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荨麻疹的症状多样,主要包括皮肤风团、瘙痒、血管性水肿、发热、胃肠道症状等。 1.皮肤风团:大小和形态不一,颜色淡红或苍白,周围常有红晕。 2.瘙痒:往往较为剧烈,影响正常生活和休息。 3.血管性水肿:多发生在眼睑、口唇、外生殖器等部位,肿胀明显。 4.发热: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发热,体温升高。 5.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6.呼吸道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 总之,荨麻疹的症状因人而异,轻重程度也有所不同。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物等。同时,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搔抓皮肤。
2024-10-20 20:2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关于寻麻疹的症状的问题,引起荨麻疹的因素很多,病因复杂,但是有3/4的患者找不到病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一般来说,和体内的变态反应有关,就是通常所说的过敏. 1.动物蛋白性食物,如鱼,虾,蟹,肉类,蛋等,这些异体蛋白容易引发过敏; 2.某些植物性食物,如草莓,番茄,蘑菇或大蒜,茴香等调味品,还有加入到食物中的色素,调味剂,防腐剂也可以成为过敏原; 3.药物,很多药物都可以引起过敏,引发荨麻疹,一类是可以形成抗原的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痢特灵等,另一类是可以导致组胺释放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维生素B1等; 4.吸入物,如花粉,柳絮,羽毛,灰尘,还有一些挥发性化学品;动物及植物因素,如被各种昆虫(蜜蜂,黄蜂等)叮螫,毒毛刺入皮肤等; 5.物理及化学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及机械性刺激,或化学物质进入体内.指导意见: 对于病因明确的荨麻疹,应该避免接触病因,对于病因不明的,应尽量减少促发因素,在发病期间不吃海鲜,牛羊肉等蛋白类食物,戒烟酒,浓茶,咖啡等辛辣,刺激食物,慎用可能致敏的药物.对于寻常荨麻疹可配合抗组胺药如扑尔敏,皮质类固醇激素(要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等,对于过敏原检测阳性者可行脱敏疗法.综上述就是有关寻麻疹的症状介绍,希望可以给您做一个参考,祝健康,家庭幸福!
2024-10-20 20:2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荨麻疹这种病的皮疹表现与人接触植物荨麻所发生的皮损雷同,故称此皮肤病为荨麻疹。祖国医学将本病叫做“瘾疹”或“风疹”;民间百姓称呼“风疹块”。该病特征是全身泛发风团,皮疹来去迅速,消退不留痕迹,自觉痒甚。荨麻疹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有时口腔、咽喉及胃肠粘膜也可受累。本病在皮疹出现之前,往往局部先有剧痒、随后则发生风团。此种皮疹特点;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色泽为红色、淡红色或常色;骤起骤没,此起彼伏,皮疹通常不起过24小时则可消退;愈后不遗留任何痕迹,相邻损害可融合成较大风团。偶尔可见水疱或血疱的损害。自觉奇痒难耐,常因剧烈搔抓,在病变外留下血痂和抓痕。有些患者可伴发热、食欲不好,疲乏等全身症状。有部分病人做皮肤划痕试验可呈阳性反应。本病经适当治疗可获痊愈,但不少患者易复发。荨麻疹病程不逾一个月称为急性荨麻疹;病期持续30天以上可谓之慢性荨麻疹。治疗;尽量除去可疑病因。除用抗组胺药外,可使用6-氨基已酸、维生素K、维生素E、维生素B12、组胺球蛋白、转移因子、抗生素等1~2种药品,有望获效。有时还可采取抗组胺H1拮抗剂,如赛庚啶或扑尔敏与H2拮抗剂,象甲氰咪胍联合应用往往可提高疗效。
2024-10-20 20:2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好像有点像,我出过荨麻疹,如果用药不放心,可以用艾蒿煮水给他洗澡或擦身体,我试过,效果挺好的
2024-10-20 20:25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寻麻疹:寻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粘膜的小血管扩张,血浆渗出形成的局部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寻麻疹的病因复杂,尤其是慢性寻麻疹不易找到病因,除和各种致敏原有关外,与个人的敏感性素质及遗传等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常见的诱因有:(一)食物以鱼,虾,蟹,蛋,牛奶,肉类等动物性蛋白质最常见,尤其是在一次大量进食蛋白质饮食和酗酒后,发生的蛋白胨性寻麻疹,其次某些植物也可致敏.(二)药物如青霉素,痢特灵,血清,疫苗等可由变态反应引起,另一些药物如吗啡,阿托品,阿司匹林等为组胺释放剂,可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寻麻疹.(三)吸入物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灰尘,某些气体及真菌孢子等.(四)感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感染,这些感染可能通过传染物的抗原作用或改变了机体的应激状态,引起I型或III型变态反应.(五)昆虫叮咬如虱,跳蚤叮咬皮肤及黄蜂,蜜蜂,毛虫的毒刺刺入皮肤,引起变态反应.(六)物理及化学因素如冷,热,日光和机械性刺激,摩擦压迫和某些化学物质的刺激,引起变态反应或非变态反应性寻麻疹.(七)内分泌和代谢障碍及胃肠功能失调均可诱发本病,尤其是慢性寻麻疹.(八)内脏疾病如红斑性狼疮,淋巴瘤及某些肿瘤,风湿热等可为寻麻疹的病因.(九)遗传因素如家族性寒冷性寻麻疹,遗传性家族性寻麻疹综合症和遗传因素有关.(十)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感情冲动可引起乙酰胆碱释放,增强血管通透性而发生寻麻疹.临床表现常突然发病,先感皮肤瘙痒,很快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散在性分布亦可融合成片,风团可局限也可泛发全身,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消退不留痕迹,但新风团又陆续出现,此起彼落,消化道受累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喉头及支气管受累可发生喉头水肿,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症状在数日至2~3周内消退者称为急性寻麻疹;若反复发作,病程达1~2月,大多找不出原因,顽固性难治者称为慢性寻麻疹.除以上两型外,还有几种特殊型寻麻疹:(一)皮肤划痕症又称人工寻麻疹,手抓或钝器划其皮肤后,该处出现暂时性红色条状隆起.(二)血管性水肿又称巨大性寻麻疹.发生在眼睑,口唇,包皮,外阴等组织松弛部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肿胀,边缘不清,持续1~2日自行消退,常反复发作.治宜:养血疏风.可选:秦九丸与二至丸或龟苓膏同服.常用西药1.内服药物①扑尔敏,苯海拉明;异丙嗪等,可单用或交替服用,每次1—2片,每日3次.②息斯敏:每次1片,每日1次.③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每次2片,每日3次.④强的松:每次1—2片,每日3次.病情严重时用,或在医师指导下用.病情缓解后须逐渐停药.2.外用药物1%薄荷配剂,炉甘石洗剂等涂搽患部.
2024-10-21 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