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孩子流口水可能是生理因素,如长牙;也可能是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吞咽功能不完善或脾胃虚弱等。 1. 生理因素:孩子在长牙期间,牙龈会有不适感,刺激唾液分泌增多,导致流口水。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保持口腔周围清洁即可。 2. 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牙龈炎等,炎症刺激会使唾液分泌增加。需保持口腔卫生,必要时使用消炎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但要遵医嘱。 3.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性瘫痪等,可能影响神经对唾液分泌的调节。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4. 吞咽功能不完善:孩子吞咽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不能及时吞咽过多的唾液。可通过训练孩子的吞咽动作来改善。 5. 脾胃虚弱:中医认为脾胃虚弱可能导致孩子流口水。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如食用山药、薏米等健脾食物。 孩子流口水的原因多样,如果流口水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2024-10-10 18:4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您好,小儿流口水,书面语称为流涎,大多属正常生理现象。宝宝流口水有个过程。新生儿时期的宝宝是不会流口水的,因为他们的唾液腺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宝宝嘴里没有多余的唾液流出;加上此时宝宝的主食是奶或流质食品,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大。宝宝长牙期是口水流得最频繁的时期,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刺激牙龈上的神经,唾液腺反射性地增加分泌口水。由于唾液偏酸性,里面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因口腔内有黏膜保护,不致侵犯到深层。但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则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等小儿皮肤病
2024-10-10 18:4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到了四、五个月以后,小儿开始吃辅食,增加了咀嚼。同时乳牙也开始萌出,牙龈受到刺激,会刺激唾液分泌而使口水增多。寶寶的口腔浅,不会把多余的口水及时吞咽下去,过多的口水就会顺着嘴角流出来。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等到两岁半以后,满口乳牙长齐了,流口水的现象就会改善。对于爱流口水的孩子,要注意局部清洁,擦口水的时候,要用干净,柔软的毛巾,动作也要轻一些,可以给孩子围上软布做的围嘴,经常换洗,保持干燥。如果有溃疡出现,可用硼酸水洗净,涂抹些收敛的药膏,像氧化锌油、鞣酸软膏等
2024-10-10 18:4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袁武贞 住院医师
威县中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宝宝一般在三个月以内口水比较少,3~6个月开始流口水,尤其给宝宝添加米粉等淀粉类食物时,会反射性刺激唾液腺分泌。至5~6个月时唾液分泌明显增多,但宝宝口腔比较浅,吞咽调节功能发育还不完善,还不能及时吞咽所分泌的唾液,因此会出现口水外流。口水流得最多的时期,恰好处在宝宝的出牙期。乳牙萌出时顶出牙龈,刺激牙龈上的神经,也可刺激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口腔肌肉的协调能力和吞咽功能逐渐完善,会及时吞咽所分泌的唾液,就不会流口水了。大部分宝宝在两岁之前停止流口水。
2024-10-10 18:42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这个问题要从小儿口腔特点说起。小儿的口腔是随着生长发育而变化的。新生儿的口腔内没有牙齿,舌短而宽,两颊部有厚的脂肪层,面部肌肉发育良好,颌骨的粘膜增厚凸起。这些都是有利于吃奶时捉住奶头和协调吸吮动作的。婴儿由于牙齿未萌出,牙槽突尚未发育,腭部和口底比较浅。6—7个月时小儿唾液量分泌逐渐增加,而这时期小儿吞咽反射不灵敏,口腔分泌唾液既没牙槽突的阻挡又不会把它咽下。所以,此时小儿常出现流口水的现象,这时期流口水是一种生理性流涎,无需治疗。随着生长发育,牙齿的萌出,牙槽突逐渐形成腭部慢慢增高,口底渐渐加深,以及有吞咽动作的训练,流口水现象会好转。值得父母注意的是,有些婴儿流涎是病理性的,预示婴儿患了某些疾病。如小儿流涎较多且伴有口角破溃发炎的,则属口角炎引起的流涎症;若伴有口腔粘膜充血或溃烂,拒食烦躁等,则称口腔炎所致的流涎症;若伴有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萎缩、咀嚼无力,这是由于消化不良、肠道蛔虫症所致的流涎症;若伴有智力发育不全、痴呆,这是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所致。以上病理性流涎症需到医院检查治疗,一般来说原发病因消除了,小儿流涎症也会好转或痊愈。由于唾液中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因此,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常流口水的孩子,由于唾液经常浸泡下巴等部位的皮肤,也会引起局部皮肤发红,甚至糜烂、脱皮。所以,局部护理是非常重要的:(1)平时可用柔软质松敷料垫在颈部以接纳吸收流出的口水,并经常更换;(2)经常用温水清洗面部、下颌部及颈部,寒冷季节可涂油脂类护肤。
2024-10-10 19:1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小儿流涎症? 小儿流涎也就是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觉从口内流溢出的一种病症。一般来讲,1岁以内的婴幼儿因口腔容积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对牙龈的刺激,大多都会流口水。随着生长发育,大约在1岁左右流口水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如果到了2岁以后宝贝还在流口水,就可能是异常现象,如脑瘫、先天性痴呆等。另外,宝贝患口腔溃疡或脾胃虚弱,也会流涎不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