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孕妇便秘通常由激素变化、子宫压迫、饮食结构、运动量少、肠道蠕动减缓等因素导致。 1.激素变化:孕期体内孕激素增多,会使平滑肌松弛,减缓肠道蠕动,容易引发便秘。 2.子宫压迫:随着胎儿的生长,子宫逐渐增大,压迫肠道,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排便。 3.饮食结构:孕妇若摄入过多精细食物,膳食纤维不足,肠道内容物减少,排便困难。 4.运动量少:孕期身体不便,活动量减少,肠道肌肉收缩力减弱,导致便秘。 5.肠道蠕动减缓:怀孕后,孕妇的新陈代谢发生变化,肠道蠕动速度变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引起便秘。 总之,孕妇便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孕妇应注意饮食均衡,适当增加运动量,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有需要,及时就医。
2024-11-24 16:0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怀孕后便秘是很正常的你好,妊娠期便秘是妊娠期间常见的症状,其主要原因是妊娠后,随着体内孕激素水平增高,使平滑肌及子宫肌肉松驰,这一方面有利于胎儿的“安居”,同时,肠道平滑肌的松弛,也造成肠蠕动减慢,加之妊娠后期,膨大的子宫压迫肠道,常常加重便秘.另外食物过分精细,纤维残渣少,也是便秘很重要的原因. 下列处理方法可供参考: (1)要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豆类,水果,麦片等,少食辛辣温燥食物. (2)多饮水,避免大便干燥. (3)可服中成药脾约麻仁丸(如属纯由血少津亏引起的便秘,则不宜使用.孕妇忌用.),每日3次,每次6克. (4)如持续便秘,则应该去医院就诊,不要乱服轻泻剂.
2024-11-24 16:0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黎宽
隆安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民族医学特色专科
-
孕产妇容易引起便秘,是由于肠管平滑肌正常张力和肠蠕动减弱,腹壁肌肉收缩功能降低,以及运动量减少等因素所造成。到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和胎儿先露部压迫直肠,也都能导致排便困难。而产妇因为坐月子卧床多的缘故,使肠蠕动减弱,也易产生便秘。这样就必须从调理肠道功能入手,加速肠道的蠕动,促进新陈代谢,可食用三孩低聚果糖来调理肠道功能,修复肠粘膜上的生物屏障,改善肠道功能,促进消化道蠕动,从根本上解决了便秘。改变肠道pH值,提高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还能提高免疫力。而且有益菌能促进脂肪分解,可防止产后发胖。三孩低聚果糖的安全性、天然性、多效性充分满足了孕产妇的特殊需求。
2024-11-24 16:0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由于怀孕引起的,我简单给你介绍下便秘的治疗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可以对便秘有所改善,首先要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排便时间(最好是早晨),到时候不管有无便意,或能不能排出,都要按时蹲厕所,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形成定时排便的条件反射.多摄取纤维素食品和水分.含纤维素多的食物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促进肠蠕动,软化大便.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凉白开,白天还要给身体补足水分,防止因体内缺水而使粪便无法形成.有条件的话可以多喝蜂蜜水,多吃香蕉,能有效缓解便秘.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能加强肠胃蠕动,防止食物在体内堆积时间过长,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身体健康
2024-11-24 16:08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便秘可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两种.功能性便秘多由排便动力缺乏(如腹肌或肛提肌衰弱),结肠痉挛,进食太少,水分缺乏,食物缺少纤维素,直肠排便反射迟钝或消失,无定时解大便的习惯等原因造成的.器质性便秘多由部分性肠梗阻(如肠粘连),巨结肠,肠道外疾病压迫肠道,直肠肛门疾病(如痔疮)等引起.怀孕以后胃酸分泌减少,胃肠道平滑肌张力降低,蠕动减弱,同时由于腹壁肌肉张力减弱,大肠对水分的吸收增加,所以孕妇更容易发生便秘.孕妇便秘以功能性便秘为主.孕妇患便秘以后,可采取以下措施:1,喝蜜水.2,吃些无花果,梅脯等.3,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4,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有温和通便作用的药物如果导,麻仁磁脾丸等.5,如果比较严重,可选用开塞露或甘油栓,必须由医生指导进行,严禁使用泻药,特别是怀孕后期,以防止流产.为了预防便秘,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进食不可过精,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2,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3,每天起床后空腹饮一杯温开水,有刺激肠蠕动的作用.
2024-11-24 21:34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