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个人卫生、环境清洁、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患者、及时接种疫苗等。 1.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清洁双手。 2.环境清洁:定期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包括玩具、家具、衣物等。 3.增强免疫力: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 4.避免接触患者: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密切接触。 5.及时接种疫苗:EV71 型手足口病疫苗能有效预防由 EV71 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 总之,预防手足口病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2024-10-21 18:0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手足口病预防1.散居儿童的预防控制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2)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5)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6)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2.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2)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3)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4)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5)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6)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7)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2024-10-21 18:0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一次得病后,虽然孩子能对引起此次感染的肠道病毒产生一定的抵抗力,但是多种肠道病毒都可以引起这种疾病.所以,得过一次手足口病的孩子,以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勤洗手是最好的预防方法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的,病毒可以潜伏在病人或病毒携带者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接触病人的口腔或鼻腔分泌物,破溃的疱疹,粪便以及被污染的衣物,玩具等物品都可能引起传染.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做好清洁卫生工作,特别是勤洗手,可以明显减少这种疾病的传播.由于成人常常是病毒的携带者,因此除了督促孩子勤洗手外,成人自己也要注意勤洗手.在幼儿园和托儿所等托幼机构中发生的手足口病极其容易造成整个园所的流行.患病第一周的病人传染性最强,因此当孩子染上这种疾病后最好能在家隔离一个星期,一方面是能让孩子多休息以促进尽快恢复,另一方面也能减少疾病的传播.如果孩子所在的幼儿园里或班里出现手足口病,有条件的话,那几天最好先别送去幼儿园了.如果需要送的话,可以提醒老师多开窗通风,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2024-10-21 18:0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你好,经过正规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不用担心.你好,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祝早日恢复健康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孩子身上的皮疹主要是保持干净,清洁,不要让皮肤受到二度感染,这是最主要的.
2024-10-21 18:02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2024-10-22 07: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