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地图舌是一种发生在舌黏膜浅层的慢性边缘剥脱性舌炎,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精神心理、营养缺乏、口腔局部因素等有关。 1.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舌黏膜的发育和代谢。 2.免疫因素:免疫系统失衡可能导致舌黏膜易受损伤,引发地图舌。 3.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等不良情绪可能影响身体机能,包括舌部的健康。 4.营养缺乏:如缺乏维生素 B 族、锌、铁等微量元素,可能影响舌黏膜的正常功能。 5.口腔局部因素:口腔卫生不良、龋齿、不良修复体刺激等也可能诱发地图舌。 总之,地图舌一般预后良好,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但如果症状明显或持续不愈,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平时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均衡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
2024-10-10 18:5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游走性舌炎又称地图舌,其病因未明。与发病有关的因素诸如胃肠道慢性疾病,月经周期、贫血、精神情绪不稳定,过度劳累、病源感染、变态反应等,某些患者具有明显的遗传因素。本病常见于儿童,女性多于男性。 [症状体症] 1、病变好发于舌尖、舌中央和舌缘。 2、病变表现为圆或椭圆形红斑,单发或多发性,可扩大或融合,融合后常类似"地图边界",周边为白黄色稍微隆起的孤形边缘,宽约2-3mm,中央为火红色的丝状乳头剥脱区,但菌状乳头无改变。 3、病损具有游走性,可在一昼夜间改变其原来的形态和位置。 4、病变区可有轻度麻辣不适感。 [诊断依据] 1、多见于儿童。 2、舌丝状乳头呈片状剥脱,形成光滑的红色剥脱区。其边缘为白色微高起,呈圆形或弧形。 3、病变区仅有局部麻辣感。 4、病变具有游走性。 [治疗原则] 1、治疗牙源性与非牙源性病源感染。 2、保持口腔卫生。 3、合并感染时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舌粘膜恢复正常。 2、好转:症状及体征减轻。 3、未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专家提示] 本病大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也不会发生恶化,一般无需特殊用药治疗。但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以防合并感染,对于口腔牙源性或非牙源性感染病源应及时治疗或处理。
2024-10-10 18:5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地图舌是一种发生在舌粘膜浅层的慢性边缘剥脱性舌炎。由于它的病损表现为经常在舌面的不同部位,并可变换大小和形状,具有游走性的特点,所以又称为游走性舌炎。目前地图舌发生的原因并不十分明确。有人认为与肠道寄生虫或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情绪波动有关;还有部分患儿的父母也曾患过地图舌,故表现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一般地图舌多见于儿童,特别是体弱的婴幼儿。主要表现是在舌表面粘膜突然出现部分舌乳头(严格地说是丝状乳头)萎缩消失,起初为点状,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红色光滑区,好象舌粘膜剥脱掉一片似的,而其周围的丝状舌乳头则角化增生,呈现增厚稍隆起的黄白色边缘,因此在舌面正常粘膜与病变区粘膜间轮廓清晰,形似地图状,故称为地图舌。由于丝状舌乳头可以边剥脱边修复,故剥脱区的大小、形状可能经常变化,有时只有一片剥脱区,有时是多个剥脱区同时存在,甚至相互融合波及整个舌面。
2024-10-10 18:5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地图舌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舌病,往往在检查咽部或牙齿时才被发现。我摸索用中药修补地图舌已多年,今介绍两张验方供参考使用。这些中药药性平和,略带甜味,每日煎服,一般不会令小儿生厌拒服。验方一:黄芪10克,南沙参10克,五味子5克,枸杞10克,仙鹤草10克,红枣5克,甘草5克。这张处方适宜用于易反复感冒的地图舌患儿,一般连续服用10—15天为一个疗程。验方二: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淮山药10克,白扁豆10克.功劳叶10克,鸡内金10克、甘草5克,适用于脾胃虚弱的地图舌小儿,其中鸡内金有良好的消食开胃作用,也可单独研粉吞服。
2024-10-10 18:57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地图舌”,又称之为“花剥苔”,民间则更形象地叫它为“花舌头”。有人作了调查,在正常儿童中竟有4%左右的发病率。中医一贯重视舌体和舌苔的变化.素有“舌为心之苗”、“舌为脾胃之外候”的说法,因为舌头和人的体质及内脏关系密切。小儿地图舌常常反映了孩子反复感冒及脾胃功能失调。用中药治疗地图舌,则须从这两方面切入,方能奏效。易反复感冒的小儿,体质较虚弱,平时很容易疲劳,夜间出虚汗,大便干燥,二三日一次,面色虽有些苍白,但口唇却十分艳红,像涂了口红一样,感冒月月有,肺炎常光顾,有时还会出现低热,用中医理论去归纳,结论是气虚阴亏。而脾胃功能失调的患儿,体质羸弱,面色发黄,胃口不好,挑食、偏食很明显,饮食稍不注意会引起腹胀腹痛,有的还有贫血,白天一活动就会满身是汗,以上都是属于脾虚胃弱、消化吸收不好的表现。两者的中药治疗是有区别的,前者以补气。养阴、清热为主,重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身体强壮了,剥脱的舌苔就会长复。而脾胃功能失调的小儿,治疗的重点应放在健脾开胃、消食导滞上,消化吸收一好,胃气也就旺盛了,地图舌悄然退去。治疗地图舌的中药,实际上多数是调理体质的药物,如具有补益元气的黄芪、太子参、黄精。健脾开胃的白术、茯苓、淮山药、扁豆,养阴清热的南北沙参、石斛、麦冬等。在众多药物中,黄芪、淮山药、功劳叶、仙鹤草对修补地图舌的功效值得称道.地图舌,西医称为游走性舌炎、剥脱性舌炎,是一种舌部浅层的慢性炎症。其原因不明,在儿童与消化不良、肠道寄生虫、维生素B族缺乏有关;在成人与贫血、胃肠功能紊乱、情绪、病灶感染有关;另外还可能与遗传有关。主要出现在舌背,有时也可出现于舌缘、舌腹、舌尖。舌的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呈片状剥脱,形成圆形、椭圆形的光滑的红色剥脱区,菌状乳头有时可清晰可见。单个或多个发生,很快可融合成片,边界微高起,似地图的边界。其形态、位置多变,剥脱区以离心方向逐渐扩大,其白色边缘也随之扩大或断离,使人感到病损在游走。病损可持续存在很长时间,或有短时间的愈合。舌的活动和味觉正常。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可能有烧灼感或刺激性痛。唇、颊、牙龈、口底等有类似病损称为地图样口炎。治疗无特殊方法,尽可能查出病因,对症治疗。若有刺激性痛可用紫外线口内照射,服用复合维生素B及锌制剂可有一定的疗效。如果按照中医的说法,可能是有虚证或脾胃不好,吃些药调理一下,身体强壮了,剥脱的舌苔就会长复。
2024-10-11 0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