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胸口闷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生理性因素、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理因素等。 1.生理性因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处于密闭空间等,可能导致短暂的胸口闷,一般休息后可缓解。 2.心脏疾病:冠心病、心肌炎等会影响心肌供血,引发胸闷。例如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心肌缺血缺氧所致。 3.呼吸系统疾病:肺炎、胸膜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影响肺部气体交换,导致胸闷。以肺炎为例,炎症导致肺泡渗出,影响氧气进入血液。 4.消化系统疾病: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等,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和胸部,引起胸闷。反流性食管炎多因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 5.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可能产生躯体症状,包括胸口闷。此类患者常伴有情绪不稳定、睡眠障碍等。 胸口闷可能是轻微的生理反应,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信号。如果胸闷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心慌等,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心内科、呼吸内科等科室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4-10-20 19:5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若无其事,重者则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它可能是身体器官的功能性表现,也可能是人体发生疾病的最早症状之一。不同年龄的人胸闷,其病因不一样,治疗不一样,后果也不一样。一、功能性胸闷(即无器质性病变的胸闷):在门窗密闭、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逗留较长时间,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与别人发生口角、争执,或处于气压偏低的气候中,往往会产生胸闷、疲劳的感觉。经过短时间的休息、开窗通风或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思想放松、调节情绪,很快就能恢复正常。像这一类的胸闷可以说是功能性的胸闷,不必紧张、也不必治疗。二、病理性胸闷(即有器质性病变的胸闷):胸闷不仅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由于身体内某些器官发生疾病而引起的,即病理性的胸闷。如:1.呼吸道受阻:气管支气管内长肿瘤、气管狭窄,气管受外压(甲状腺肿大、纵隔内长肿瘤);2.肺部疾病: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肺不张、肺梗塞、气胸;3.心脏疾病:某些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脏肿瘤;4.膈肌病变:膈肌膨升症、膈肌麻痹症;5.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等。病理性胸闷可以突然发生,也可以缓慢发生。突然发生的多数是由于急性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急性哮喘、急性气管内异物心脏病急性发作、急性肺梗塞等。缓慢性的胸闷则是随着病程的延长,症状逐渐加重。儿童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纵隔肿瘤;青年人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自发性气胸、纵隔肿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老年人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肺气肿、冠心病等。
2024-10-20 19:5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胸闷是主观上感觉呼吸困难的一种症状。胸闷常见以下情况:1、心源性——劳累后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见于心脏病患者出现肺淤血、心功能不全。胸闷也可以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时,心绞痛的一种表现。2、肺源性——见于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肺纤维化等。3、神经功能性——常见于心血管功能紊乱。患者自觉胸闷、气短,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不畅,常有叹息样呼吸,长出气后自感舒适;有时还常伴有心悸、心前区刺痛,以及乏力、头晕、焦虑等神经症状。该病大多为青年女性,它的特点是症状繁多易变,酷似冠心病、心绞痛,但心电图、心脏B超、等各种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发现。本病发生的机制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引起心血管系统一系列功能症状与表现。有胸闷症状时,可做胸部X线、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如检查未发现异常者,就不必担心,多为神经功能性症状,经过调整,多能恢复。治疗:1放松精神、消除顾虑,保持良好情绪,从而增强大脑细胞的活力,改善神经功能。2体质锻炼:坚持长期锻炼,能增强体质、改善心血管功能,使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增强,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2024-10-20 19: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