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越波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
盆腔炎的治愈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身体抵抗力、治疗方法是否得当、是否遵医嘱用药及有无并发症等。病情较轻且积极治疗,可能在两周内好转;若病情复杂,时间会延长。建议尽早就医,避免延误。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
2018-12-19 11:04
1.病情程度:轻度盆腔炎症状较轻微,治疗相对容易,恢复较快;重度盆腔炎症状明显,可能需较长时间治疗。
2.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如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结合物理治疗(如热敷),效果较好。
3.身体抵抗力:抵抗力强的患者恢复快,抵抗力弱则可能影响康复进程。
4.遵医嘱情况:按时用药、定期复查,有助于缩短病程。
5.并发症:若合并其他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炎,会延长治愈时间。
总之,盆腔炎的治愈时间因人而异。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个人卫生,增强抵抗力,以促进康复。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妇女容易患盆腔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2016-05-23 12:39
1,解剖上的特点.子宫下方经阴道与外界相通,易受入侵感染.一旦发生感染,病原体可沿输卵管粘膜至卵巢达盆腔,盆腔静脉丛相互吻合,淋巴丰富,感染易于蔓延.
2,分娩与流产使妇女体质虚弱,如遇手术操作或胎盆滞留等并发症,病原体易入侵宫腔更易导致感染.宫内放置节育器以及各种宫腔手术操作也可增加感染的机会.
3,月经期子宫内膜的剥脱也是细菌良好的滋生环境,如不注意经期卫生也可引起炎症.如果是下腹两侧有点不舒服,说明盆腔炎还没有好.盆腔炎单一疗法效果较差,采用综合治疗为宜.
1.一般治疗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2.物理疗法温热能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微波,激光,离子透入等.
3.应用抗炎药物的,一般需要进行宫颈分泌物的病源学检查,以便有利于用药.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盆腔炎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炎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盆腔炎.若发生盆腔炎也往往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按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从你目前的情况看,建议你到医院复查B超,以了解现在的病情.如果症状基本消失,可不必服用药物治疗,可采取物理疗法,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可加入各种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蜡疗等.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2016-05-23 12:4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你好,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炎症,而小腹疼痛,就是盆腔炎患者最显著且常见的一种症状。女性在患有盆腔炎后会出现小腹痛的情况,解决盆腔炎导致的小腹疼痛,彻底治疗盆腔炎是主要的。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时,在消除炎症的同时,还要提高机体免疫力。中成药推荐:妇科千金片(胶囊)既有抗炎的作用,又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一般来讲,服用3—4疗程,病情较轻者2—3疗程,14天1疗程。要积极治疗卵巢功能失调,避免雌激素的继续刺激等。
2016-05-23 12:53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雪亮 医师
威县妇幼保健院
二级甲等
妇产科
-
慢性盆腔炎单一疗法效果较差,采用综合治疗为宜.
2016-05-23 13:00
1.一般治疗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2.物理疗法温热能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微波,激光,离子透入等.
3.应用抗炎药物的,一般需要进行宫颈分泌物的病源学检查,以便有利于用药.
4.手术治疗有肿块如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应行手术治疗;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若没有并发胆红素脑病,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也就是和正常孩子一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一般发生于生后2-7天,早产儿尤易发生。首先出现嗜睡,喂养困难,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消失,肌张力减低。很快发展为双眼凝视、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前囟隆起、呕吐、尖叫、惊厥,常有发热。死亡率极高。即使幸存,也常出现手足徐动症、听力下降(高频失听)、智能落后、眼球运动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等后遗症。
2016-05-23 1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