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血小板低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影响伤口愈合、引发贫血、增加感染风险、影响器官功能等。 1. 出血倾向: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数量降低易导致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 2. 影响伤口愈合:血小板参与伤口处的凝血和修复,其减少会使伤口愈合缓慢,容易发生感染。 3. 引发贫血:频繁或大量出血可导致失血性贫血,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4. 增加感染风险:由于出血和身体的免疫调节紊乱,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 5. 影响器官功能:例如颅内出血可能损伤脑组织,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总之,血小板低对健康危害较大。一旦发现血小板减少,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进行治疗。常见的治疗药物有泼尼松、丙种球蛋白、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定期复查。
2024-10-21 13:3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血小板低于正常值,不知道低多少,是一直都低还是这一次低。如果不是低很多的话,问题不大。1血小板主要是在止血上起作用,那么血小板减少就会引起出血。2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病人表现为身上皮肤有出血点,紫癜,瘀斑,牙龈出血,鼻腔出血。3血小板的主要症状是流血止不住,常见的是皮下出血!也就是紫癜。医生询问:
2024-10-21 13:3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您好!血小板减少一般临床常见如下三种情况:①血小板生成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病,以及应用某些化疗药物后,此时常伴有贫血和白细胞减少;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其中多数原因不明,部分继发于自身免疫病及应用某些药物后;③血小板分布异常,常见于脾肿大等。治疗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才会收到好的疗效。
2024-10-21 13:3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血小板低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影响伤口愈合、引发贫血、增加感染风险、影响器官功能等。 1. 出血倾向: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数量降低易导致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 2. 影响伤口愈合:血小板参与伤口处的凝血和修复,其减少会使伤口愈合缓慢,容易发生感染。 3. 引发贫血:频繁或大量出血可导致失血性贫血,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4. 增加感染风险:由于出血和身体的免疫调节紊乱,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 5. 影响器官功能:例如颅内出血可能损伤脑组织,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总之,血小板低对健康危害较大。一旦发现血小板减少,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进行治疗。常见的治疗药物有泼尼松、丙种球蛋白、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定期复查。
2024-10-22 00:54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14万~40万/μl.才叫血小板过低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表133-1).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然而血小板减少症不会像继发于凝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参见第131节)那样表现出组织内出血(如深部内脏血肿或关节积血).必须彻底弄清病人的服药史,以排除对敏感病人增加血小板破坏的药物.约5%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可发生血小板减少(见下文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为保持动静脉输注导管通畅,即使应用极少量肝素冲洗,也可发病.其他药物较少诱发血小板减少症,例如奎尼丁,奎宁,磺胺制剂,口服抗糖尿病药,金盐以及利福平.病史中还有很重要的内容,病史中可能引出提示免疫性基础疾病的症状(例如关节疼痛,雷诺氏现象,不明热);提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见下文TTP-HUS)的体征与症状;10天之内输过血提示可能是输血后紫癜,大量饮酒提示酒精所致血小板减少症.5%孕妇分娩期可发生轻度血小板减少症.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HIV)的患者常伴血小板减少症,可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见ITP)相鉴别;由此可以得出其他HIV感染症状的危险因素和病史.体检对诊断亦很重要:(1)通常继发于感染性或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血小板减少症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TTP)时有发热,而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以及与药物有关的紫癜则不发热.(2)由于血小板的破坏增加(例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药物有关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人的脾脏扪诊不增大;而继发于脾脏对血小板阻留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脾脏大多可以扪及,继发于淋巴瘤或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人也是如此.(3)其他慢性肝病的体征对诊断也有意义,如蜘蛛痣,黄疸和肝掌.(4)妊娠末期常引起血小板减少症.
2024-10-22 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