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蔡中琼 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三级
妇产科
-
女性月经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提前或推迟一周通常属正常。若超过一周,需引起重视。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意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莫自行开处方。
2018-08-08 13:32
1.妊娠可能:生育期女性,月经推迟首先要考虑是否怀孕,可通过早孕试纸检测。
2.精神因素:如压力过大、焦虑、紧张等,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月经。
3.饮食影响:过度节食、营养不均衡,可能影响激素分泌,造成月经推迟。
4.疾病原因: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也会影响月经。
5.药物作用:某些药物如避孕药,可能导致月经周期改变。
若月经推迟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对症处理。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你好,月经前后1周同房一般是不会怀孕的,因为是在安全期内,安全期是对于月经周期规律(按28计算)的女性来说,排卵日都应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如周期缩短这个14天也相应缩短,但安全期并非绝对安全,只能说概率小,因为有很多月经周期不太规律的女性的排卵也是不规律的,所以说安全期不是绝对安全,现在你可以等到同房后10天左右去医院做血HCG检查是否怀孕,这个方法是很准确的,或等同房后十四天用早早孕试纸检测是否怀孕.排除怀孕的可能,一般月经提前或推迟3-5天是正常的.受环境改变,情绪波动,学习工作紧张等因素的影响都可造成月经延期,一些器质性病变也会造成月经延期.建议放松心情,严密观察,如果一周后月经还没有来,建议到正规医院做性激素六项检查来确定,性激素六项的临床意义是通过测定性激素水平来了解女性内分泌功能和诊断与内分泌失调相关的疾病.常用的性激素六项即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激素(PRL),基本满足了临床医生对内分泌失调与否的筛查和对生理功能的一般性了解,应该是在月经来临的第三天的医院空腹抽血检查的,月经长时间不来的情况下则什么时间都可以检查,参考值不同.
2016-05-27 10:5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注意观察月经,如果是该来月经的时候没有来,超过7-10天没有来就要考虑怀孕.建议做早试纸检查.而不是以同房时间计算的,临床上一般是从末次月经开始计算.检查如果是2根红线表示阳性,表示怀孕的可能.但是同房后7天后也可以到医院做血hcg检查.如果检查阴性或不明显,还需要7天以后再次复查早孕实验啊.晨尿检查最好.最普遍的怀孕征兆是停经.假如平时月经很准,有性生活又未采取避孕措施,那么当月经逾期10天时应怀疑妊娠.假如平时月经不准,那么还需查看其他征兆育龄妇女,平时月经规则,一旦停经即应考虑是否怀孕.停经后出现头晕,乏力,嗜睡,畏寒,食欲不振,不同程度的恶心,偏食,爱吃酸食或厌恶油腻和特殊气味等症状,有的人胃口,嗜好会发生变化,一会儿想吃这个,一会儿又想吃那个,平时爱吃的东西突然不想吃了,以前不爱吃的东西反倒想吃,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呕吐,还可能伴有乳房胀痛,乳头和乳晕发黑和有刺痛,以及尿频等自觉症状,一般即是怀孕了.为了确诊,停经6周左右应到医院去检查.在医院确定怀孕的方法非常简单而方便,主要通过妇科检查,尿妊娠试验和B超检查.祝健康!
2016-05-27 10:5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考虑是月经不调,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有:1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有缺陷,2,器质性病变和药物等: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以及发育异常,营养不良,颅内疾患,其它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糖尿病,等以及肝脏疾病,血液疾病等.3,一些药物,如内分泌制剂或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均可以引起月经不调.建议到医院专科进行相关检查,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2016-05-27 11:04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首先考虑是怀孕啊.超过10天或以上还不来月经,建议您可以用早孕纸测试或者查血HCG确诊是否是怀孕.另外注意劳累,休息不好或环境改变和妇科炎症,某些药物,内分泌紊乱都是可能导致月经的推后.月经推迟一周或每个月有规律的推迟都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排除怀孕的情况,还是建议你去做个内分泌检查明确病因.另外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多食用瘦肉,谷类,深绿叶蔬菜及含钙丰富的食物,不宜过食生冷.保持心情舒畅.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016-05-27 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