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宝宝大便带血丝可能由肠道感染、过敏、肛裂、肠套叠、肠道息肉等原因引起。 1.肠道感染: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肠道,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出血。常见的有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等。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过敏:宝宝对食物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如牛奶蛋白,引起肠道炎症和出血。需调整饮食,回避过敏原。 3.肛裂:宝宝大便干燥、排便费力,造成肛门周围皮肤裂伤出血。要保持肛门清洁,局部涂抹药膏(如红霉素软膏)。 4.肠套叠:一段肠管套入相邻的肠管,引起肠道梗阻和出血。这是急症,可能需要空气灌肠或手术治疗。 5.肠道息肉:肠道内生长的息肉在受到刺激或摩擦时可能出血。确诊后多通过内镜手术切除。 宝宝大便带血丝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024-10-10 18:3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应该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适当的饮用葡萄糖水有助于排便.让她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一)病因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1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2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3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二)救护措施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如何挂号就诊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2024-10-10 18:3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便血是许多疾病都可出现的症状,它表明胃肠道有出血存在。一般说来,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呕血或解“柏油样便”,下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便血,血呈鲜红或暗红色,量的多少因病情而异。特别是对有手术指征的外科性便血更应引起重视,以免贻误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引起儿童便血的常见外科病症主要有:直肠息肉:小儿便血,多见于3~6岁儿童。便血特点为排便结束时出现鲜血、量少、不与粪混杂。息肉似一个带蒂的肉疙瘩,如黄豆或蚕豆大小。有经验的医生做直肠指检即可触及息肉。 急性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内尤其是4~10个月婴儿。便血特点为“果酱样”大便,同时伴有因腹痛所致的阵发性哭闹、呕吐及扪及腹部肿块。早期病例多可采用空气灌肠复位治愈,晚期病例则需手术治疗。 肛裂:多见于2岁左右婴幼儿。便血特点为肛门少量点滴鲜血,同时伴有排便痛、哭闹不安、大便干硬。引起肛裂的原因包括先天性肛门狭窄、排干大便时撕裂肛门及肛门损伤或感染。肛裂的处理包括保持肛门清洁,涂擦润滑药物,多吃油性易消化食物。 急性坏死性肠炎:便血特点为赤豆汤、洗肉水样、腥臭味,伴有高热、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出现休克。血常规检查的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美克耳憩室:一种先天性肠道畸形,多见于2岁以内小儿。便血特点为突然大量便血、先黑后红。采用同位素扫描对憩息伴出血可确诊。对美克耳憩室以手术治疗为宜。此外,肠旋转不良、肠重复畸形、食管裂孔疝等疾病也可引起消化道出血而产生便血。希望能对有所帮助,愿你的孩子早日康复!
2024-10-10 18:3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在孩子的粪便中发现血丝时,有两个主要问题需要考虑。首先要确定粪便中异常颜色的原因;其次是消除担心和害怕心理,后者可能是更重要的。成年人都知道,不正常的便血多是癌或其他严重疾病的潜在信号。儿科医生认为孩子粪便中的血丝不会是癌,也不认为存在严重的危及生命的疾病。所造成的原因往往都是良性的。我们经常发现孩子,特别是轻微腹泻的孩子,常拉出象血一样的粪便,实际上这是食物或药物中的颜料染上的,每当产生怀疑时,可化验粪便,这样可以消除父母的疑虑。如果粪便里的红色物质确实是血,而且是以条纹出现,粪便又非常硬,或孩子在排便中显出疼痛,那么就可能是因肛裂出的血,大多数粪便带血的病例都是这个原因。用热水洗澡,调节饮食量,再配合药物治疗,可有良好的效果。发现孩子粪便中有血的第三类原因是许多不同感染所引起的腹泻。这种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腹泻,有时会出现一种短暂的但又引人注目的血性粪便。孩子可能会发高烧,不仅便里有血,偶尔还有脓、黏液和未消化的食物。当儿科医生看到这种病情时,首先会仔细观察是否有脱水的症状,然后再做化验,不仅要确定腹泻和出血的原因,测定血细胞数,还要做粪便的培养和涂片,以找出特殊感染的证据。某些腹泻可用抗生素来治疗,因此所有患这种疾病的病人都要由医生诊断和治疗,特别要注意急性均痢。
2024-10-10 18:38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参考一下从婴幼儿粪便性状发现异常吧:小儿由于年龄、饮食、排便习惯等的不同,每天排便次数可以不尽相同。婴幼儿粪便的次数和性质常反映着小儿胃肠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母乳喂养儿、人工喂养儿以及混合喂养儿在排便次数上、粪便性状方面各有特点。我们如果掌握了这些特点,就可以通过婴幼儿粪便了解其消化道功能情况,及时调整食物的量及比例,促进婴幼儿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预防和减少腹泻,并可以及早地发现一些疾病,做到有病早治。一、母乳喂养儿粪便:未加辅食的母乳喂养婴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药膏状,或有种样的颗粒,偶尔稀薄而微呈绿色,呈酸性反应,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2-4次,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如果平时大便次数较多,但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体重不减轻而照常增加,不能认为有病。婴儿在加辅食后大便次数可以减少。1周岁以上的小儿大便次数右减至一天一次。二、人工喂养大便:以牛乳喂养的婴儿,大便色淡黄或呈土灰色,质较硬,呈中性或碱性反应。由于牛奶中的蛋白质多,有明显的蛋白分解后的臭味。大便每天1-2次,如果增加奶中的糖量,则排便次数增加,便质柔软。三、混合喂养儿粪便:无论人乳或牛乳喂养,若同时加食淀粉类食物,则大便量增多,硬度比单纯牛奶喂养稍减,呈暗褐色,臭味增加。若将蔬菜、水果等辅食加多,则大便与成人近似。初加菜泥时,大便中常排出小量的绿色菜泥,有的父母往往以为是消化不良,停止添加菜泥。实际上这种现象是健康婴儿更换食物时常有的事。如果没有腹泻,不必停止加辅食,数日以后胃肠习惯了,这种情况随之消失。对婴幼儿粪便性状的观察可以了解其消化情况。如果婴儿粪便的臭味明显,则表示蛋白消化不良,这时应适当减少奶量或将奶冲稀。如果粪便中多泡沫,则表示碳水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须减少甚至停止吃淀粉类的食物。若大便外观如奶油状,则显示脂肪消化不良,应减少油脂类食物的摄入。粪便的颜色与胆汁的化学变化有关。在小肠上部时由于胆红素及胆红素的作用,故呈黄绿色;到结肠时胆绿素还原成胆红素,而呈黄色。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偏酸性,可因氧化性细菌作用将胆红素变为胆绿素,所以母乳喂养儿的正常粪便略呈绿色。但牛乳喂养儿的粪便偏碱性,可以进一步还原变为无色的粪胆原,所以大便颜色较淡。如果牛乳喂养儿排出绿色大便,则表示肠的蠕动加速或肠道有炎症,为腹泻的一种象征。有些家长没有这方面的知识,错误地认为孩子排绿色的大便是受了某种惊吓,这是错误的。有些疾病可以从婴幼儿的粪便中反映出特点。如果小儿有胆道梗阻情况,则大便呈灰白色。胃肠道上部出血或服用了铁剂,可排出黑色的大便,有的似柏油样。如果大便中带有鲜红的血丝,可能由直肠息肉、结肠息肉和肛门裂所致,应做进一步的检查。若除有血液外,同时含有大量的粘液而粪质较少,结合病儿阵发性腹痛的症状,可考虑是否为肠套叠。如果大便带有脓血并有腥臭味,可考虑为痢疾。总之,细心观察的父母能从婴幼儿的粪便中及时地发现问题。若为食物结构搭配不当导致的消化不良,通过及时调整搭配,适当减少某一类食物的入量,使异常的大便得到纠正。但如果粪便异常不属一般消化不良情况,且合并有全身症状,应立即送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免延误。祝宝宝健康快乐!
2024-10-11 1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