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多发生于婴幼儿。根治鹅口疮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注意口腔卫生、调整饮食、使用药物、增强免疫力、避免交叉感染等。 1. 注意口腔卫生:每次喂奶后给患儿喂几口温开水,以清洁口腔。每日用消毒纱布或棉签蘸温开水为患儿清洁口腔。 2. 调整饮食:母乳喂养的母亲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人工喂养的患儿要注意奶具的清洁和消毒。 3. 使用药物:局部涂抹制霉菌素混悬液,也可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严重者可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 4. 增强免疫力: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增强免疫力。 5. 避免交叉感染:患儿的衣物、被褥要经常清洗晾晒,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 总之,根治鹅口疮需要家长和患儿共同努力,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用药,注意日常护理,才能有效控制病情,促进康复。
2024-10-20 19:4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鹅口疮又名“白口糊”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鹅口疮主要发生于长期腹泻,营养不良,长期或反复使用广谱抗生素的婴幼儿.也可经消毒不严被污染的食具如奶瓶,奶头感染而得病.鹅口疮表现为口腔粘膜附着一片片白色乳凝状物,可见于颊粘膜,舌面及上腭等处,有时可蔓延至咽部,不易擦掉,强行揩去,容易出血.如病变累及食道,气管,支气管,肺泡时,会出现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咳嗽,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鹅口疮的局部处理基本与口腔炎相似,外涂制霉菌素或冰硼散.也可服清热解毒中草药.
2024-10-20 19:4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鹅口疮,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瓣膜的疾病.表现:可有口腔黏膜覆盖白色凝块样小片状物,周围无炎症反应,强行剥离后局部粘膜潮红,不疼,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无全身症状.治疗:一般不需口服抗真菌药物,口用2%碳酸氢钠溶液于每次喂奶前后清洁口腔,或局部涂制霉菌素,每日2—3次,亦可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抑制真菌生长.预防应注意卫生,加强营养,适当增加维生素B2和C.祝您的宝宝早日康复!
2024-10-20 19:4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鹅口疮(thrush)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moniliasis),鹅口、雪口、鹅口疳、鹅口白疮。是由真菌传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涂抹药物 宝宝出现鹅口疮时,新妈妈可用2%苏打水清洗乳宝宝患处,再用制霉菌素甘油涂口;每日需坚持3~5次,一般轻症乳宝宝涂药2~3次就可以治愈。 清洗乳房 鹅口疮主要通过霉菌传播,新妈妈在喂奶前应用温开水洗乳头,保持乳头卫生。如为人工喂养,要注意奶瓶,奶嘴的消毒。 口腔清洁 注意宝宝口腔卫生,喂奶后,新妈妈可以给宝宝喂些温开水以清洁宝宝口腔,使霉菌不易生长和繁殖。但不要用棉芊或纱布用力去擦宝宝稚嫩的口腔粘膜。 喂奶时间控制 宝宝患鹅口疮时,新妈妈要控制自己的喂奶时间,每次喂食时间都不要超过20分钟,同时避免使用安抚奶嘴。 急救处理 婴幼儿时期,有的小儿口腔中出现白色膜状或点状物,这是一种口腔粘膜霉菌病,鹅口疮左颊部假膜俗称鹅口疮。鹅口疮多累及全部口腔的唇、舌、牙跟及口腔粘膜,年龄愈小愈容易发病。
2024-10-20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