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不间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
2024-10-20 20:1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成年人尿床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睡眠因素、药物因素等。 1.生理因素:部分成年人膀胱容量较小,或者逼尿肌功能不稳定,导致无法有效控制排尿。 2.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压力大的状态,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 3.疾病因素:患有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尿崩症、神经系统疾病等,都可能引发尿床。 4.睡眠因素:深度睡眠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睡眠中大脑对排尿反射的感知和控制能力下降。 5.药物因素: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影响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尿床。 成年人尿床需要引起重视,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改善尿床的情况。
2024-10-20 20:1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这种情况建议最好去医院检查儿童3岁后尿床是病,医学称为遗尿症.导致儿童尿床的原因有三:1,脾胃虚弱,功能紊乱,导致膀胱气化功能失调,多表现为偏食,厌食,爱感冒;2,中枢神经发育不完善,尿感信号无法及时传递到大脑,多表现为睡眠过深,难以叫醒,好动,注意力不集中;3,膀胱括约肌功能发育不完善,排尿功能力差,多表现为尿量少,白天伴有尿频,尿急等症.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2024-10-20 20:1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一般说来,宝宝在1岁或1岁半时,就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3岁后夜间不再遗尿。但是如果3岁以上还在尿床,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就不正常了。尿床在医学上称为“夜遗症”、“夜遗尿”。尿床也是病?听起来挺新鲜的,其实一点儿都不稀奇。
2024-10-20 20:19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3岁以后偶尔有尿床的现象也是正常的,医学上称为生理性遗尿,多数孩子5岁以后夜间一般不再尿床.如果5岁以后孩子晚上睡觉时还尿床,且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医学上称为“夜间遗尿症”.就建议首先检查是否有隐性脊柱裂的可能,另外注意白天不要过于劳累,否则夜晚如果睡得太深有尿液的时候不容易觉醒也会尿床的,当然还要注意避免夜间睡前喝过多的水分.减少夜间尿量,并且建议买一个定时的闹钟定时小便.
2024-10-20 20:19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引起遗尿症的原因较多,同一患者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原因。一、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发育迟缓,具体表现为:(1)逼尿肌不稳定或低顺应性膀胱,膀胱功能性容量减小,患者常有白天或睡前的尿频、尿急甚至出现急迫性尿失禁。(2)膀胱的充盈和收缩感知功能不全,膀胱充盈和收缩未能使患者觉醒。(3)尿道关闭功能不全,即不稳定性尿道。(4)脑垂体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导致夜间尿量增多。二、睡眠因素:早期普遍认为遗尿是由于睡眠过深,觉醒阈值过高所致。其实遗尿与睡眠的深度没有关系,遗尿也不发生在深睡眠时。大量的夜间持续脑电图研究表明:(1)觉醒功能障碍是遗尿的重要原因。膀胱充盈和收缩感知功能不全以及过度疲劳致使睡眠过深等都可导致觉醒障碍。(2)入睡后排尿控制功能不全更为显著,表明排尿控制功能发育迟缓在遗尿的发生原因中占有重要地位。(3)遗尿患者的睡眠周期处于紊乱状态,晚上经常被叫醒的患者则更加明显。三、精神、心理及行为异常:遗尿可导致患者精神、心理和行为异常,而这些异常又将成为患者尤其是部分年长儿童及成年人持久难治性遗尿的原因。害怕遗尿,寄希望于多次排尿来防止遗尿是这类患者的共同心理。受这一心理影响,患者在睡眠中仍不忘自我提醒排尿,额叶逼尿中枢因之呈高度兴奋状态,使膀胱敏感性和收缩性增高,较少的膀胱容量即可产生尿意,若大脑产生排尿条件许可的梦景,逼尿肌将得到朦胧的排尿意识强化,同时尿道括约肌松驰而发生遗尿,反过来引起膀胱功能性容量减小。另外ADH的分泌和心理变化均受大脑视丘下部控制,故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四、其他:包茎、包皮过长、尿道下裂、尿道狭窄等泌尿系统疾病;长期的便秘或腹泻、肛裂、肠激惹综合症等胃肠道的疾病;垂体性或肾性尿崩症;糖尿病;食物等的过敏反应;蛲虫症等肠道寄生虫病;心、肝、肾、肺等躯体疾病都可成为遗尿的原因,以上原因约占遗尿病人的10%。中医理论也认为此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是脏腑功能或某些脏腑功能失控最终导致肾虚膀胱失约所致,大抵有虚实二端:虚,主要是肾气虚弱、下元虚冷和脾肺二虚,膀胱失约;实,主要为肝经湿热,热迫膀胱,约束失利。继发性遗尿症与原发性遗尿症在成因上有所区别:(1)与排尿控制有关的各部结构和功能发育程度和时间顺序不平衡,以至于一定时期所获得的无遗尿状态被打破。(2)小孩对在发育过程中所获得的排尿和控制技能不牢固,易于退化产生遗尿。(3)某些疾病使已不显著的排尿控制机能不全成为显著的功能不全。如尿路感染使膀胱的敏感性增高,某些食物过敏、过度疲劳、强烈的精神刺激、紧张、恐惧等造成睡眠的改变。(4)其他全身性疾病:心、肺、肝、肾慢性疾病使夜间尿量增多;导致多尿的尿崩症、糖尿病及镰状细胞贫血等。
2024-10-20 2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