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方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宝宝脐疝较为常见,多因腹部肌肉薄弱。应对脐疝,需了解其成因、症状、自愈可能性、治疗时机及方法等。若感身体不适,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切勿随意服药。
2018-07-06 01:08
1.成因:幼儿腹壁肌肉发育不完善,腹腔压力增高时易出现脐疝。
2.症状:脐部可见突出的肿物,安静或平卧时可缩小或消失。
3.自愈可能性:多数宝宝随生长发育,腹壁肌肉增强可自愈;若 2 岁后仍未自愈,需重视。
4.治疗时机:2 岁后未愈或脐疝较大、出现嵌顿等情况,应及时治疗。
5.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如使用脐疝带;手术治疗,如疝修补术。
总之,宝宝脐疝多数无需过度担忧,但要密切观察,必要时及时就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较小的脐疝如直径小于1.5cm多数在2岁内可随着发育腹壁增强能自愈鉴于婴儿脐疝很少发生嵌顿可先予非手术治疗用胶布贴敷疗法即取宽条胶布将腹壁两侧向腹中线拉拢贴敷固定以防疝块突出并使脐部处于无张力状态而脐孔得以逐渐愈合闭锁每周更换胶布1次如有胶布皮炎可改用腹带适当加压包扎如患儿已逾2岁而脐疝仍未自愈应手术治疗手术具体方法是在脐疝下方1~2cm处作相应的弧形切口游离皮瓣呈露两侧腹直肌前鞘切开腹白线和疝囊如无完整的疝囊则切开腹膜回纳肠管切除疝囊于疝环处缝合腹膜切缘横形缝合腹横筋膜再纵形缝合腹白线以缝闭脐环和修复腹壁薄弱区最后将保留脐孔的皮瓣按原位缝合
2016-05-08 22:4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倒奶与脐疝没有因果关系的啊.与绿大便也没有因果关系的啊.首先注意是否是有感冒导致的肠功能紊乱啊.另外注意也可能是消化不良导致的啊.这些情况需要首先注意,当然还有看小孩的精神状况啊.精神状况好你就不要担心的啊.但是不管怎样一定要注意睡觉的时候一定要侧睡和呕吐的时候一定要尽快侧身低头让小孩吐出来,以免呛入呼吸道和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可能甚至发生窒息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但是如果没有其他异常多数是生理性倒奶啊.
2016-05-08 22:5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婴儿脐疝,色大多数可通过脐部筋膜环的逐步收缩而在一岁内自愈。因此2岁前,除非嵌顿,可以等待。采用非手术疗法促使自愈如已满2周岁,脐疝直径超过1.5厘米者宜用手术治疗,沿脐口1厘米处,沿脐作半圆形切口分高皮肤和皮下组织,显著腹直肌前鞘,疝环及疝囊,正中切开腹自线,游离疝囊,回纳疝内容物,在疝环处切除部分疝囊后,给予缝扎然后将两侧腹直肌鞘缘(即腹自线)间断缝合,最后缝合皮肤。
2016-05-08 23:02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您好!脐疝是由于腹壁组织薄弱,在腹腔内压力增大时内容物彭出形成疝,一周岁内的孩子无需手术,随着腹壁组织的发育完善,一般均能自愈药店有卖疝气带的,也可以用棉布缠绕孩子腹部,松紧度能容下一指即可,避免孩子哭闹、咳嗽等腹压增大的动作
2016-05-08 23:08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脐疝? 发生于脐部的腹外疝统称为脐疝(umbilal hemia),女性多于男性,成人中以肥胖者居多;新生儿比成年人多。婴儿脐疝多为易复性疝,常干哭闹、咳嗽、排便或排尿困难时于脐部出现圆形肿块,安静、平卧时可消失,很少发生嵌顿,用手指可清楚地扪及脐环的边缘,并有咳嗽冲击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