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贾建军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
女性分娩后有可能患压力性尿失禁。这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妊娠分娩、年龄增长、先天结构、慢性疾病及肥胖等。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若感身体不适,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切勿随意服药。
2016-05-14 19:46
1.妊娠分娩影响:孕期胎儿重力对盆底组织造成慢性损伤,分娩时腹部压力大,易使尿道周围肌肉与筋膜松弛。
2.年龄增长变化:老年女性雌激素分泌减退,尿道黏膜萎缩,尿道内括约肌功能下降。
3.先天盆底结构:盆底结构先天松弛,增加患病风险。
4.慢性疾病因素:慢性咳嗽、慢性便秘会导致腹压增加,引发尿失禁。
5.肥胖的作用:肥胖会加大盆底负担,易诱发压力性尿失禁。
女性分娩后应关注自身身体变化,若出现尿失禁症状,不必过于紧张,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 尿失禁是排尿障碍性疾患的常见症状,本质上是膀胱储尿功能障碍的表现。尿失禁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某些疾患累及膀胱、尿道功能的结果。尿失禁的定又是指腹压增高时(如咳嗽、大笑、提重物、体位改变等)引起的不自主漏尿现象,其过程中无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属尿道原因引起的尿失禁。国际排尿控制研究协会推荐的定又为:尿失禁系一种可以得到证实的、不自主的经尿道漏尿现象,并由此给患者带来社会活动不便及个人卫生方面的麻烦。这一定义强调了漏尿的客观性,并将非尿道的漏尿(尿道阴道瘘、膀胱阴道瘘等)排除在外。其发病率在中老年妇女中颇高。国内外文献报道在15%~45%之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