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打嗝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可能由饮食过快、过饱、精神紧张、胃部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可以通过深呼吸、喝水弯腰法、穴位按压等方法缓解,严重时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就医。 1.饮食因素:进食过快、过饱或饮用过多碳酸饮料,导致胃内气体过多,引起打嗝。应调整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 2.精神因素: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可能导致膈肌痉挛,引起打嗝。可通过放松心情,如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 3.胃部疾病: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可能影响胃的正常功能,导致打嗝。需要治疗原发疾病,如使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枸橼酸铋钾等药物。 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肿瘤、脑血管意外等可能影响控制膈肌的神经,引发打嗝。这种情况较为严重,需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 5.其他因素: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环境温度变化等也可能导致打嗝。要注意观察,必要时调整用药或采取保暖措施。 总之,打嗝如果持续时间短且不频繁,一般无需过于担心。但如果频繁或持续时间较长,影响正常生活,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4-10-20 19:2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打嗝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打嗝是因为横隔膜痉挛收缩而引起的.其实横隔膜不是分隔胸腔和腹腔的一块膜,而是一大块肌肉.它每次平稳地收缩,我们的肺部便吸入一口气;由于它是由脑部呼吸中枢控制,横隔膜的肌肉会有规律地活动,我们的呼吸是可以完全自主运作的,我们也不需要时常记着怎样呼吸.打嗝时,横隔肌不由自主的收缩,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我们并不清楚横膈肌为甚么会失控地自行收缩.虽然大部分打嗝现象都是短暂性的,但也有些人持续地打嗝.1:治神经性打嗝:韭菜子18克.用法:研成细末,分2次用温开水吞服,疗效:服药两天就可痊愈.2:治顽固性打嗝:银朱,枯矾各2.5克,用法:药研细末,饭前用黄酒1次冲服.疗效:用药1次即奏奇效.
2024-10-20 19:2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打嗝家庭紧急处理:(1)尽量屏气,有时可止住打嗝.(2)让打嗝者饮少量水,尤其要在打嗝的同时咽下.(3)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及不良刺激.(4)吃饭不说话.当你进食时,最好安静地吃,这样就不会引起打嗝.但对于已出现打嗝的人,可以尽量地憋气,且在你觉得下一个打嗝来临时,把食物吞下.如此作2~3次,然后,深呼吸一下,接着重复前述动作.(5)按压少商穴.在打嗝发作时,用拇指按压少商穴(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使酸痛感持续半分钟,打嗝即可停止.(6)喷嚏止打嗝.如果想办法打个喷嚏,就可以止嗝,可以用鼻子闻一下胡椒粉即可打喷嚏.如打嗝难以止往,倘无特殊不适,也可听其自然,一般过会儿就会停止.如果长时间连续打嗝,要请医生诊治.
2024-10-20 19:2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打嗝不要紧,探探宝宝小脚心,宝宝哭一下就好了。主要是吃进去冷空气了。宝宝小,特别容易打嗝。看得心疼,等大一点就好了。我家宝就老打嗝,试过喂奶,可是过一会儿就又打了。老探脚心又舍不得,后来就抱着他安慰他。等过了几个月再打嗝的时候,我也习惯了,宝宝也习惯了,不觉得是个事儿了。
2024-10-20 19:22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打嗝常常是由于饮食过饱后引起的.引起打嗝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胃,食管功能或器质性改变.也有外界物质,生化,物理刺激引起.比如:进入胃内的空气过多而自口腔溢出,精神神经因素(如迷走神经兴奋,幽门痉挛),饮食习惯不良(如进食,饮水过急),吞咽动作过多(如口涎过多或过少时)等,而胃肠神经官能症,胃肠道慢性疾病引起胃蠕动减弱所致时则发病率频繁且治疗时不易改善.发生打嗝时不要心焦气燥,若因过饱过急饮食造成者,数分钟内可自动缓解,因慢性病导致者在解痉,加强胃动力治疗后也无大碍.不过不要在打嗝时服冷饮,也不要做剧烈运动. 打嗝家庭紧急处理: (1)尽量屏气,有时可止住打嗝. (2)让打嗝者饮少量水,尤其要在打嗝的同时咽下. (3)如打嗝难以止往,倘无特殊不适,也可听其自然,一般过会儿就会停止.如果长时间连续打嗝,要请医生诊治.中老年人或生病者突然打嗝连续不断,可能提示有疾患或病情恶化,需引起注意.1.干吃一匙糖2.弯身喝水3.憋气或吐气4.吃饭时不说话可避免打嗝5.憋气喝水6.用力拉舌头7.以棉花棒刺激上颚硬部和软部的交接处8.咀嚼并吞咽干面包9.双手抱膝压胸10.憋气
2024-10-21 0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