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孩子性格内向可能受家庭环境、社交经历、个人特质、心理因素、教育方式等影响。 1.家庭环境:和谐、温暖、充满关爱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性格开朗。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2.社交经历: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如兴趣小组、社区活动等,增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提升社交能力。 3.个人特质: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性格特点,家长要尊重并理解孩子的内向特质,不要强行改变。 4.心理因素:若孩子存在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可能导致性格内向。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5.教育方式:避免过度批评和指责,采用鼓励和引导的教育方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总之,家长要有耐心和爱心,帮助孩子逐渐克服内向性格带来的困扰,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2024-11-24 13:3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面对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千万不要着急,更不要泄气,相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爱更多的耐心。其实。要培养一个合群、乐观、善于与人交往的孩子,必须从消除那些造成孩子内向的因素入手。比如,要善于用沟通的钥匙打开孩子的心门,要善于用优势智能强化孩子的信心,要善于营造轻轻愉快的家庭氛围……其实,性格并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性格都有其长处和短处。所以,如果你家里有性格内向的孩子,你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掌握教育内向孩子的方法。通过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他们的长处进一步发挥拓展,使他们的短处得到有效的弥补。用沟通的钥匙打开孩子的心门。孩子正处于个性品质初步形成期,家长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期,施加正确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开朗乐观、主动交往的性格。要培养一个合群、乐观、善于与人交往的孩子,必须从消除那些造成孩子内向的因素入手。
2024-11-24 13:3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武威 主治医师
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心理门诊
-
1.家长要给宝宝做好榜样,主动与他人打招呼示好,让宝宝学习,宝宝不愿意打招呼,妈妈要大声帮宝宝做自我介绍让宝宝观察。2、在家不要对宝宝溺爱,不能包办代替,会导致宝宝丧失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消弱宝宝自信心。3、要让宝宝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动给予表扬,增强宝宝自信心。4、增强宝宝语言能力培养,多给宝宝讲故事,看绘本,念儿歌,提高宝宝语言的表达能力及组织能力。5、宝宝抗拒与人交流的时候,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能过分勉强,让孩子对交往产生抵抗情绪。
2024-11-24 13:3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您好,孩子的性格与遗传、环境、成长经历有关系,是长时间形成的,需要慢慢改变。十几岁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无论是生理、心理的发育还是遇到的事情,都是对孩子的一种压力性事件,青春期的孩子是处在比较敏感的年纪,要注意尊重孩子,说话不要伤害他的自尊,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做一些简单、容易完成的小事,及时给予鼓励,多带他参加一些同龄人的活动,观察他的爱好,鼓励他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平时多与他谈心,不要给太多的压力,要让孩子慢慢的适应改变。
2024-11-24 13:39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北京学前教育网上有一篇关于“宝宝性格内向怎么办”的文章,不妨参考一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从表面上看这是孩子的问题,实质上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密切关系。要改善孩子内向的性格,关键还在于父母或成人的教养方式要适合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一、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这样可以让孩子进入一个儿童世界,让他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与同伴交往,在交往中会学到原来不懂的新知识,并享受到和同伴在一起的乐趣。 二、为孩子选择一两个性格开朗、身体健康、年龄比他略小一点的小伙伴一起玩耍,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且还可以相互帮助。 三、平时要放手让孩子自由玩耍。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整洁、卫生、安全等顾虑较多,因而总是限制孩子不准这样,不准那样,这样会束缚孩子的个性发展。应鼓励孩子去玩沙、玩泥巴,踩雨后的积水,爬石子堆、黄沙堆等,其实只需穿上合适的衣服,注意安全即可让他尽情地玩。这样无拘无束的自由玩耍,会使孩子的性格开朗起来。 四、和孩子一起感受快乐。例如给孩子讲讲笑话和幽默故事,互相开开玩笑,参加孩子们的游戏,带孩子出去玩等等。 五、耐心对待孩子,不要对他提出过高的要求。对于孩子的畏缩行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不敢大声说话等,家长也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作出太强烈的反应。 六、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使用如“小朋友欺负你没有?“老师今天批评你了吗?”等一类的语言,避免使孩子在心理上总处于弱者或被动的地位。 七、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活动,如下棋、弹琴、识字、计算、旅游等。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成人能积极引导,他们就会健康地成长。
2024-11-24 1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