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会出现腮腺肿痛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隔离休息、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等。 1.隔离休息: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避免传染他人,同时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 2.饮食调整: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酸性食物,多喝水。 3.对症治疗:发热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腮腺肿痛明显者,可用冷敷缓解疼痛。 4.抗病毒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 5.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预防睾丸炎、脑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6.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勤漱口。 总之,腮腺炎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一般预后良好。
2024-11-24 15:4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后使腮腺发炎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腮腺发炎肿胀以耳垂部为起点,逐渐蔓延至颊部,颌部及颈部.得病后常先有发热,2~3天后一侧或两侧发生肿胀,边界不很清楚,触之有弹性感并有压痛,尤其在张嘴吃东西时更痛,同时有头痛及胃口不好等症状,过四,五天逐渐肿退痛消.治法与方药:主要治法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宜内外兼治.1,内治法:轻症用银翘散加减内服.可用银花,连翘,荆芥,薄荷,桔梗,牛子,板蓝根,柴胡,夏枯草,僵蚕,甘草等;重症用普济消毒饮加减内服.可选用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芩,玄参,升麻,僵蚕,马勃,海藻,浙贝,柴胡等.若病情严重,出现昏迷抽搐或睾丸肿痛等并发症者,则宜住院治疗.2,外治法:(1)新鲜仙人掌一块,去刺,切成薄片或捣烂,外敷患处,干后即换,连用多天;(2)雄黄10,青黛15,芒硝15,冰片2,共研为末,酒醋各半,调成糊状,外敷患处,干后更换,至愈为止(上二方任取一种)发病期间应多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喝水,忌油腻,辛热及不消化的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茶,淡盐水或银花甘草水漱口;流行期间,有接触史的易感小儿,每天用银花,板蓝根,甘草,水煎当茶饮,或用板蓝根冲剂,每次1小包,连服3-5天以预防传染.
2024-11-24 15:4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舌腺炎是一种口腔内比较少见的一种口腔疾病,主要表现在,舌体内有肿物,也常常为此到医院就诊,由于舌腺炎这种病比较少见很多医生对此都盲目,诊断起来很困难.这种疾病有可能同时伴有舌体疼痛,红肿,发干等.舌腺炎发生在舌体后1.0cm左右,因为正常人的舌尖后1.0cm处会有4-6个舌腺是舌体内的正常腺体,当舌体受到外界因素或内在因素的影响下就会引起舌腺肿大发炎(原因很多例如进食时烫伤,硬物挫伤,牙齿长期咬舌刺激等等原因也不太明了).对于患者来说由于不知道是何原因往往都手足无错,慌忙的到医院就诊,以求的医生的帮助,可往往又有很多医生根本不知道这种病,有些医生会以舌体内肿物下临床诊断,不但不正确而且还增加了患者的负担,造成患者身心的损伤.现在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诊断的标准:1:舌体表面完好,患者主诉舌尖后有肿物,检查用手指可以触机到.2:触诊时无痛,但有的患者会有舌体疼痛,红肿,发干等症状.3:观察和询问患者以前的情况(如发病时间,有何不良习惯,身体状况等等)以帮助医生作出更明确的诊断.这种病恶变的机率极低,不用什么特殊的治疗,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服用抗炎药物会有一定的效果,即使不能完全消退也不会造成身体的损伤.
2024-11-24 15:4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别太担心了,压力不要太大,应该没事的
2024-11-24 15:44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唾液腺有3对,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腮腺.小儿得了腮腺炎后,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因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故腮腺炎在民间称为"大嘴巴".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一旦发现腮腺炎,患儿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剌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要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也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肿胀部位可用中药外敷,取青黛15克,或中成药如意金黄散15克,用水调匀即可.外敷后可减少局部疼痛,帮助消肿.同时还可服板蓝根冲剂.腮腺炎分为化脓性和病毒性两种.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葡萄球菌.常见的病因是1,腮腺分泌机能减退,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及衰弱的患者;2,腮腺导管口堵塞;3,腮腺邻近组绢的炎症;症状是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红,肿,痛,热,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病毒性通常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较多发生于幼儿或少年时期有传染接触史,可双侧或单侧受累,白细胞不但不增高反而减低或正常,局部症状和化脓性差不多,但没有化脓倾向.治疗: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抗菌素,中药荆防败毒散,五味消毒饮;同时采用剌激分泌的方法以保持唾液分泌畅通.如果病程超过一周,进入化脓期,则应进行切开排脓手术.病毒性腮腺炎没有特效疗法,可以使用前述中药治疗,如果有并发细菌感染的可以使用抗菌素.建议不要盲目用药,及时去医院检查一下,对症治疗.
2024-11-25 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