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骨盆测量是评估骨盆大小和形态的重要手段,包括外测量和内测量,外测量常用工具为骨盆测量尺,内测量则需借助专业器械。具体有骨盆外测量的髂棘间径、髂嵴间径、骶耻外径、出口横径、出口后矢状径,以及骨盆内测量的对角径、坐骨棘间径、坐骨切迹宽度等。 1.髂棘间径: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约 23 - 26cm。 2.髂嵴间径:测量两侧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约 25 - 28cm。 3.骶耻外径:从第 5 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 18 - 20cm。 4.出口横径: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约 8.5 - 9.5cm。 5.出口后矢状径: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正常值约 8 - 9cm。 6.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约 12.5 - 13cm。 7.坐骨棘间径: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 10cm。 8.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其宽度能间接反映骨盆出口前后径的大小。 骨盆测量对于评估分娩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应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和评估。
2024-10-21 13:4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你好,从这个产检结果来看,胎儿头较大了,最好是不要顺产为好你的情况胎儿头发育较大了,建议剖腹产,术后需多注意休养为好,对身体没有多大影响的,不用担心
2024-10-21 13:4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如何进行骨盆测量 临床上,通常首先进行骨盆外测量,即髂前上棘间径正常值为23—26厘米,髂嵴间径正常值为25—28厘米,能耻外径大于18.5厘米,大转子问径正常值为28—31厘米,坐骨结节间径正常值为8.5—10厘米,耻骨弓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如骨盆外测量各径线或某径线异常,应在临产时行骨盆内测量,并根据胎儿大小,胎位,产力选择正常的分娩方式. 如骨盆外测量各径线或某径线异常,应在临产时行骨盆内测量,并根据胎儿大小,胎位,产力选择正常的分娩方式.骨盘测量的指标 骨盆的大小,是以各骨之间的距离--即骨盆径线大小来表示. 在何时进行骨盘测量 临床上各个医院不太一样. 有的医院在初诊时就测量骨盆,大多数的医院在妊娠28-34周之间测量骨盆,也有的医院在妊娠37-38周时,还要做一次鉴定(其中包括外阴消毒后的骨盆内测量或是经肛门测量骨盆),必要时进行X线骨盆测量,以判断胎儿是否能经阴道分娩.
2024-10-21 12:3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立宗
太原显微手外科医院
一级
显微外科
-
骨盆测量是评估骨盆大小和形态的重要手段,包括外测量和内测量,外测量常用工具为骨盆测量尺,内测量则需借助专业器械。具体有骨盆外测量的髂棘间径、髂嵴间径、骶耻外径、出口横径、出口后矢状径,以及骨盆内测量的对角径、坐骨棘间径、坐骨切迹宽度等。 1.髂棘间径: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约 23 - 26cm。 2.髂嵴间径:测量两侧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约 25 - 28cm。 3.骶耻外径:从第 5 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 18 - 20cm。 4.出口横径: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约 8.5 - 9.5cm。 5.出口后矢状径: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正常值约 8 - 9cm。 6.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约 12.5 - 13cm。 7.坐骨棘间径: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 10cm。 8.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其宽度能间接反映骨盆出口前后径的大小。 骨盆测量对于评估分娩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应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和评估。
2024-10-22 0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