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航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
你好,部分的脐疝是可以自愈的,可以再用疝气带试试,如果还是没有效果的话可以考虑做手术。疝气带可以自己做,用一个一元钱硬币外面裹上布,系在疝气的地方,有一半的儿童可以自愈。小儿肚脐疝气的治疗;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腹壁肌肉的加强,脐疝气基本都会自然痊愈,之后也没有什么不良影响。约有80%的新生儿会在1岁以前痊愈,90%的宝宝会在2岁以前痊愈。但是,如果脐疝气在2岁后仍然没有痊愈,就应该就医寻求解方法了。
2024-11-25 03:5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宝宝脐疝气较为常见,通常是由于脐环未闭合、腹部压力增加等原因引起。处理方法包括观察等待、局部按压、使用疝气带、手术治疗等。 1.观察等待:如果脐疝较小,直径在 1 - 2 厘米以内,宝宝在 2 岁前通常可自愈,只需密切观察。 2.局部按压:用手指轻柔按压突出的疝内容物,使其回纳。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 3.使用疝气带:对于较大的脐疝,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疝气带,但要注意正确佩戴,防止压迫过紧。 4.避免腹压增加:减少宝宝哭闹、咳嗽、便秘等情况,以防腹压增大加重脐疝。 5.手术治疗:如果脐疝直径超过 2 厘米,且 2 岁后仍未自愈,或出现嵌顿等紧急情况,应考虑手术。手术方式包括单纯缝合修补、补片修补等。 宝宝脐疝气多数预后良好,家长不必过于焦虑。但要密切关注宝宝脐疝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选择正规医院进行诊治。
2024-11-24 13:4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肚脐眼”突出,医学上称为“脐疝”,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缺陷。婴儿出生后,脐部是一个先天性薄弱点,凡是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都能使脐疝外突,例如咳嗽、打喷嚏、哭闹等。小儿安静或平卧时,突出的肠子返回腹腔,肿块消失。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肌发育,疝孔逐渐缩小,最后闭合,脐疝消失
2024-11-24 13:4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一般在1~2岁以上,小脐疝(直径在2厘米以下者),可请小儿外科采用保守疗法,用胶布粘贴,每1~2周更换一次。此法的缺点是胶布容易刺激皮肤,应仔细观察贴胶布处有无皮炎,绝不可在家自行乱贴。若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脐疝孔较大,则应去医院手术治疗,其效果甚好。
2024-11-24 13:42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脐疝? 发生于脐部的腹外疝统称为脐疝(umbilal hemia),女性多于男性,成人中以肥胖者居多;新生儿比成年人多。婴儿脐疝多为易复性疝,常干哭闹、咳嗽、排便或排尿困难时于脐部出现圆形肿块,安静、平卧时可消失,很少发生嵌顿,用手指可清楚地扪及脐环的边缘,并有咳嗽冲击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