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预防早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定期产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感染、控制孕期疾病、注意心理健康等。 1.定期产检:按时进行产前检查,能及时发现孕期的异常情况,如胎儿发育问题、孕妇自身的健康状况等,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2.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和过度运动。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3.避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生殖道感染。避免接触传染病患者,减少感染风险。 4.控制孕期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遵医嘱用药。 5.注意心理健康:保持心情舒畅,减轻精神压力,避免焦虑和抑郁情绪。 总之,预防早产需要孕妇在孕期各个方面多加注意,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保障孕期的安全和健康。
2024-10-10 20:0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早产是指妊娠在28足周至37足周前而终止者。占总分娩的6%。此期分娩的新生儿称早产儿。由于早产儿先天不足,个子较小,体重较轻,有些甚至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全,生命力差,倘若护理不当,容易死亡。常见的早产是在胎儿7~8个月,即孕28~36周时发生的。早产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母婴两方面的。胎儿方面的原因是:双胎、多胎、羊水过多、胎儿畸形、胎盘异常(如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胎盘功能不全等)。母亲方面的原因主要有:急性传染病、慢性病如心、肝、肾等疾病和严重贫血、妊高征、子宫畸形、胎膜早破、阴道内上行感染、产前出血、孕期性生活、活动过多、持重物、外伤、腹泻、咳嗽等。孕妇遇到有腹痛和阴道流血(即早产先兆)等情况,应卧床安静休息,必要时入院观察治疗。如果腹痛得厉害,出血量很多,早产的可能性很大,应马上去医院,做好分娩的准备。 预防早产除了进行疾病防治外,尤其应当注意避免外部造成的伤害,因为这常是导致早产的重要原因。有许多早产的孕妇就是在怀孕后期,因不慎被挤、被撞或是跌倒,引起早产的。因此,孕妇到了怀孕后期,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外出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或者尽量减少外出和乘车的次数,不要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如若去外地生产,尽可能早点动身,选择颠簸小和速度快的交通工具,有多胎或早产史的孕妇需要提前入院。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达和医疗设备的完善,护理早产儿使之成活,继续生长发育,已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早产的孩子要是喂养得当,配合早期智力开发,对今后智力的发育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
2024-10-10 20:0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预防早产的要点1.不要碰腹部不要跌倒:不要到人多的地方或上下班高峰时外出。被人碰一下,就有跌倒的危险,特别是上台阶时,一定要注意一步一步地走稳。保护腹部:不要拿重东西或拿高处的东西,以免碰到腹部。2.不要刺激腹部严重的腹泻:严重的腹泻因排便时刺激子宫使其收缩加快,可引起早产。夫妻生活:正常意义上的夫妻生活与早产没有关系,但只要有一点点早产征兆,也应禁止夫妻生活。3.你的健康状况如何,是否患有以下疾病疾病:心脏病、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传染病:流感、没有治愈的梅毒等。营养不良:维生素K、E等不足。4.安静地休息对初次分娩的不安等精神紧张均可引起早产,要注意保持精神上的愉快。意想不到的事故、烦恼,甚至于有时噪音都能引起早产。轻度疲劳也可引起早产,要注意避免睡眠不足,过度疲劳。5.不要让腹部紧张长时间持续站立或下蹲的姿势,会使腹压升高子宫受压,也可引起早产。6.有下列异常情况的孕妇请加以注意宫颈机能不全,子宫畸形。7有下面情况的孕妇请遵照医生的指示活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双胞胎或多胎妊娠,前置胎盘,羊水过多症(胎儿先天异常等时)。
2024-10-10 20:0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预防早产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不要碰腹部。不要到人多的地方或上下班高峰时外出,被人碰一下,就有跌倒的危险,特别是上台阶时,一定要注意一步一步地走稳。不要拿重东西或拿高处的东西,以免碰到腹部。2、不要刺激腹部。严重的腹泻因排便时刺激子宫使其收缩加快,可引起早产。正常意义上的夫妻生活与早产没有关系,但只要有一点点早产征兆,应禁止夫妻生活。3、你的健康状况如何。是否患有心脏病、肾病、糖尿病、高血压、流感、没有治愈的梅毒等疾病。4、安静地休息。要注意保持精神上的愉快。意想不到的事故、烦恼,甚至于有时噪音都能引起早产。要注意避免睡眠不足,过度疲劳。5、不要让腹部紧张。长时间持续站立或下蹲的姿势,会使腹压升高子宫受压,也可引起早产。6、有宫颈机能不全、子宫畸形等异常情况的孕妇请加以注意。7、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双胞胎或多胎妊娠、前置胎盘、羊水过多症等情况的孕妇请遵照医生的指示活动。
2024-10-10 20:04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即所谓“瓜熟蒂落”。每一个妊娠的妇女都希望能生一个足月健康的孩子,但有的怀孕尚未足月,就“瓜不熟而蒂早落”提前分娩,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早产。在正常情况下,胎儿都在280天左右(即38~42周)降生,称为足月产。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定义,在怀孕29~37周之间发生的分娩为早产。早产儿的体重一般在1000~2500克之间,由于过早分娩,各种器官发育不成熟,体外生活能力较弱,调节体温、抵抗感染的能力很差,早产儿的死亡机会要比足月儿多几十倍。其存活儿约有80留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后遗症。哪些情况容易发生早产呢?有人对311例早产高危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影响早产的原因主要与下述因素关系最密切。1.早产与年龄关系未满20岁或大于35岁的孕妇早产率明显增高,尤其是小于20岁者,早产发生率是20~34岁组的11倍。2.早产与流产史的关系流产史,尤其是晚期流产史、反复流产、人工流产、引产或流产后不足一年又再次怀孕的对孕妇影响最大。因流产对宫颈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宫颈机能不全,使早产率增高。3.胎位与早产的关系臀位早产的发生率为20.4%,是总产妇早产率的7倍。4.早产与疾病的关系妊娠合并急性传染病和某些内、外科疾病,如风疹、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妊高症、心脏病等,容易导致早产。孕妇内分泌失调、孕酮或雌激素不足,严重甲亢、糖尿病等,均可引起早产。严重贫血的孕妇,由于组织缺氧,子宫、胎盘供氧不足,也可发生早产。孕妇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不足以及维生素E、叶酸缺乏,也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5.早产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时间过长、过累可使早产率明显增高。情绪经常波动或精神过度紧张,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和血管收缩,易致早产。妊娠后期频繁的性生活,易引起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的较常见原因。孕妇吸烟和过度饮酒,也与早产密切相关。此外,双胎或多胎妊娠。由于子宫过度伸展,最常导致分娩提前,早产率是一般妊娠的10~15倍。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是妊娠末期的严重并发症,可引起子宫内外出血,提前终止妊娠造成早产,并可危及孕妇的生命。预防早产,关键是加强孕期保健,从妊娠早期开始,定期做好产前检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进行恰当的处理。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中毒及各种异常妊娠。注意改善生活环境,减轻劳动强度,增加休息时间。保持心境平和,消除紧张情绪,避免不良刺激。要摄取合理的充分的营养,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鱼、肉、蛋及豆类食品,多吃些新鲜蔬菜及水果。怀孕后期应多卧床休息,并采取左侧卧位,以改善子宫、胎盘的血循环,减少宫腔内向宫口的压力。妊娠期间要节制性生活,妊娠7个月后应避免性生活。发现产前出血(主要是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和先兆早产征象应及时请医生诊治。如能做到以上几条,就可如愿以偿“瓜熟蒂落”,避免“早产儿”出世。
2024-10-10 2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