swenson手术);结肠切除直肠后结肠拖出术(Duhame手术);以及直肠粘膜切除术,结肠经直肠肌鞘内拖出术(Svave手术).对必须手术而病情过重者,也有先行结肠造口术以改善病情,以后再考虑根治手术.
2024-11-24 13:5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先天性巨结肠发表时间:2004-6-1218:04:48来源:医学在线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多见的肠道发育畸形,发病率与先天性肛管直肠畸形相近,性别差异较大,男:女为4:1。有典型的出生后排便延迟,以后发展为顽固性便秘和逐渐加重的腹胀,诊断并不困难,但新生儿期因病变近端代偿性扩张和肥厚不明显,不易确诊,以后腹胀、肠型和剧烈肠鸣音等低位肠梗阻症状出现,尤其是直肠指检有空虚感,退出时有大量粪便和气体随之排出,压力大,可呈喷射状,此诊断基本可以肯定。必要时,可行钡灌肠。1对诊断尚不肯定或虽已肯定,但要作术前准备时,病人需要接受非手术治疗。目的在于缓解腹胀,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如有小肠结肠炎时,则应给予相应的治疗,具体包括扩肛,盐水灌肠,补充营养及水电解质和必要的抗生素,有时也可试用穴位注射或中药治疗。2对诊断已肯定,也能耐受手术的病儿应行手术治疗,手术要求切除狭窄的病变肠断(直肠)和明显扩张肥厚的近端结肠,以达到正常的排便功能,手术方式较多,目前较长用的有病变段切除结肠直肠吻合术(Swenson手术);结肠切除直肠后结肠拖出术(Duhame手术);以及直肠粘膜切除术,结肠经直肠肌鞘内拖出术(Svave手术)。对必须手术而病情过重者,也有先行结肠造口术以改善病情,以后再考虑根治手术。
2024-11-24 13:5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我家宝宝之前吃雅培奶粉,就是2天便便一次的,这个是正常的,宝宝开始攒肚了,现在吃辅食就好多了,你家宝宝这么长时间没有便便,可以用肥皂条塞入宝宝的肛门刺激排便的
2024-11-24 13:52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如果新生婴儿生后不久出现腹胀、呕吐、便秘等症状,有可能患了先天性巨结肠,家长要带婴儿到医院就诊。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是由于胚胎发育期由于病毒感染、代谢紊乱、胎儿局部血运障碍等因素作用下,造成肠壁神经节细胞减少或发育停顿,或神经节细胞变性,致使远端无神经节细胞的肠段呈痉挛、狭窄状,形成功能性肠梗阻。 正常新生儿几乎全部在生后24小时内排出第一次胎粪,2-3天内排尽。患儿由于胎粪不能通过狭窄肠道,首先出现症状为胎粪性便秘,生后不排胎粪,胎粪开始排出及排空时间均推迟。约90%病例出生后24小时内无胎粪排出。一般在2-6天内即出现部分性甚至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开始呕吐,次数逐渐增多,以至频繁不止,呕吐物含胆汁或粪便样液体。80%病例表现为全腹胀,部分病例可极度膨胀,可见肠型,腹部皮肤发亮,静脉怒张,有时肠蠕动明显,听诊肠鸣音亢进。可压迫膈肌,出现呼吸困难。肛门指诊可觉出直肠内括约肌痉挛和直肠壶腹部的空虚感。新生儿直肠平均长度为5.2cm,因此食指常可达移行区,并能感到有一缩窄环。此外指诊时可激发排便反射,当手指退出时,有大量粪便和气体随手指排出,压力极大,呈爆炸式排出。如用盐水灌肠也可排出大量粪便和气体,症状即缓解。缓解数日后便秘、呕吐、腹胀又复出现,又需洗肠才能排便。由于反复发作,患儿多出现体重不增,发育较差。少数病例可有几周的缓解期,有正常和少量的间隔排便,但以后终于出现顽固性便秘。
2024-11-24 13:05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症(congenital megacolon)又称肠管无神经节细胞症(aganglionosis).因Hirschsprun首先对本病做详尽的描述,故也称为Hirschsprung病(简称HD)。是一种神经峭细胞源性疾病和多基因遗传病,是新生儿期低位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在1/2000~1/5000,男女为4:1。本病有家族性发生倾向,有报道为4%。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