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黄疸是一种常见症状,通常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引起黄疸的原因较多,如胆红素生成过多、肝细胞功能障碍、胆汁排泄受阻、溶血性疾病、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等。 1.胆红素生成过多:常见于红细胞破坏过多,如地中海贫血、蚕豆病等。 2.肝细胞功能障碍:例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影响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 3.胆汁排泄受阻:如胆结石、胆管炎、胆道肿瘤等阻塞胆管,胆汁无法正常排出。 4.溶血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等,红细胞大量破坏。 5.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如 Gilbert 综合征,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 总之,黄疸的原因多样,一旦出现黄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血常规、腹部超声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方法包括针对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如苯巴比妥、腺苷蛋氨酸等)以及必要时的手术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饮酒和过度劳累。
2024-10-21 18:1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因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不同情况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建议请医生确认宝宝是属那一种情况.如果是轻微母乳性黄疸一般需2-3个月方可完全褪去.我的宝宝也是黄疸.20天了.原来好黄...现在已经退了很多了.只要检查不是病理性的就没事.会自然消失的.......
2024-10-21 18:1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因人体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建议检查血胆红素,肝功,母婴血型,以便明确黄疸的种类,并积极对症治疗.某些肝脏病,胆囊病和血液病经常会引发黄疸的症状,所以应进行鉴别诊断,以便确诊.
2024-10-21 18:1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一般都能腿的,是因为宝宝的肝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所以会引起生理性的。病理性的一般是因为新生儿溶血引起的。
2024-10-21 18:11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黄疸是指血中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增高,使巩膜,皮肤,粘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现象。临床上常以巩膜和皮肤发黄或尿呈浓茶色而被发现有黄疸。正常血清胆红素不超过18毫摩尔升(10毫克分升),如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值,而肉眼尚末能察见巩膜,皮肤黄染,称隐性或亚临床黄疸。黄疸不是一个独立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和体征。按黄疸发生的机理,分为:(1)溶血性黄疸。各种急,慢性血管内溶血所致。其黄疸特点为血清总胆药素增高,常为轻或中度增高,其中非结合胆红素占80%以上,尿中尿胆原强阳性,胆红素阴性。(2)肝细胞性黄疸。由各种原因使肝细胞受损所致。黄疸特点为血清总胆红素增高,其中结合胆红素增高,占30%以上,尿中胆红素阳性,尿胆原亦为阳性,常伴有肝功能试验异常,特别是血清转氨酶明显增高。(3)梗阻性黄疸。由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所致,特别是肝外胆管被各种病变阻塞。其黄疸特点为血清总胆红素增高,其中结合胆红素占35%以上,甚至高达60%,尿内胆红素强阳性,尿胆原消失或减少。(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多因肝细胞对胆红素代谢发生先天性缺陷,引起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或结合胆红素增高的各种综合症,这些先天笥黄疸多有一定家族史,除黄疸外,其他症状和体征不明显或缺如,无需特殊治疗,预后良好,往往需作肝活检来确诊。
2024-10-22 0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