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宝宝发热,家长先别慌,可从测量体温、观察症状、物理降温、合理用药、及时就医等方面处理。 1.测量体温:使用电子体温计或水银体温计准确测量宝宝腋窝温度,了解发热程度。 2.观察症状:注意宝宝有无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伴随症状。 3.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宝宝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 4.合理用药:体温超过 38.5℃,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 5.及时就医:若宝宝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或出现抽搐,应立即就医。 总之,宝宝发热时家长要冷静应对,采取正确措施,必要时及时送医,保障宝宝健康。
2024-11-24 14:1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2024-11-24 14:1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发烧38.5度以下,优选物理降温1.降低环境温度和多喝水:发烧一般有两个过程,前期打冷战,无汗,家长要给孩子多穿衣服和盖被。后期大量发热和大量出汗,这是要松开包被和衣服散热,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多喝凉开水,这样能很快把热量散出去,补充水分以免脱水。2.温水擦浴:常用32-36度的温水擦浴,一般每次擦5-10分钟,使皮肤血管扩张散热,达到降温的目的。3.冷敷:以冰袋或冷毛巾置于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通过传导散热。4.酒精擦浴:通常用25%-35%酒精浓度,选择两侧颈部.肘窝.腹股沟等部位为好,时间不超过20分钟。发烧38.5度以上,优选退热药1.扑热息痛:代表药为:泰诺.小儿百服宁滴剂但要注意剂量过大会引起肝脏损伤。2.布洛芬:代表药为:美林.托恩口服液这类药副作用较少,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的高热。
2024-11-24 14:1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目前属于夏季,孩子发病的主要原因与饮食不当或晚间腹部受寒受凉有关。治疗的原则是积极的退热,合理的饮食,及时的服用药物等退热的药物常用的有安瑞可,尼美舒利等属于家庭必备的,治疗肠炎的药物常用的有泻痢停,氟哌酸藿香正气软胶囊等属于常用的,患病以后的饮食,在8小时以内建议禁食,可以服用淡盐水,等,缓解后可以服用些豆浆,米汤等逐步增加饮食量,不要过快的增加。
2024-11-24 14:14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1、密切观察病情:主要内容为: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体温的测量分为口腔、肛门、腋下三种方式,腋下测量清洁卫生、方便安全,最适宜家庭应用。发烧病人的脉搏会加快,一般而言,体温每上升1℃,脉搏增加10次。新生儿时最快,婴儿每分钟100~120次,1~3岁幼儿每分钟100次左右。脉搏与体温不相称常提示某些疾病。如婴幼儿肺炎合并脓胸或中耳炎时,脉搏会达每分钟140~160次,与体温升高不相称。呼吸频率成人正常值为每分钟16~20次,儿童则相对较快。2、注意居室环境: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注意通风,防止烟尘。室温以20℃左右为宜。通风时注意不要让风直接吹着孩子。如果屋里干燥,应洒些水或使用加湿器。3、讲究饮食营养:发烧病人要多饮水,以增加小便的排泄和汗腺的分泌并补充高热消耗的水分。在发烧时,胃肠消化力会有所减退,应为孩子做一些合口的、富有营养而又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羹、新鲜水果、蔬菜、烂粥、面条、馄饨等。为了开胃,可给孩子做些爽口小菜。4、保持清洁:发烧病人出汗多,要勤换内衣。内衣要干净、柔软,以纯绵、丝为佳。要常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早晚洗脸、洗脚时要注意保温。三、对症治疗对症治疗指的是应用单纯的降温措施,在采用此治疗时要特别留心儿童的反应。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药物降温过快时,可能会因大汗而虚脱。所以,服用降温药要严格遵照医嘱行事,体温降到38℃以下时就可停药。1、物理降温:适用于体温达39℃以上者,是防止脑神经受损的重要手段。酒精浴:用30%~50%的酒精或家中的60度白酒加等量白开水后擦洗额头、手足、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温水擦浴:用毛巾浸温水为孩子擦洗全身。擦时要注意保温,如果发冷、脉搏与呼吸改变要立即停止。冰袋敷头:将家庭冰箱中的冰块用塑料袋包好,外包一毛巾,敷在额头或枕后。2、药物降温:通过扩张血管和出汗来蒸发散热。口服药:常用阿苯片等,由医生根据孩子年龄决定用量。阿苯片主药含量小,不含咖啡因,是较安全的小儿退热药。注射剂:常用的有安痛定注射液和柴胡注射液等。栓剂:是一种安全的给药剂型,特别是对有恶心、呕吐、胃肠不适的人更为适宜。也常用于不配合服药的小儿,治疗高烧不退。常用的有消炎痛栓和阿司匹林栓。小儿多用含量为0.1的阿司匹林栓。
2024-11-24 2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