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小孩总流口水可能是生理发育、口腔疾病、神经系统问题、脾胃虚弱或长牙等原因导致,需要综合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 1.生理发育:小孩吞咽功能尚未完善,口水分泌增多时来不及吞咽,就会出现流口水。随着年龄增长,吞咽功能逐渐成熟,流口水现象会自然改善。 2.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牙龈炎等,炎症刺激会导致口水分泌增多。需要保持口腔清洁,针对病因治疗,如使用康复新液促进溃疡愈合,或用甲硝唑治疗牙龈炎。 3.神经系统问题: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面部肌肉和吞咽功能,导致流口水。这种情况需进行详细检查,如头颅磁共振等,明确诊断后进行相应治疗。 4.脾胃虚弱:中医认为脾胃虚弱可能引起小孩流口水。可通过饮食调理,多吃易消化食物,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儿健脾丸等药物。 5.长牙:长牙期间牙龈不适,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口水增多。家长可给孩子准备磨牙棒,缓解牙龈不适。 小孩总流口水的原因多样,如果流口水情况持续不改善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查明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4-11-24 13:1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宝宝的吸吮及吞咽能力仍未发展完全,所以当唾液分泌稍多或是宝宝高兴、嬉笑时,很可能就会因无法将分泌出来的口水全部吞咽下去,而导致口水很容易就流出来,有时甚至会弄得脸上都是,其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不用感到困扰。宝宝流口水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如果不小心,还是有可能影响宝宝健康的。由于宝宝的皮肤较薄,而口水中又含有一些具有腐蚀性的消化酵酸,所以当口水流到嘴角、脸庞、脖子甚至是胸部皮肤时,很容易让皮肤的角质层被腐蚀,或是因为潮湿而导致霉菌感染,产生发红或湿疹、发炎等症状。专家建议,家长应该经常帮宝宝擦拭不小心流出来的口水,让宝宝的脸部、颈部保持干爽,以避免湿疹的发生对宝贝流口水妈咪有妙招:口水如果经常流,除了看起来不雅观之外,也会导致皮肤因有口水浸渍而产生糜烂,有时可能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不得不谨慎。所以当下次宝宝有过量的口水往外流时,妈咪不要掉以轻心,要赶紧把口水止住才行。注意事项:一、平日在家时:1.注意口嘴周围皮肤的清洁及干燥,若有口水流出,应立即擦干净,以免发炎溃烂。2.如果宝宝的口水流出来,妈咪可用质感较柔软的手帕或毛巾帮宝宝擦拭,注意这些物品都必须是全棉的,且要勤洗、勤换。3.细心的妈咪也可在嘴唇附近涂抹保护药膏,可避免宝宝因潮湿而导致皮肤发炎。4.平时尽量避免用含香精的湿纸巾帮宝宝擦拭脸部,以免刺激肌肤,造成不适。
2024-11-24 13:1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小儿流口水,大多属正常生理现象。婴儿在4个月左右时,从吃母乳渐渐过渡到吃一些辅食,由于食物对神经、唾液腺的刺激会使口水分泌增多。至6至7个月时,婴儿乳牙萌出,刺激三叉神经也会增加口水分泌。加上小儿口腔容量小,不会吞咽、调节口腔内的口水,于是积储后会自然流出。随着月龄的增大及牙齿的逐渐萌出,流涎会自行中止,一般不需要治疗。唾液呈酸性,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口水外流,经常浸渍颊部、下颌乃至颈部皮肤,会使皮肤局部发红、肿胀甚至糜烂、脱皮。因此,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流口水,家长都应及时用柔软的手巾轻而快地擦去流下的口水,湿衣服也应及时更换,并常用温水清洗孩子的下颌及颈部,局部涂上润肤液,以保护皮肤。若你的宝宝正在出牙期,可买些磨牙饼磨牙棒给他吃,即可帮助长牙,又可收敛口水。
2024-11-24 13:1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小儿流口水,书面语称为流涎,大多属正常生理现象。唾液分泌的调节一是靠口腔内局部刺激;二是靠神经中枢的反射。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唾液腺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唾液很少。至3月时唾液分泌渐增,而个别婴儿分泌能力较强,会流口水。至6至7个月时,婴儿乳牙萌出,刺激三叉神经也会增加口水分泌,加上小儿口腔容量小,不会吞咽、调节口腔内的口水,于是积储后会自然流出。唾液分泌也受神经支配,幼儿也可因脑发育尚未完善,对唾液分泌的抑制能力及吞咽功能稍差,致使常流口水。1岁后随着脑发育的健全,流涎便较少发生。到小儿2-3岁时,吞咽功能及中枢神经进一步完善,就不流口水了。
2024-11-24 13:19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宝宝流口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孩子较小时流口水是正常现象,因为他们的咀嚼能力和面部肌肉收缩能力都比较弱,以致嘴巴总是合不上,才会出现流口水的情况。新生儿的口水仅能足够湿润口腔黏膜,宝宝3个月时,口水的分泌量才会明显增加。宝宝4~5个月大时,开始添加辅食。饮食中逐渐加入了含淀粉等的食物,唾液腺受到这些食物的刺激后,唾液分泌明显增加。再加上宝宝的口腔小而浅,吞咽反射功能还不健全,不会用吞咽动作来调节口水,所以只要口水多了,就会漫过“大堤”,流出口外。6~7个月的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齿。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从而刺激了牙龈上的神经,导致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此时,看到半岁多小宝宝流口水,往往提示宝宝要长牙了,年轻妈妈应该高兴才是呀。另外,不少宝宝喜欢将指头、橡皮奶头等放入嘴里吮吸,这样也刺激了唾液腺的分泌,使口水增多。由于每个宝宝的成长发育情况不同,发育较快的孩子一岁半时就会停止流口水,大部分孩子在两岁之前,也会因为肌肉运动功能的成熟,能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停止流口水。宝宝流口水利弊谈利1。当宝宝的牙齿要突破牙肉组织时,难免会造成组织的肿胀而有疼感,多一些唾液可以起润滑作用,减少牙齿周围容易发炎的状况。2。口水可保持口腔潮湿。3。口水可刺激宝宝的味蕾,也会促进吞咽动作的形成。4。可促进嘴唇和舌头的运动,有助于说话。5。可保持口腔和牙齿的清洁。还有抗菌作用,口水可在牙齿上形成一层无细胞成分的薄膜,有助于防范蛀牙的发生。弊1。影响外观、清洁麻烦。2。由于唾液偏酸性,且里面含有一些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在口腔内因有粘膜的保护,所以不致侵犯到深层。但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则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等小儿皮肤病。3。如果到了两岁以后还是如此,则不但影响外观,还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说话和社交能力。流口水多--反映口腔疾病的镜子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要去医院检查,看宝宝口腔内有无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如果孩子长大了还流口水,则有可能是神经或内分泌方面发育不好,或口腔内有炎症以及消化不良等,必须进行诊治。如果宝宝的嘴唇、口角或嘴巴周围出现水泡,表示宝宝的口腔内可能有溃疡,有可能患了口腔炎。如果宝宝的出现颌面部外伤、口腔粘膜受损、破溃、发炎或烂牙等病变,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多,也会流口水。有的还带有黄色或淡红色粘液,有臭味,这时应到口腔科诊治。
2024-11-24 18:34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小儿流涎症? 小儿流涎也就是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觉从口内流溢出的一种病症。一般来讲,1岁以内的婴幼儿因口腔容积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对牙龈的刺激,大多都会流口水。随着生长发育,大约在1岁左右流口水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如果到了2岁以后宝贝还在流口水,就可能是异常现象,如脑瘫、先天性痴呆等。另外,宝贝患口腔溃疡或脾胃虚弱,也会流涎不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