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九个月宝宝还没长牙,可能是遗传因素、营养缺乏、疾病影响、个体差异、口腔问题等所致。 1.遗传因素:宝宝长牙时间受遗传影响较大,如果父母长牙较晚,孩子也可能较晚长牙。 2.营养缺乏:钙、磷、维生素 D 等营养元素缺乏会影响牙齿的萌出。例如缺钙时,牙齿发育会迟缓。 3.疾病影响: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可能导致宝宝长牙延迟。 4.个体差异: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节奏不同,长牙时间有早有晚。 5.口腔问题:口腔局部的炎症或感染,也可能阻碍牙齿的正常萌出。 如果宝宝九个月还未长牙,家长不必过于焦虑,但要密切观察。若超过一岁仍未长牙,建议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儿科或口腔科就诊,查明原因。
2024-11-24 14:1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正常的宝宝平均六个月大开始长牙,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大约一岁大(十二个月)有六颗牙。在两岁半左右二十颗乳牙会都长全。但是每一个宝宝长牙的时间是不是都是那么一致,时常看的到的是很多宝宝不一定。时常有母亲会问:我的宝宝怎么到九个月大还不长牙?我的宝宝长牙的次序怎么与别人不一样?我的宝宝怎么长了两颗牙就不长了?但是反观就们所接触、所认识的所有人,没有长牙的真的很少见(除了非常少数所谓"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的病例以外)。所以:在医学上,长牙齿应该不是很大的问题,除了很少数的「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这种病的患者之外(这是一种包括头发、指甲也会同时发育不好的疾病,不难分辨),通用人长牙的次序快慢可能有差别,但是都会长牙的。每一个宝宝长牙的快慢、次序是可以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是下面两颗门牙最先开始长,以后是上面两颗门牙,再以后是上面外边的门牙,再是下面外边的门牙,再是犬齿…….。但是也有人一开始犬齿就先长出来,有人说这种人比较凶,但是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成立。也有人开始长牙的时间较晚,到了一岁左右才开始长牙,但是可能一次就长出来四颗或六颗。更有些小宝宝长了两颗门牙之后就停止很长一段时间不再长了。这些情形都可以见得到,也都在可以接受的正常范围之内,所以父母不用担心。但是,如果您的小孩在14个月或超过14个月以后还没长牙,应到医院做一下测试,但是也不用那么太担心宝宝不会长牙了(牙是一定会长的,只是早晚问题),看是哪方面引起的,然后对宝宝会适当的调整。
2024-11-24 14:1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钙与人体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密切相关。一般宝宝4—6个月就能长出新牙,当宝宝机体缺钙或钙代谢异常时,牙齿的形成、萌出就会发生障碍,牙齿的坚固性、完整性就会受到影响,到了1岁甚至2岁都不长牙,或者是长牙的次序混乱,牙齿的釉质粗糙,晚睡前及时补充纯净的钙之缘片营养素化水喝,饼干一样吃的钙片服用安全吸收好,有官方商城可以网购到家的
2024-11-24 14:1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你好,宝宝九个月还没有长牙多考虑跟缺钙有关的,积极补钙治疗吧,可以检查微量元素确诊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鱼肝油进行治疗,要多带宝宝出去晒晒太阳,可促进钙的吸收啊
2024-11-24 14:16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健康宝宝6个月开始长牙,超过1岁未长牙应看医生 一般来说,宝宝出生后6至8个月就该长牙了。最先长出的乳牙是下颌正中的两个中切牙,接着才是上颌的中切牙,然后则是下颌与上颌的侧切牙(每一侧的第2个)、第一乳磨牙(每一侧的第4个)、乳尖牙(每一侧的第3个)和第二乳磨牙(最后一个)。到两岁半左右,所有乳牙便可长齐了。 但由于气候、生活水平、体质等方面的差异,婴儿出牙的时间也略有不同,小儿出牙时间有早有晚。但如果超过1周岁仍未有出牙,就应请儿科或口腔科医生检查。你可以给孩子试试拌饭料,给宝宝拌在饭或粥里吃,淘宝上有卖的。口味很多,营养均衡,我们家宝宝喜欢吃红蘑鲜蔬/鸡肝蛋黄/金枪鱼海苔口味的拌饭料。 乳牙总数=婴儿月龄减去4-6 健康的宝宝大约在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乳牙,1岁时出6-8颗牙,乳牙的总数大约等于婴儿月龄减去46,如14个月的婴儿,牙齿数目为8~10颗。一般乳牙在2岁前出满为20颗。 缺钙,是宝宝牙齿迟出的最常见的原因 宝宝乳牙迟萌最常见的原因是缺钙,医学上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俗称小儿缺钙)。因为缺钙,宝宝可迟至1岁多才出牙,而且牙釉质发育差,容易出现龋齿。 据林教授介绍,母乳或牛乳含维生素D的量均较少,不能满足宝宝需要。所以年轻的爸爸妈妈要注意,平常应该经常抱着宝宝多在户外活动,利用日光照射皮肤产生内源性维生素D,同时应在适当的时候添加鱼肝油或维生素D制剂和一些含维生素D的辅食给宝宝吃,以避免因缺钙而让宝宝患上佝偻病。宝宝乳牙迟萌不是佝偻病最突出明显的症状,往往就会被忽略。 出牙迟至1岁以后,也可能是生长发育有障碍。 宝宝由于在胎儿期甲状腺激素缺乏的程度不同,临床症状出现的迟早及轻重不同。一般来说,甲状腺功能的严重缺陷的宝宝,会出现生长发育障碍。宝宝出牙延迟,牙齿小而且稀的时候,就应注意。 此外,乳牙迟萌的原因还有很多种,如外伤引起的牙龈肥厚增生、腭裂,先天缺牙等发育障碍、营养不良等营养障碍等。 对乳牙迟萌的孩子,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拍个X片,首先排除先天缺牙的可能性。如因牙龈肥厚阻碍牙齿萌出时,可在局部麻醉下切开牙龈以帮助牙齿萌出。 光补钙没啥用 很多父母一发现宝宝的牙长不出来或长得不好,就认定是缺钙,想方设法地为孩子补钙,而往往收效甚微。 佝偻病缺乏的是维生素D,光补钙是没有用的。对于有佝偻病的孩子,医生会根据情况,在补充维生素D的基础上,少量地补钙。注意:自行给孩子补过多的钙,孩子吸收不了沉积下来,会发生肾结石、小儿结石等病。 有的孩子牙长得不好,如缺齿、稀松,还可能与遗传性疾病、牙齿本身的发育以及下颌骨的发育有关。盲目的补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好是上医院作个检查,拍个X片,看看牙根的情况,弄清楚牙长得不好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名医提醒 宝宝出牙妈妈应该做什么? 婴幼儿从6个月左右开始长出乳牙,6岁开始换恒牙,一直延续到12岁才全部换完牙,初步建立恒牙股。 在这段时间里家长应注意什么呢? 1、在出牙时,因乳牙接近牙床粘膜而刺激牙龈,可出现牙龈出血、水肿、发痒,所以婴儿喜欢把手指放在口里吮啃,也常发生咬奶头、口水增多、流涎等现象。这时应注意口腔卫生,奶头、玩具要清洗干净,喂奶后给些温开水以清洁口腔,预防牙龈发炎。在婴儿出牙时,可给些比较硬的食品(如烤面包干、苹果、梨等)让小儿啃咬,以刺激牙床,促使牙齿尽快萌出。 2、6岁左右的儿童开始换牙,此时,应密切注意孩子牙替换前出现的情况。上颌恒切牙是在乳牙的内侧萌出,如果乳牙未退会出现双层牙,应及时拔除滞留乳牙。
2024-11-24 2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