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宝宝叛逆可能由心理发展、家庭环境、社交影响、教育方式、生理变化等因素导致。 1.心理发展:宝宝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渴望独立和自主,这是正常的心理发展阶段。 2.家庭环境:不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过于严厉或溺爱,都可能引发宝宝的叛逆。 3.社交影响:与同龄人的不良交往,可能让宝宝模仿不好的行为。 4.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不当,如简单粗暴的批评,容易激起宝宝的逆反心理。 5.生理变化:身体发育带来的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影响情绪和行为。 总之,面对宝宝的叛逆,家长要有耐心,理解和尊重宝宝,积极调整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2024-10-10 20:5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家长也摆好心态,宝宝叛逆应该从多方面着手,比如心理和生理方面,生理主要我们不能完全左右的,但是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心理方面就要通过家长的努力了,平时绝对不能动手打宝宝;家长要树立好的榜样,营造好的环境,慢慢引导,“多次练习,说理+身教”。这期间小家伙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但表达能力有限,只好通过哭闹甚至动拳脚等反常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要像对待大人一样理解和尊重宝宝,宝宝做的对就要经常表扬鼓励,而且要多尝试几次,给立自信心。比如宝宝闹脾气就是不吃饭,宝宝在上饭桌前不要说宝宝有选择不的权利的话,“宝贝我们吃饭好不好”,这个时候宝宝超喜欢说不,这无疑是给了宝宝很好的机会说“不好”,我们大人可以换种说法,比如:“宝贝,妈妈今天做了你最爱吃的菜菜,我们赶快洗个手来吃吧,等下爸爸先吃了,就没有咯”,这样效果会好很多。
2024-10-10 20:5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你好,小宝宝闹脾气的时候要注意千万不要呵斥小宝宝,以免孩子的反击情绪更高。要耐心的告诉宝宝吃饭宝宝会长大个子,会成为男子汉。在宝宝动手打人的时候要及时的制止宝宝这样的行为并且告诉宝宝这样做的话就没有小伙伴喜欢他,先从言语上教育孩子,耐心的劝解,借助动画片或者是其他漫画书上的小故事教育孩子。孩子2岁,是开始逐渐建立自己的是非观的时间段,这个时候要注意的是家长要及时的指正和指导,以免孩子任性。多陪孩子去游乐场,让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告诉小宝宝吃完果皮要扔到垃圾箱,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和小伙伴闹矛盾。让宝宝到儿童乐园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纠正宝宝动手的坏习惯。多给宝宝一些鼓励,每天的批评要小于等于两次就够了。注意宝宝这个时期的营养和卫生,慢慢的宝宝就会变得很听话。
2024-10-10 20:5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我的宝宝也是一样,虽然现在已经上幼儿园了,但我也发现她越来越不听话了,或者说是越来越有自己的主意了!有时,真把我气得够呛!但我发现,当我给她讲道理,而不是在训骂她时,效果比较好。可能宝宝还是喜欢和气讲理的妈妈。她明明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是不会轻易承认的,这时,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她一定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做好的。别忘了,多表扬宝宝,在表扬声中,宝宝会越来越懂事!祝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2024-10-10 20:57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如果孩子偶尔淘气,不听大人的话,父母往往不以为然;如果孩子经常不听话,管不住,父母就会深感头疼。“不幸”的是,许多父母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的增长,孩子不听话的行为愈来愈严重,而且在父母不断唠叨下,孩子甚至产生了叛逆的心理,不管父母说什么,也不管对自己有多大好处,一律是先否定再说。奇怪的是,每当父母把孩子如何顽固执拗的表现告诉幼儿园的老师,老师却很可能不认同;父母告诉其他和孩子接触过的熟人时,他们往往也会表示诧异:“你的孩子挺好的呀!没有你说的那么捣乱啊!”当父母听到别人这样说时,真是既欣慰又困惑。已经上幼儿园大班的姗姗就是这样,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姗姗热情、爱学习、容易相处、乐意照老师的要求做,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在家里,姗姗总是闹别扭,特别是对爸爸说的话,她一般都要反对一下,让爸爸老大不痛快。同一个孩子,因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评价,是孩子在父母和别人面前的表现真的有那么大的不同,还是另有原因呢?孩子为什么说“不”?几年前,曾有一所小学做了一项“对爸爸妈妈哪些地方不够满意”的调查,调查结果发表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统计显示,孩子对爸妈不够满意的地方有58项之多,比如:动不动就发脾气;不了解我的心;要求太严,标准太高;不接受我的意见;说话不算数;当我想做自己的事时,他们总不让;总在骂我的时候夸奖别人等等。看了小学生们对自己爸妈的不满意,你有什么想法?第一,这是对小学生做的调查,与我这个幼儿家长何干;第二,就算有对上号的地方,恐怕你也不愿意把这样地父母形象何自己连接在一起。但是,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做父母的都不是完人,上述孩子的不满意,在我们身上多少会有体现。别以为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其实,孩子虽然嘴上没说,但这些不满意已经在他的心理了,并且已反应在行为上。的确,孩子的这些不满意都可能成为向父母说“不”的理由。成人没有以身作则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以往我们总是要问上一句“这孩子是怎么了?”习惯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其实,有许多问题的产生根源是父母。孩子的某些叛逆心理和行为,可能恰恰是家庭教育弊端所致。对孩子要求严格,却对自己要求松的父母,孩子能心甘情愿听他们的话吗?即使爸妈说的条条是理,孩子依然不肯服从,孩子愈大,这种现象愈明显。比如,姗姗的爸爸就有这个问题,他不让姗姗在看电视时吃东西,可是自己却经常如此。姗姗有好几次忍不住给爸爸提意见,结果逢他看的高兴时,他就说下一次一定改;逢到他看的不高兴时,他不但不听,还发脾气,摆出家长的架子压人。起初,姗姗只是在这个问题上不服,渐渐地,这种不满就扩散开来,爸爸说的话都不愿意听,姗姗的叛逆心理愈来愈严重。把孩子当小小孩对待再有一些父母无视孩子地成长,总是把孩子当小小孩子对待,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这是造成孩子产生叛逆心理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在幼儿园里老师经常教育小朋友“自己地事情自己做”,姗姗听了以后特别想做点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一天,姗姗提出晚饭后自己洗自己的碗。可是妈妈左思右想一番,还是以“万一碗摔碎了怎么办?”“碎片刺破手怎么办?”等理由拒绝了她。没有做成事情,姗姗可不高兴了,睡觉时故意不肯上自己的小床,很晚了还赖在爸妈的大床上,惹的爸爸想要处罚她。第二天晚上,姗姗一家到小姨家做客,晚饭后姗姗又提起洗碗的事,妈妈再次重复昨天的理由,没想到小姨却爽快的说:“想自己洗碗是好事啊!够不着水龙头,我给你垫个小凳子,万一碗摔坏了也没关系,小姨再买新的。”小姨话刚说完,姗姗就兴奋的大叫起来:“谢谢小姨。”接着,马上就去洗碗,而且洗的非常认真、仔细。孩子都是好孩子可见,父母确实要反过来想一想:自己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难道孩子天生就是一个不听话、爱捣乱的孩子吗?孩子真的想做一个处处和爸妈作对的人吗?其实应该说,孩子都是好孩子,而父母未必都是好家长。换个角度来说,父母喜欢乖孩子的真实理由是什么?我们不喜欢孩子和自己作对的目的何在?其实说穿了,还不是为了自己省心、省力吧!以这样的心态对待自我意识萌发,独立性、自主性正蓬勃发展的孩子,是否有点太自私、也太短视了呢?
2024-10-11 08: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