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地图舌是一种发生在舌黏膜浅层的慢性边缘剥脱性舌炎。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精神心理、营养缺乏、口腔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包括保持口腔卫生、均衡饮食、消除不良刺激、药物治疗等。 1.遗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 2.免疫: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参与地图舌的发生。 3.精神心理: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等可能诱发。 4.营养缺乏:如缺乏维生素 B 族、锌等微量元素。 5.口腔局部刺激:不良修复体、锐利牙尖等刺激舌头。 6.感染:某些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有关。 地图舌一般预后良好,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无需特殊治疗。但如果症状明显或持续不愈,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口腔卫生。
2024-11-24 16:1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人的舌头表面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绒状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舌苔,它由数量很多的“丝状乳头”组成,高1—3毫米,其间还散落着一些红色蕈状颗粒,叫“菌状乳头”,这是一种有味觉的组织.地图舌是部分丝状乳头脱落造成的,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但不规则,边缘常有一圈灰白色隆起,粗看很像一幅地图治疗地图舌的中药,实际上多数是调理体质的药物,如具有补益元气的黄芪,太子参,黄精.健脾开胃的白术,茯苓,淮山药,扁豆,养阴清热的南北沙参,石斛,麦冬等.在众多药物中,黄芪,淮山药,功劳叶,仙鹤草对修补地图舌的功效值得称道.介绍两张验方供参考使用.这些中药药性平和,略带甜味,每日煎服,一般不会令小儿生厌拒服.验方一:黄芪10克,南沙参10克,五味子5克,枸杞10克,仙鹤草10克,红枣5克,甘草5克.这张处方适宜用于易反复感冒的地图舌患儿,一般连续服用10—15天为一个疗程.验方二: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淮山药10克,白扁豆10克.功劳叶10克,鸡内金10克,甘草5克,适用于脾胃虚弱的地图舌小儿,其中鸡内金有良好的消食开胃作用,也可单独研粉吞服.吃中药同时,还应注意饮食和生活起居.每天要有足够的水分和水果蔬菜供给,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感冒发生,多吃一些蛋白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瘦猪肉等,其中锌含量较多,对地图舌的好转也有帮助.产生地图舌的原因应该是维生素缺乏或是舌炎.中医认为:舌苔的颜色,厚薄可以反映邪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而舌苔的有无则反映胃气的盛衰.脾胃为后天之本,因此舌苔的有无也就反映了人体正气的情况.建议去医院看看再治疗.
2024-11-24 16:1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保国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口腔科
-
地图舌是一种发生在舌粘膜浅层的慢性边缘剥脱性舌炎一般来说,单纯的地图舌不主张治疗,因为它没有明显的害处,若有疼痛,可以对症使用一下漱口水,或者服用复合维生素B.若舌头已出现了裂纹,分两种情况:1.叶脉型的,即舌裂的走向像叶子的脉络.2.脑纹型的,即舌裂的走向像大脑的沟回.第二种情况先天性的比较多,年轻时可能没有症状表现,年纪大了可能出现加深和发炎的现象.如果出现疼痛,可使用漱口水和抗生素,若个别沟很深了,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将局部表皮切掉后缝起来.但一般来说还是建议保守治疗.本病大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也不会发生恶化,一般无需特殊用药治疗.因此,此病对生活,健康影响不大,病人无须过分担心,但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以防合并感染,对于口腔牙源性或非牙源性感染病源应及时治疗或处理.
2024-11-24 16:1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这个问题很难说,一般得看你从什么地方订购的了。我建议你要是选择了一个产品的话最好去它的官方网站里面先咨询一下,然后直接在线订购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是一定得是它的官.网,还有就是了解一下产品的信息,像产品的批准文号,生产地址等都是鉴别的一种手段。你可以去玉千金修复爱情肌的官.网上面去看一下,应该可以给你提供帮助。
2024-11-24 16:12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游走性舌炎又称地图舌,其病因未明。与发病有关的因素诸如胃肠道慢性疾病,月经周期、贫血、精神情绪不稳定,过度劳累、病源感染、变态反应等,某些患者具有明显的遗传因素。本病常见于儿童,女性多于男性。 [症状体症] 1、病变好发于舌尖、舌中央和舌缘。 2、病变表现为圆或椭圆形红斑,单发或多发性,可扩大或融合,融合后常类似"地图边界",周边为白黄色稍微隆起的孤形边缘,宽约2-3mm,中央为火红色的丝状乳头剥脱区,但菌状乳头无改变。 3、病损具有游走性,可在一昼夜间改变其原来的形态和位置。 4、病变区可有轻度麻辣不适感。 [诊断依据] 1、多见于儿童。 2、舌丝状乳头呈片状剥脱,形成光滑的红色剥脱区。其边缘为白色微高起,呈圆形或弧形。 3、病变区仅有局部麻辣感。 4、病变具有游走性。 [治疗原则] 1、治疗牙源性与非牙源性病源感染。 2、保持口腔卫生。 3、合并感染时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舌粘膜恢复正常。 2、好转:症状及体征减轻。 3、未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专家提示] 本病大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也不会发生恶化,一般无需特殊用药治疗。但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以防合并感染,对于口腔牙源性或非牙源性感染病源应及时治疗或处理。 地图舌是怎么回事?? 地图舌是指舌背上丝状乳头暂时剥脱的现象,剥脱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婴幼儿多见。舌背上出现一个或数个圆形或不规则形红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红斑边缘灰黄色,稍高起,边界清楚。由于红斑逐渐向外蔓延,数个红斑可以融合成地图状,所以叫作地图舌。因为丝状乳头边剥脱边再生,红斑形状经常变化,所以红斑似在游走。小儿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时,地图舌可加重。地图舌无疼痛,本病对身体无损害,西医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多数患儿到4~5岁即可痊愈。 中医认为小儿地图舌的出现反映胃肠功能的紊乱,是胃阴不足的表现,俗称“脱液”。一般小儿多有食欲不振,口渴,尤其吃饭时多以汤水送饭,舌质微红;严重时出现神疲乏力,大便时干时稀,容易外感。治疗时当以养阴为主,首选益胃汤、佐以补气药,取其“善补阴者,阳中求之”之义。药用玉竹、生地、麦冬、沙参、饴糖、太子参、黄芪、山药、大枣等。水煎,每日1剂,每次60毫升,日服3次。如兼有食欲不振,可加生谷芽、生麦芽;如食后饱胀,加焦三仙;呃逆者,加半夏曲;腹胀,加莱菔子、佛手。 地图舌是怎么会事? 地图舌又称为游走性舌炎、剥脱性舌炎,是一种舌部浅层的慢性炎症。其原因不明,在儿童与消化不良、肠道寄生虫、维生素B族缺乏有关;在成人与贫血、胃肠功能紊乱、情绪、病灶感染有关;另外还可能与遗传有关。主要出现在舌背,有时也可出现于舌缘、舌腹、舌尖。舌的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呈片状剥脱,形成圆形、椭圆形的光滑的红色剥脱区,菌状乳头有时可清晰可见。单个或多个发生,很快可融合成片,边界微高起,似地图的边界。其形态、位置多变,剥脱区以离心方向逐渐扩大,其白色边缘也随之扩大或断离,使人感到病损在游走。病损可持续存在很长时间,或有短时间的愈合。舌的活动和味觉正常。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可能有烧灼感或刺激性痛。唇、颊、牙龈、口底等有类似病损称为地图样口炎。 治疗无特殊方法,尽可能查出病因,对症治疗。若有刺激性痛可用紫外线口内照射,服用复合维生素B及锌制剂可有一定的疗效。
2024-11-25 0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