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睡觉出汗可能由环境因素、生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精神因素等导致。 1.环境因素:室内温度过高或盖的被子过厚,会导致出汗。改善睡眠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合适的被褥厚度即可。 2.生理因素:睡前剧烈运动、进食辛辣食物或饮酒,可能引起睡觉时出汗。避免睡前进行这些活动,能减少出汗情况。 3.疾病因素:如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会造成睡觉时出汗增多。结核病需进行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甲亢则可能使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药物治疗。 4.药物因素: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导致出汗,如退烧药。若因药物引起,需咨询医生是否调整用药。 5.精神因素:精神紧张、焦虑等也可能导致睡觉时出汗。可通过心理调节,如放松训练、冥想等来缓解。 如果睡觉出汗的情况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4-11-24 16:0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病情分析: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建议去医院做个详细检查
2024-11-24 16:0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小儿出现盗汗,首先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导致高热的因素。此如,孩子睡前活动量过大,或饱餐高热量的食物导致夜间出汗,就应该对小儿睡前的活动量和进食量给予控制,这样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小儿肥胖,有益于小儿的身心健康。有的小儿的夜间大汗,是由于室温过高,或是盖的被子过厚所致。冬季卧室温度以24℃~28℃为宜;被子的厚薄应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一般说来,若家长注意到上述几种容易引起产热增多的诱因,并给予克服,出现盗汗的机会会自然减少。即使小儿偶尔有一二次大盗汗,也不必过分担心,盗汗所丢失的主要是水份和盐份,通过每日的合理饮食是完全可以补充的。
2024-11-24 16:0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妈妈大宝宝出汗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机体通过排出汗液来散发热量,从而维持正常体温的过程。出汗过多称为多汗,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绝大多数婴幼儿为生理性多汗。这是因为婴幼儿皮肤含水分量大,微血管丰富,因此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也相对的较多,加上婴幼儿活泼好动,出汗自然多于成人。此外穿衣过多、盖被过厚、室温过高低温因素也造成幼儿多汗,通常小儿刚入睡时出汗多是由于积存体内多余的能量需要释放造成的,也是生理性多汗。不必担心!宝宝睡眠出汗或稍一活动就出汗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小儿新陈代谢旺盛,且活泼好动因此出汗比成人多。人体中微量元素都能通过汗液排泄,锌是其中之一。因此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锌的需求量比较大,大量出汗会使锌丢失过多,所以多汗宝宝应适当补锌。
2024-11-24 16:08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小孩子在睡眠中出汗是常见的,并非都是体质虚弱,身体有病的症状.不少家长认为是孩子体质虚弱,因而虚汗不断.其实,有相当部分的小孩是生理性多汗.生理性多汗多见于头和颈部,常在入睡后半小时内发生,1小时左右就不再出汗了.所谓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小儿的最佳环境温度,喜欢给孩子多盖被,捂得严严实实.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再加上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此外,小儿在入睡前喝牛奶,麦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会引起出汗.有的家长在孩子入睡前给其喝牛奶,麦乳精等,小儿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主要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另外,室温过高,或保暖过度也是小儿睡眠时出汗的原因,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出汗.病理性出汗是在小儿安静状态下出现的,如佝偻病的出汗,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小儿头部明显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婴儿经常在睡觉时摇头与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部环状脱发,医学上称之为“枕秃”,是婴儿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只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佝偻病就可以得到控制,出汗也就会自止.假如小儿不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数是有病的表现,最常见者是结核病.结核病还有其他表现,如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结核病的病儿白天活动时易出汗称为虚汗,夜间的出汗称为盗汗.如怀疑孩子感染了结核,应做肺部X线检查或做结核菌素试验以便及时诊断,及时治疗.体质弱的小儿常常在白天活动时或夜间入睡后,在头,胸,背部成片状出汗.往往是由于喂养不当或消化吸收不良而发生营养不良造成的.护理上要注意调整喂养方法,促进小儿食欲,增加蛋白质,脂肪及糖的摄人量.必要时可采用中医中药调理脾胃不合.因此,对小儿睡眠中的出汗,应仔细区别,必要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对于缺钙的小儿,应同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因为维生素D的主要功用是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储备,使人体组织液中保持钙,磷的一定浓度,钙,磷得以正常地沉着在骨骼上.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太阳的照射,皮肤中含一种叫做脱氢胆固醇的物质,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能变成维生素D3.有的家长担心阳光照射可使孩子变黑,所以尽量不让孩子晒太阳,这种错误的育儿观念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婴儿满月后,可抱到户外进行日光照射,开始时每日10-15分钟,以后逐渐延长时间,最好每日在户外不少于2小时.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最好的办法就是晒太阳,可以说,小儿不仅仅是缺钙,还有缺“晒”.皮肤里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变为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使骨骼坚硬.具体情况应视季节而定,婴儿皮肤娇嫩,应注意保护.夏季可选择在树阴下或打把伞,或在太阳刚出来,日落前进行;春秋季节可常带孩子到户外玩耍.冬季在风和日丽时可多带孩子户外活动,晒晒太阳,以中午前后为佳.此外,还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通常为400国际单位/天.早产儿应提早在出生后2个星期开始补充,足月儿则在满月后开始.生后3个月内可用到每天800国际单位,以后减至每天400国际单位.同时适量添加钙粉.2岁以后,小儿生长速度减慢,户外活动增多,一般无需再服用维生素D.由于季节的原因,在深秋,严冬和初春季节,日照的时间很短,小儿晒太阳的机会少,就需要补充维生素D.一般每日400单位就可满足需要.我们常用浓缩鱼肝油滴剂,每瓶10毫升,含维生素A50万单位,维生素D5万单位.一般婴幼儿每次用2-3滴,1日3次(相当于维生素D400,800单位),一般情况下1瓶鱼肝油可用20天左右.服用鱼肝油的同时,应加服钙剂.l岁以内每日需服用500毫克,1-10岁800毫克,10-13岁1100毫克,即可满足生理需要.含钙多的食物:首先,海产品含钙较多,如鱼(最好连骨吃),虾皮,虾米,海带,紫菜等均含有丰富的钙质,极易被人体吸收;豆制品为上好的补钙食品,如豆浆,豆粉,豆腐,腐竹等价廉物美,烹调简单,食用方便;奶制品现在亦普遍被人们接受,如鲜奶,酸奶,奶酪等含钙丰富,是孕妇和小儿摄取钙质的优良食物;另外蔬菜也是钙质来源之一,如金针菜,胡萝卜,小白菜,小油菜,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又可给人体提供钙质,在日常生活中应多食;鸡蛋在生活中不可缺少,其含钙量亦较高.每100克食物的钙含量:沙丁鱼(煮)2200毫克;干沙丁鱼1400毫克;卷心菜1400毫克;脱脂奶粉1200毫克;裙带菜(晒干)960毫克;细海带760毫克;豆腐120毫克;加工牛奶100毫克.多食含钙食品的同时,应注意多晒太阳,使人体产生维生素D,以促进钙质的吸收.同时多吃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羊肝,牛肝,来促进钙的吸收.一般情况下,缺钙较轻的患儿在食补后即可改善缺钙症状.如果症状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2024-11-24 19:1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