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仲良 副主任医师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肾脏内科二区
-
肾积水不是多囊肾。肾积水多由尿路梗阻引起,如结石、肿瘤等;多囊肾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二者病因、症状、治疗均不同。若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请赶快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2018-07-04 20:15
1.肾积水:是尿液排出受阻,积聚在肾盂肾盏内。常见原因有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狭窄、前列腺增生等。症状包括腰部胀痛、恶心呕吐等。检查方法有超声、CT等。治疗多针对病因,如碎石、手术解除梗阻等。
2.多囊肾: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肾脏出现多个囊肿。早期可无症状,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压、预防感染、延缓肾功能恶化。常用药物有依那普利、缬沙坦等。
3.区别:肾积水为后天梗阻导致,症状与梗阻程度有关;多囊肾是先天遗传,病情逐渐进展。
4.诊断:肾积水通过影像学检查可明确梗阻部位;多囊肾可通过家族史、基因检测等诊断。
5.预后:及时治疗的肾积水多数预后良好;多囊肾最终可能发展至肾衰竭。
总之,肾积水和多囊肾是不同的疾病,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务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接受规范治疗。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胎儿双肾体积大,回声增强,肾窦回声消失,提示婴儿型多囊肾可能。婴儿型多囊肾:婴儿型多囊肾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病变,称遗传性致死性囊肿病。病理改变:双侧性肾脏增大,保持肾的外型轮廓,切面可见弥漫分布1~2mm大小囊性结构。镜下:肾实质被大量囊性结构代替,囊内壁衬立方细胞,缺乏明显增生的结缔组织,同时伴有肝脏组织纤维化。以下声像图改变提示婴儿型多囊肾诊断:
2016-05-17 01:59
1.双肾明显肿大;
2.胎儿膀胱缺如;
3.羊水过少。超声所见:胎儿双顶径9.35cm,双肾实质回声增强,肾窦强回声消失。羊水最大深度5.23cm,胎盘前壁。超声提示:
1.单胎,晚孕,存活。
2.胎儿双肾回声增强。建议复查!超声分析:肾回声增强常见原因:
1:婴儿型多囊肾2:**型多囊肾早期3:染色体异常胎儿肾脏表现这个胎儿在以后的复查中,要注意观察:胎儿膀胱、羊水、肾的大小、回声等。
请搂主检查孕妇夫妻双方的肾脏如果胎儿膀胱不变小、羊水量无明显减少,肾无明显增大,那么胎儿单纯肾回声稍增强,问题不会太大。单纯肾回声稍增强,不像病理性改变。前几天俺也碰到一列这样的,双肾回声增强明显,高于同水平肝脾回声,双肾实质内可见5-6mm大小的无回声暗区。但是双肾大小在正常范围内。我发的是:双肾声像改变,考虑:多囊肾可能。建议复查或彩超检查(俺这没彩超,郁闷)可到我现在心理都不怎么踏实(俺没随访,以后一定要勤快点),盼望LZ早点发随访结果。公布随访结果:孩子生后复查双肾未见异常.我看了看书,胎儿双肾回声增强原因可能是宫内感染有关,我问过产妇,她说经常有外阴搔痒.胎儿胎头双顶径9.4CM,双侧肾脏大小形态正常,皮质回声弥漫性增强,髓质回声显示清晰,无明显增大,从几个切面上看羊水量也正常,所以我觉得首先要排除**型多囊肾的可能,检查胎儿父母是否患有此病。我看还是像病理性的,不过在这个妊娠期检出不知还有没有临床意义了?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您好,结合您描述的B超检查结果并不能诊断为多囊肾医学上多囊肾的影像表现为:B超显示双肾有为数众多之暗区,CT显示双肾增大,外形呈分叶状,有多数充满液体的薄壁囊肿。也就是说要有囊肿的基本征象,而您上述的结果是实质回声,与多囊肾不符。建议可行CT进一步明确诊断。
2016-05-17 02:0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根据您的情况来看,还不能够确定是多囊肾的您好,建议您最好是能够做进一步的检查,然后再对症的治疗,早期的治疗,是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的!祝你早日康复!
2016-05-17 02:12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大部分患者都选择了引产,虽然你听到这个消息肯定很难过,不过你如果下次怀孕还是有再次怀上多囊肾宝宝的风险,。这是染色体异常,与某些位点的异常有关,你和孩子爸爸去化验一下吧。
2016-05-17 02:20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多囊肾? 多囊肾又名Potter(Ⅰ)综合征、囊胞肾、双侧肾发育不全综合征、多囊病。我国1941年朱宪彝首先报道,本病临床并不少见。多囊肾有两种类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婴儿型)多囊肾,发病于婴儿期,临床较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成年型)多囊肾,常于青中年时期被发现,也可在任何年龄发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