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少鸿 副主任医师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通外科
-
阑尾肿瘤较为少见,多在阑尾手术病理检查时发现。阑尾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发现后应及时就医,明确肿瘤性质,采取相应治疗。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
2018-07-11 12:23
1.肿瘤分类:良性阑尾肿瘤如阑尾黏液囊肿等,恶性有阑尾类癌、阑尾腺癌等。
2.诊断方法:通过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明确诊断。
3.良性肿瘤治疗:手术切除,一般预后良好。
4.恶性肿瘤治疗:通常行阑尾切除加部分盲肠切除,并清扫淋巴结,术后可能需辅助化疗。
5.药物治疗:常用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顺铂等,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6.随访复查:治疗后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总之,阑尾肿瘤需引起重视,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
-
网友 匿名追问:2019-08-14 20:46
恶性阑尾肿瘤,能治好吗?大概多长时间能恢复
-
张三军医生对该追问进行回答:2019-08-14 21:06
-
张三军 医师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0 0 -
恶性的阑尾肿瘤少见,一般不会出现的,如果很小的可能性出现,可以及时手术配合化学疗法治疗。具体康复时间因病情而定的。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αFP或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mg/L).如果要想确定是否换有肝癌,还必须配合做以下检查:
2016-05-22 14:53
1.肝功能检查:肝癌患者应作肝功能检查,多数正常,伴有肝硬化时可出现肝功能损伤,部份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高,肝癌造成肝功能损害仅见于晚期病人.
2.甲胎蛋白(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目前常用酶标法,酶标电泳法,放射免疫法检测.一般认为:定性法阳性或定量>400毫微克/毫升,>200毫微克/毫升,持续8周,而谷丙转氨酶(SGPT)正常,并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确立.特别应用在早期亚临床肝癌的诊断并及时手术可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对肝癌手术,化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疗等疗效及预后判断,动态测定血清甲胎蛋白有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3.血清铁蛋白(SF):是原发性肝癌的第二血清学标志物.
4:血清测定
(1)碱性磷酸酶(AKP)
(2)r一谷氨酰转肽酶(r–GT)
(3)同工酶 还有很多如:超声波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 孕妇甲胎蛋白阳性是异常吗 甲胎蛋白是一种蛋白质,是胎儿时期产生的蛋白,分为许多种,诊断肝癌的是甲类,所以称为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但血清甲胎蛋白阳性未必都是肝癌.什么情况甲胎蛋白会出现阳性呢? 甲胎蛋白由新生的幼稚肝细胞分泌,胎儿的肝细胞没有发育(分化)完全,分泌的甲胎蛋白量很大,所以孕妇的甲胎蛋白会阳性.肝癌是尚未分化的肝细胞,当然能大量分泌甲胎蛋白. 孕妇在分娩1年后体内的甲胎蛋白就会恢复正常,正常值为每升血内甲胎蛋白含量不超过20微克,如果甲胎蛋白升高到每升血400微克以上,那么患肝癌的机率就很大了,这时还要进行超声波检查,因为有30%~40%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不会升高,所以需要进行综合检查. 双胎孕期甲胎蛋白值比单胎高一些,所测350ng/ml在正常范围,高于正常值三倍以上才有临床意义.单胎妊娠有参考值:孕21周均值82.3,3倍值246.9,双胎应大于493以上才有意义.目前用测甲胎蛋白值来筛查神经管畸形,孕21周以后一般不做这项检查.可用B超监测神经管畸形的.不知我的回答能否符合你的要求,谢谢您的提问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甲胎蛋白简称AFP,这是在胚胎时期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特殊糖蛋白,这种糖蛋白可以促进胎肝组织迅速增殖,正因为这种原因,使得胎血中含量高,然而等胎儿出生大约两周后甲胎蛋白就会从血液中消失。这种甲胎蛋白在成人血中含量特别少。一般情况下甲胎蛋白的正常值小于20ug/L或25ug/L时为正常值,当然不同的检测方法甲胎蛋白的正常值会有相对的上下浮动,例如放射免疫电泳法甲胎蛋白的正常值:≤25μg/L;放射免疫分析法甲胎蛋白的正常值:≤20μg/L;酶联免疫法法甲胎蛋白的正常值:≤25μg/L。目前对于甲胎蛋白检测最常用的定量试验为放射免疫法(甲胎蛋白的正常值为0~25ug/L)。在肝病检查中,甲胎蛋白主要是对肝癌的诊断,如果甲胎蛋白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就有明显升高,肝细胞癌中甲胎蛋白阳性率为70%~90%,就可以通过甲胎蛋白的诊断来判断是否患有早期肝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怀孕的女性的甲胎蛋白偏高,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这是因为甲胎蛋白在胚胎期出现,不过在胎儿出生以后,甲胎蛋白的水平就会在孕妇的血液中逐渐下降至正常的水平。专家提醒,如果排除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后,人体的甲胎蛋白的值偏高时,一定要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去进行检查。因为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肝功能受损所引起的。
2016-05-22 14:5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缩写AFP.正常情况下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是很少的.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并且也出现在生殖细胞肿瘤中,对这类疾病的诊断也有提示意义.正常值范围是:放射免疫电泳:≤25μg/L 放射免疫分析:≤20μg/L 酶联免疫法:≤25μg/L.AFP的临床意义:1诊断原发性肝癌.检测AFP的含量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较目前较常用的诊断肝癌的B型超声波,同位素扫描和血液生化测定等方法敏感.2先天性疾病的诊断:先天性肾病及脊柱裂.3诊断畸胎瘤,睾丸和卵巢肿瘤.所以结合自己的生化指标,到医院进行仔细的咨询,以免耽误病情.
2016-05-22 15:06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英文缩写AFP。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检测甲胎蛋白的方法有好几种,放射免疫法测得的甲胎蛋白大于500微克/升、且持续4周者,或甲胎蛋白在200~500微克/升、持续8周者,在排除其它引起甲胎蛋白增高的因素如急、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胚胎瘤、消化道癌症后,需再结合定位检查,如B超、CT、磁共振(MRI)和肝血管造影等即可作出诊断。
2016-05-22 15:13
-
追问是开放提问,不一定是原来医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