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典秋 副主任医师
临沭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皮肤科
-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在子宫内很常见。最常见的症状是肝脾肿大、黄疸、瘀斑、小脑,其次是脉络膜视网膜炎和出血,可在不同时间自发消失,但神经后遗症明显,不易消失。目前主要是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药物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障碍、细菌感染等副作用。定期检查肝功能是必要的。
2018-12-20 15:4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您好,因为巨细胞病毒抗体G(+)所以有可能是巨细胞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巨细胞病毒主要侵犯上皮细胞.由于感染该病毒后可出现巨大细胞,故名巨细胞病毒.它可通过性接触传染,在人体内引起多种疾病,并可能与致癌有关,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病原体巨细胞病毒属疱疹病毒群,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样结构,是一种大DNA病毒,直径为80-110纳米,病毒壳体为20面对称体,含有162个壳粒.周围有单层或双层的类脂蛋白套膜.它有1个血清型,可分3个以上亚型.它只能在活细胞中生长,一般用人的纤维母细胞培养.它在体外生长缓慢,复制周期为36-48小时.被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到细胞和核变大,有包涵体形成.核内包涵体周围与核膜间有一轮“晕”,因而称为“猫头鹰眼细胞”,这种细胞具有形态学诊断意义. 传染源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他们可长期或间歇地自唾液,精液,尿液,乳液和子宫颈分泌物中排出病毒.如果与有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异性性交,而恰好此人此时处于排毒期,则可能被感染.如果孕妇在性生活时染上病毒,则可引起胎儿感染和围产期感染.据统计,由原发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孕妇所造成的新生儿的感染率可高达23%,而围产期感染比宫内感染的百分率更高.有人报道约13%的母亲的初乳和乳汁中有病毒排出.此外,输血也常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感染的发生率与输血的数量呈正比,尤其是当血清阳性的供血者给血清阴性的受血者输血时,其感染的危险性最高.此外,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肾移植者中,有90%在尿中可查到病毒,或抗体明显增高.艾滋病患者比正常人更易遭受病毒感染,或使原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复活. 临床表现因感染途径不同而异.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者有20%在出生时无任何症状,但也有出生后不久出现昏睡,呼吸困难和惊厥等,并于数天或数周内死亡.其他症状有意识运动障碍,智力迟钝,肝脾肿大,耳聋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围产期感染的婴儿绝大多数没有症状,只有少数在出生后3个月发生间歇性发热,肺炎和单核细胞增多症.成人的巨细胞病毒单核细胞增多症比儿童多见,主要表现为发热和疲乏.在发热1-2周后,血液中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多,且有异形性变化,脾肿大和淋巴结炎等.因输血所致的巨细胞病毒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生于输血后3-4周,症状与一般的巨细胞单核细胞增多症相同,偶尔可发生间质性肺炎,肝炎,脑膜炎,心肌炎,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症等.肾移植患者在术后2个月内几乎都会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50%-60%无症状,40%-50%的病人表现为自限性非特异性综合征.艾滋病患者几乎都有巨细胞毒感染,有广泛的内脏损害.诊断仅靠临床表现尚不能确诊,而需依靠各种实验室手段,如病毒分离,电镜检查,抗体测定,免疫荧光或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如病毒分离,电镜检查,抗体测定,免疫荧光或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瑞特—姬姆萨染色或帕氏染色(检查胞浆或核内有无包涵体)等. 治疗对巨细胞病毒感染尚无特效疗法.许多抗病毒药物如阿糖胞苷等对巨细胞病毒感染无效.无环鸟苷在试管内对病毒有效,但在人体内无效.白细胞干扰素能延迟病毒的分泌,但未见临床症状的改善.
2016-05-24 22:4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巨细胞病毒可引起多种不同的感染综合征,在新生儿可引起先天性CMV综合征,在免疫缺损病人,CMV可引起严重的疾病综合征. 临床表现
2016-05-24 22:55
(1)婴幼儿患者的母亲于妊娠期有可疑CMV感染史(如:有肝炎,肺炎,异常淋巴细胞增多等),先天性畸形,新生儿黄疸消退延迟,肝脾肿大,重度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增多伴异常淋巴细胞增多,有颅内钙化,脑部症状原因不明者.
(2)年长儿童及成人单核细胞增多而嗜异凝集试验阴性者,AIDS病人或器官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而血清嗜异凝集试验阴性,发生间质性肺炎或原因不明的肝炎时,均应考虑本病. 诊断检查
1,病毒分离 此法最可靠,特异性最还,尿标本中病毒量高,且排病毒持续时间可戳达数月至数年,但排病毒为间歇性,多次尿培养分离可提高阳性率,此外,脑脊液,唾液等也可行病毒分离.
2,CMV标志物检测 在于各种组织或脱落细胞中可检测出典型的包涵体,病毒抗原,颗粒或基因等CMV标志物,其中特异性高,敏感的方法是采用DNA杂交试验检测患儿样本中的CMV,或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特异CMV基因片段检出未来病毒去新鲜晨尿或脑脊液沉渣图片,在光镜下找典型病变细胞或核内包涵体,此法特异性高,但阳性率低,有时须多次采样才获阳性结果.
3,血清CMV-IgG,IgM,IgA抗体 IgM,IgA抗体不能通过胎盘,因此,脐血或新生儿生后2周内血清中检出IgM,IgA抗体是先天感染的标志.但其水平低,故阳性率也低.IgG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的IgG在生后逐渐下降,6-8周降至最低点,若血清IgG滴度升高持续6个月以上,提示宫内感染. 治疗方案 更昔洛韦(丙氧鸟苷)有一定疗效,剂量为每日5-6mg/k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疗效6周,副作用主要有白细胞核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和脉络膜视网膜炎等.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1,先天性感染(宫内感染)①新生儿出生2周内有病毒排出.②母为原发干时,
30%—
40%胎儿被感染,但仅5%—10%新生儿出生时出现多器官,多系统受损症状,其中20%—30%于新生儿期死亡主要死于DIC,肝功能衰竭或继发严重细菌感染,其余大部分有后遗症.
90%出生时无症状者中,
10%—
15%以后将出现后遗症.③母为再发感染时,仅1%的胎儿被感染.且新生儿出生时无症状.④常见的临床症状有早产,宫内发育迟缓,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皮肤淤斑,血小板减少,贫血,脉络膜视网膜炎,脑钙化,腹股沟疝等,极低出生体重儿CMV肺炎可引起慢性肺部疾病.⑤常见的后遗症有智力低下,运动障碍,癫痫,牙釉质钙化不全,尤为突出的是感觉神经性耳聋,多在1岁左右出现,常为双侧名形成,并呈进行性加重.
2,围生期感染(获得性,新生儿出生时经产道吸入含CMV的分泌物或出生后不久接触母亲含有CMV的唾液,尿液,摄入带病毒的母乳,输血引起的感染称围生期感染.)婴儿在生后3—12周排病毒多数无症状,新生儿期主要表现为肝炎和简直性肺炎,足月儿常呈自限性经过,预计后一般良好.早产儿还可表现为单核细胞增多症,血液系统损害,心肌炎等,死亡率高达20%,输血传播可引起致命后果.治疗方案更昔洛韦(丙氧鸟苷)有一定疗效,剂量为每日5-6mg/k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疗效6周,副作用主要有白细胞核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和脉络膜视网膜炎等.要去医院做详细检查,听从医生建议.以上仅供参考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症状体征
2016-05-24 23:09
1,先天性感染(宫内感染) ①新生儿出生2周内有病毒排出. ②母为原发干时,
30%—
40%胎儿被感染,但仅5%—10%新生儿出生时出现多器官,多系统受损症状,其中20%—30%于新生儿期死亡主要死于DIC,肝功能衰竭或继发严重细菌感染,其余大部分有后遗症.
90%出生时无症状者中,
10%—
15%以后将出现后遗症. ③母为再发感染时,仅1%的胎儿被感染.且新生儿出生时无症状. ④常见的临床症状有早产,宫内发育迟缓,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皮肤淤斑,血小板减少,贫血,脉络膜视网膜炎,脑钙化,腹股沟疝等,极低出生体重儿CMV肺炎可引起慢性肺部疾病. ⑤常见的后遗症有智力低下,运动障碍,癫痫,牙釉质钙化不全,尤为突出的是感觉神经性耳聋,多在1岁左右出现,常为双侧名形成,并呈进行性加重.
2,围生期感染 婴儿在生后3—12周排病毒多数无症状,新生儿期主要表现为肝炎和简直性肺炎,足月儿常呈自限性经过,预计后一般良好.早产儿还可表现为单核细胞增多症,血液系统损害,心肌炎等,死亡率高达20%,输血传播可引起致命后果.治疗方案 更昔洛韦(丙氧鸟苷)有一定疗效,剂量为每日5-6mg/k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疗效6周,副作用主要有白细胞核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和脉络膜视网膜炎等.祝宝宝健康!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cylomegalovirus,CMV)属于疱疹病毒科(Herpesvifidae),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也称人疱疹病毒5型(human herpesvins5,HHV5),属β疱疹病毒亚科。和所有的疱疹病毒一样,人一经感染,除了少数出现临床症状外,太多呈隐性感染。HCMV可长期潜伏体内,一旦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病毒即可激活致病。HCMV对宿主或组织培养具有高度种属特异性,其特征性病变为受染而细胞体积明显变大、核内和胞浆内出现包涵体,因而曾经又称为“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e inclusion disease.CID)。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