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乳腺炎是乳腺的炎症性疾病,常见于哺乳期女性,也可见于非哺乳期女性。治疗方法包括排空乳汁、使用抗生素、局部热敷、切开引流、中医治疗等。 1.排空乳汁:及时排出淤积的乳汁是关键。可通过增加哺乳次数、使用吸奶器等方式。 2.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需根据病情和药敏结果选择。 3.局部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敷在患处,能缓解疼痛和肿胀。 4.切开引流:当形成脓肿时,需进行切开引流,排出脓液。 5.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内服、外敷等,有助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总之,乳腺炎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注意保持乳房清洁,避免乳汁淤积,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2024-11-24 16:1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病情分析:乳腺炎的治疗是不容忽视的,治疗乳腺炎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针对治疗,疗效更佳。双离子乳腺速溶疗法是治疗乳腺疾病最好治疗方法。利用红外光和智能电脉冲离子导入技术、中西药物渗透技术将乳腺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有效结合。经过智能光电离子患处导入技术,实现靶向治疗,改善乳腺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结节肿块的消散和吸收,再将药物有效成份渗入,疏通乳腺经络,调剂内分泌系统,达到标本兼治。 另外,治疗乳腺炎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留意饮食结构,忌食或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在治疗期间应遵医嘱。
2024-11-24 16:1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你好;从目前看来,是慢性乳腺炎病症,与你的经色,量,质是否正常都有关。治疗上还是以中医较为理想,本证多有愤怒郁结,或多饰厚味,导致厥阴之气不行,空窍不通。阳明之血壅阻于内而成。治疗以舒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乳胀:因乳腺管不通使乳房过胀而呈硬结时,可先热敷, 中药以逍遥丸为主,舒肝理气丸,配以香芷开结散治疗,方是祖传秘方治疗急慢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等乳疾效果最佳,愈后不复发。以上可以补充问题,可以详细解答,回答如较满意,请配合采纳。谢谢
2024-11-24 16:1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建议您在医生的指导下吃药治疗。平时要注意乳房的清洁,尽量让宝宝多吸,出现乳块结节可用热毛巾敷或按摩,使其消失。保持乐观的情绪,不要生气,否则会加重乳腺疾病。
2024-11-24 16:18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为细菌(金黄色葡萄菌等)经乳头皲裂处或乳管口侵入乳腺组织所引起。本病以初产妇为多见,好发于产后第3-4周。发病前常有乳头皲裂,乳头隐畸形,乳房受挤压,乳汗淤积等诱因。本病初起乳房肿胀、疼痛,肿块压痛,表面红肿,发热;如继续发展,则症状加重,乳房搏动性疼痛。严重者伴有高烧,寒战,乳房肿痛明显,局部皮肤红肿,有硬结、压痛,患侧腑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炎症在数天内软化,形成乳房肿,有波动感,脓肿深的皮肤发红及波动感不明显。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有乳腺管阻塞,乳汁淤积;或因婴儿吸乳时损伤乳头所导致。本病的临床特点为发病急,可伴有发热、畏寒,病侧乳房红肿热痛,出现硬块,最后形成脓肿等传统中医外科膏药贴敷可治疗乳腺炎,乳腺囊肿,乳腺增生,乳房肿块,乳房肿痛,通过膏药外敷,通经活络,活血化淤,消肿止痛,软坚散结。迅速打通瘀阻的腺管,消除炎症、消肿止痛;排除乳腺中的淤积毒素,软化吸收肿块增生组织;有效活化腺体组织,促进细胞正常分化,乳腺疾病不再复发。对患者肝、胃、肾脏等功能无任何损伤,疗效迅速、作用持久、无毒副作用。
2024-11-25 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