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宝宝总是腹泻,可能是饮食不当、腹部着凉、肠道感染、乳糖不耐受、过敏等原因造成的。 1.饮食不当:宝宝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或食用过多生冷、油腻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腹泻。要调整饮食,规律进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腹部着凉:宝宝腹部保暖不足,受到寒冷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引起腹泻。注意腹部保暖,可适当热敷。 3.肠道感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肠道,引发炎症,出现腹泻。需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如使用利巴韦林、阿莫西林等药物。 4.乳糖不耐受:宝宝体内乳糖酶缺乏,无法完全消化乳糖,导致腹泻。可选择无乳糖配方奶粉。 5.过敏:宝宝对食物中的某些成分过敏,也会引起腹泻。要找到过敏原并避免接触。 宝宝总是腹泻,家长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体温等,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
2024-11-24 16:1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婴幼儿腹泻伴有脱水,酸中毒等病症,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以夏秋季发病占绝大多数,其原因主要是喂养不当而引起的,喂乳或其他食物过多,饮食成分不易消化,或饮食过少,都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发生便秘,腹泻,此外,胃肠道中的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等也可引起肠炎.单纯性喂养不当引起的腹泻,可选用下法治疗:1,取熟鸡蛋的蛋黄,捣碎后置于铁勺中,以文火焙至黄褐色,挤取蛋黄油服用,每日用1个蛋,分2次服;2,中药保和丸3克,捣碎加少量水,隔水炖开,去渣喝汤,每日3次;3,若有脱水者,可用500克新鲜胡萝卜,加1000毫升水,煮沸15分钟,每次喝汤50毫升左右,每日6次.因肠道感染而导致的感染性腹泻,常伴有发烧和较重的腹痛及水样大便,那就需要到医院做粪便化验,及时进行治疗.
2024-11-24 16:1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宝宝总是腹泻,也可以不做检查.拉肚子对宝宝来说是常见病,宝宝腹泻期间要暂停吃乳制品(如母乳,配方奶)和豆浆,等大便正常后再恢复,取而代之的是米汤(将大米煮烂而成)和煮鸡蛋,水果方面最好只吃苹果,同时给宝宝服用思密达(饭前吃)和妈咪爱(饭后吃),如果化验大便常规有炎症,再配合服用消炎药即可.思密达的正确服用方法是用50毫升(泡一包),用温开水泡,也可以喝半包25升温水.服药前后半小时不要喝水.另外在拉肚子期间不要吃高蛋白类食物,影响消化.牛奶也不要喝或者是比平时稀一点.可以让她喝红糖熬面稀饭,米汤之类的,祝宝宝早日康复.
2024-11-24 16:1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你好,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常见多发性消化道疾病.治疗本病宜分辩寒热,审查虚实,消导固涩,调理脾胃,析因论治,增强疗效.1:敷脐疗法处方:吴茱萸80克,苍术70克,肉桂,枯矾各30克,白胡椒20克.用法:药研细末,每取5~7克,加陈醋适量调成糊状,涂敷脐部,伤湿膏固定,日换1次,5次为1疗程.疗效:治单纯性腹泻,敷药1~2疗程,有效率达98.8%2:穴位贴药疗法处方,:苍术,吴茱萸各15克,丁香3克,胡椒1克用法:药研细末,加香油适量调和,贴敷神阙穴,纱布固定,日换1次,具体治疗请遵循临床医生指导.
2024-11-24 16:12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小儿腹泻常见的类别一般有以下五种:1.生理性腹泻:有的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黄绿色的稀便,大便次数也多,但精神很好,没有呕吐,食欲始终很好,随着年龄增长,在添加辅食后腹泻自然消失。有生理性腹泻的小儿,通常在摄取牛奶或鸡蛋等异体蛋白质后,甚至在受到日晒、风吹或衣服的磨擦后,易发生皮肤湿疹、体温升高等现象。2.饮食不当:由饮食不当导致的腹泻无季节性,是由于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低,喂养不当造成的。如食物中缺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食物易在肠道内发酵而造成腹泻。婴儿进食过多、过少、不定时喂养,或过早进食大量淀粉类和脂肪类的食品,以及突然更换食物种类,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有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大便呈稀糊状、蛋花汤样或水样,甚至带有粘液。3.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强;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婴儿吃奶多,又增加了消化道负担,这些均易诱发腹泻。这种腹泻有明显的气候因素,所以天凉时要注意孩子的保暖和衣服增减,尤其到户外活动要更加注意。天热时要及时给孩子补充足够的水,同时要有必要的降温措施。如果出现这种腹泻,只要在饮食上稍加调理即可痊愈。4.细菌性肠炎或痢疾:是由细菌侵入肠胃道引起的腹泻。轻的常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大便次数增加,混有脓血;重的可突发高热,面色苍白,抽搐,四肢发冷,脉搏摸不到,甚至昏迷不醒。因为发病很急,肠道的病变还未形成,病儿不但没有腹泻,有时还可便秘。此时的发热症状和脑膜炎、败血症很难区别。1岁以内的婴儿患菌痢症状往往不典型,表现无热或低热,每天排3~5次水样大便,易误诊为消化不良。5.病毒性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所致,大多发生在每年的8~11月,9月为发病高峰,又称“秋季腹泻”。常见于6~18个月龄的婴儿。秋季腹泻起病急,体温升高在38~40℃之间,同时有感冒症状,在发病当天就有腹泻。由于大便量多,常像水一样冲出来,因此患儿很快就出现眼眶凹陷、口唇干燥等脱水症状。患儿有严重口渴感和哭闹不安等现象。小儿腹泻的治疗一般没有什么特效药。治疗的重点就是给孩子补充液体,即水和电解质。补充液体的方法首选高效又价廉的口服补液盐,它服用起来很方便,价格也不贵,在普通药房都能买到。2岁以下孩子每腹泻一次,服口服补液盐50~100毫升,起到防治脱水的作用。也可用米汤加盐溶液代替。具体配方是:米汤500毫升,白糖10克,细盐1.75克(一啤酒瓶盖的一半),按每公斤体重20~40毫升,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如果孩子对口服补液不耐受,或腹泻程度加重,就应该带孩子去医院,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的紊乱。切不可乱用抗生素,以防不良后果。在腹泻的时候,多多少少都要伴有肠道菌群的紊乱。所以孩子可以服用一些肠道微生态制剂,还有一些黏膜保护剂。肠道微生态制剂的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常用的有:培菲康、金双歧、妈咪爱等。肠黏膜保护剂“思密达”可缩短腹泻病程,效果良好。另外可适当补充锌剂,如葡萄糖酸锌、硫酸锌等。中医推拿按摩及中药治疗小儿腹泻也有良好的疗效。要特别注意的是,小儿腹泻,尽可能不要用抗生素,因抗生素可使孩子肠道菌群失调,造成腹泻迁延不愈。如果孩子腹泻3天仍不见好转,或者出现腹泻次数和量的增加、不能正常饮食、频繁呕吐、发热、明显口渴、粪便带血等症状时,就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严重可危及患儿生命,或者导致病情迁延,造成患儿营养不良,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小儿腹泻的预防和护理:1.注意卫生清洁食品应新鲜、清洁,食具也必须注意消毒,保持饮用水洁净,孩子及其看护人都应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2.坚持母乳喂养尤其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以母乳喂养。因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3.注意饮食质量。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不宜过多或过早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初出生至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无论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适当稀释,以利于消化和吸收。4.防止受凉尤其是腹部受凉。孩子因消化系统发育还不成熟,特别是腹壁及肠道缺乏脂肪“保暖层”,因而容易受较凉空气的刺激而引起肠蠕动增加,导致便次增加和肠道水分吸收减少,大便稀溏,病毒也容易乘虚而入。5.应注意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只要孩子不出现频繁呕吐,应鼓励孩子多进食,以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为主,如奶类、米汤、粥。6.调节好饮食,轻者不必禁食,可适当减少哺乳的次数,缩短喂乳的时间,停吃牛奶、巧克力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饮用淡盐水、米汤、稀藕粉等。病症重的应禁食6~12小时,如禁食一定时间后症状缓解,可逐步恢复饮食。恢复饮食必须由少到多,由稀到浓,切不可操之过急
2024-11-25 0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