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宝宝鼻梁上有青筋,可能是皮肤薄嫩、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受到惊吓、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 1. 皮肤薄嫩:宝宝皮肤较薄,皮下血管清晰可见,容易在鼻梁处呈现青筋。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宝宝成长,皮肤增厚,青筋可能会逐渐不明显。 2. 消化不良:宝宝消化功能不完善,若饮食不当,可能出现消化不良,此时鼻梁青筋可能较为明显。可通过调整饮食,如少食多餐,来改善。 3. 脾胃虚弱:中医认为,脾胃虚弱的宝宝可能会在鼻梁上表现出青筋。需注意饮食调养,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4. 受到惊吓:宝宝受到惊吓时,神经紧张,可能导致血液循环变化,鼻梁青筋显现。家长应给予安抚,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 5. 先天性心脏病:这是较为严重的情况,如果宝宝伴有呼吸急促、口唇发紫等症状,要警惕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需及时就医检查。 总之,宝宝鼻梁上有青筋的原因多样。如果家长担心或宝宝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明确原因。
2024-11-24 16:3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老话说的“磨娘筋”,其实是因为小孩子,特别是有些婴幼儿皮肤菲薄,浅表血管十分丰富,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青筋实际上就是皮下或皮内血管
2024-11-24 16:3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哈哈,我们家也有,而且有两根哦,现在大了,变成一根了,不影响的哦,不过老人说,有青筋的小孩难带
2024-11-24 16:3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妈妈可以看看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教授时毓民的“家有青筋宝宝”的文章。宝宝出生不久,妈妈就发现在他耳根部位隐隐约约有好多青筋。一哭起来,那些青筋就更明显了。妈妈不由叹息:这么漂亮的宝宝,怎么就叫这些青筋破了相!奶奶却嘀嘀咕咕说这是凶兆,因为老话说“山根(鼻根)青筋,灾祸临门”。实际上,这种出现在婴幼儿鼻根部的青筋,虽然不是什么灾祸将临的凶兆,却与疾病有些关系。在古代,没有先进的检查手段,医生诊病依靠望、闻、问、切。对不会说话的小婴儿。望诊就尤其重要,其中鼻根部青筋就是很重要的一项观察项目。古人认为,小儿出生后鼻根部有青筋显露者多体质虚弱,易患多种疾病,比如惊风、咳嗽、厌食、虫症(寄生虫病)等。随着时代的发展,X线、CT等高科技的仪器在疾病诊断中发挥了更好的作用。包括“山根青筋望诊”在内的很多带主观色彩的模糊诊断方法逐渐被人遗忘。然而,我们在近几年内,对山根青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青筋宝宝”容易感冒我们选择了150多个不到半岁的婴儿,把他们分成两组进行观察。其中,一组是出生后鼻根部有青筋的婴儿,另一组是普通的婴儿。三年多的随访中,我们并没有发现那些鼻根部有青筋的婴儿,像古人说的那样易患惊风、厌食、虫症等。在肺炎、腹泻、贫血、佝偻病、夜啼、湿疹、营养不良等方面。他们的患病率也与其他孩子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感冒及气管炎的发病率方面。“青筋宝宝”明显高于无青筋的孩子。鼻根部有青筋的小宝宝易患呼吸道感染,那么年龄大一些的孩子怎么样呢?我们接着对10O0多名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孩子进行了随访调查,发现约3O%的孩子有面部青筋。这些孩子除了鼻根部有青筋外,有的在双颞部、上下眼睑也发现了青筋。把他们与其他孩子比较,同样也是容易患反复感冒、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青筋“预告”哮喘预后看来,鼻根部青筋与呼吸系统疾病有些关联。于是,我们把下一个研究目标对准了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我们分别对容易反复感冒的孩子,和患有哮喘的孩子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这些孩子鼻根部有青筋的比例很高,约占60%。其中,哮喘患儿鼻根青筋显现率更是达到7O%。我们检查了这些患儿的免疫功能,发现有青筋的孩子有显著的免疫功能低下。在中医诊断学里,青筋外显一般提示体内有“血瘀”,果然我们发现“青筋宝宝”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一种能反映血瘀证的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其他检查也证实。“青筋宝宝”确实有血瘀证表现。“青筋宝宝”脸上的青筋“多姿多彩”,有横形的(占多数)、有竖形的、有分支状的、有深青色的、有浅青色的。观察中,我们没有发现青筋的各种形状有什么特别讲究,但青筋的颜色却大有文章:当疾病发作时青筋呈深青色;当病情好转时,青筋变为浅青色;当疾病痊愈时青筋大多消失。这提示我们:山根青筋的进退与疾病轻重有一定关系,可以作为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预后的参考指标。消退“青筋”也有高招大量的观察表明,“青筋宝宝”较其他孩子免疫功能低下、有血瘀征象、体质虚弱。出生后的婴儿若在耳根部发现有青筋存在,即使尚无疾病征象,也要注意预防。因为这些婴儿暂时还处于母乳所供给的抗体保护中,半年后,当母乳质量下降或哺乳次数逐渐减少时,这些婴儿的患病机会就会明显增多。家有“青筋宝宝”,家长只能额外辛苦一些。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婴儿服用一些易为小儿接受的、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的药物,如核酪口服液(每日服10毫升,连服三个月),或中药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3味药组成,是抵御风寒外邪的名方)。已有反复感冒、哮喘等疾病的“青筋宝宝”,家长更应加强防治力度。检查属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应用转移因子、胸腺肽或卡介苗多糖核酸;疾病缓解期,可应用中医中药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此外,家长还要督促”青筋宝宝”加强户外锻炼,平时少食冷饮、煎炸食品。多吃蛋、鱼、新鲜蔬菜及水果,养成定量、定时的良好饮食习惯。争取经过以上积极防治,使患儿鼻根部的青筋显露程度变小,颜色变浅。甚至完全消失,抗病能力大大增强。感冒及哮喘发作明显减少。对小儿山根青筋的这些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相信,随着更深入的长期观察,实验室检查及防治研究,这一重要的中医儿科望诊手段会在防治儿科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家有“青筋宝宝”的父母,希望你们细心观察、仔细护理。为我们的研究多多提供线索。“退青筋”经验方黄芪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山药15克,丹参12克,当归10克,北沙参1O克,防风6克。煎汤,每日1剂,3个月为一疗程。一般需2-4个疗程。
2024-11-25 0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