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乳房有肿块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如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炎、乳腺癌、乳腺囊肿等。 1.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多表现为乳房的胀痛和肿块,月经前症状加重,月经后减轻。 2.乳腺纤维腺瘤:常见于青年女性,多为单发,肿块边界清晰,活动度好,生长缓慢。 3.乳腺炎: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引起,乳房红肿、疼痛,伴有肿块。 4.乳腺癌:恶性肿瘤,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可能伴有乳头溢液、皮肤改变等。 5.乳腺囊肿:多因乳腺导管阻塞、乳汁淤积形成,肿块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有囊性感。 乳房出现肿块应引起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乳腺超声、钼靶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4-11-24 16:1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病情分析:估计乳腺纤维瘤,乳腺纤维腺瘤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乳房肿块,而且多数情况下,乳房肿块是本病的唯一症状。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多为患者无意间摸到或查体检查出来,一般不伴有疼痛感,亦不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少部分病例乳腺纤维腺瘤同时伴有乳腺增生,此时则可有经前乳房胀痛不适等症状。对于小于3cm的乳腺纤维瘤建议采用内服外用的方法来治疗(可内服平消片+外用中药乳腺安康),以免延误治疗,对于大于3CM的纤维瘤建议采用手术切除+术后用中药来防止复发的方式来治疗。如有需要也可以咨询我。
2024-11-24 16:1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病情分析:乳房肿块通常是指由于乳房组织的构成不同而使内部长有肿块的一种疾病。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乳房疾患,众多的良性疾病也通过乳房肿块的形式表现,所以乳房肿块的鉴别最重要的是区分良性和恶性。除了乳腺癌为恶性外,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积乳囊肿、乳腺脂肪坏死等产生的肿块都属良性,可以通过穴位和反射区按摩进行治疗。现出新肿块有以下原因:囊肿;乳头伤口受到细菌感染;纤维囊性乳腺病;患了不会扩散的良性肿瘤。激素异常;患了恶性肿瘤。
2024-11-24 16:1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病情分析你好!从报告上分析是乳腺增生的情况,而且根据你的描述是症状相对严重一点的增生。是由于处在在性功能旺盛期、雌激素大量分泌,导致的的腺体异常增生。指导意见>首先你不要有太大的思想负担,从你的描述的词句上分析你是担心会有不好的发展,不良的心理因素过度紧张刺激忧虑悲伤,造成神经衰弱,会加重内分泌失调,促使增生症的加重,建议你应用些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成药(如逍遥丸、乳癖消、乳增宁等),如有条件可找中医辨证施治效果会更好些,除积极药物治疗外,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一下几点:(1)定期检查,适当多运动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认为不良的情绪可致肝气淤结、两肋胀痛,乳房和肝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乳腺疾病的发生可雌激素密切相关,所以饮食应该避免含有雌激素的食品不吃用雌激素喂养的鸡、牛肉,否则会加重病情。 (3)改变饮食,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及过多进补食品,要多吃蔬菜和水果类,多吃粗粮。黑黄豆最好,多吃核桃,黑芝麻、黑木耳、蘑菇等,高蛋白低脂肪:应多食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如奶制品、鱼类、豆类、鸡蛋等,高蛋白可以多补充体氨基酸,增加患者的营养和抵抗力,低脂饮食是为了避免脂肪摄入过多,堆积在乳房,加重乳房的负担,加重病情,要少吃油腻食品、如过多的肥肉、猪油等。 (4)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宜清淡,多食含维生素丰富的食品:患病者应该多补充维生素,新鲜的水果蔬菜里面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青菜、芹菜、苹果、猕猴桃、椰子等 。(5)多吃粗粮杂粮,如粗米、玉米、全麦片、少吃精米、精面.常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种籽类食物,如葵花子、芝麻、南瓜子、西瓜子、花生、核桃、杏干、杏仁、葡萄干等。 (6)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避免人流,保持性生活和谐可调节内分泌失调,保持大便通畅会减轻乳腺胀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提问人的追问我想知道囊性增生是否可以痊愈,如果吃药有效的话,会有什么表现?,
2024-11-24 18:14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发生于乳房部的各种疾病的总称。男女均可发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见于女性,是中医外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乳房的经络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记载。汉《中藏经》即载有乳癖病名。此后,历代文献均有所记载,如晋《肘后备急方》、《刘涓子鬼遗方》载有“乳痈”、“乳发”,隋《诸病源候论》载有“乳石痈”、“乳疽”、“乳漏”,宋《妇人大全良方》载有“乳岩”,明《外科理例》载有“乳衄”等,且对各种乳房疾病的病因、证候、治法多有论述。《妇科玉尺》说:“妇人之疾,关系最钜者,则莫如乳。”可见前人对乳房疾病十分重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