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提问

即问即答

首页 找问题 找医生 专家答疑 健康微窗口 健康热点 查疾用药 健康百问 找名医看诊 预约挂号

孩子经常咬指甲该如何处理

咬指甲

孩子老咬指甲怎么办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孩子老咬指甲可能是不良习惯、心理因素、营养缺乏、指甲疾病、肠道寄生虫等原因造成的。 1. 不良习惯:孩子可能因模仿他人或无聊形成咬指甲的习惯。家长应及时纠正,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改善。 2. 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压力大等。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给予关爱和支持。 3. 营养缺乏:缺乏锌、铁等微量元素可能导致。可通过饮食调整,多吃富含这些元素的食物,如瘦肉、蛋类、豆类等。 4. 指甲疾病:甲沟炎等疾病引起指甲不适,孩子会咬指甲。需及时就医治疗,使用抗感染药物,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 5. 肠道寄生虫:如蛔虫感染。可遵医嘱服用驱虫药,如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 孩子咬指甲的原因多样,家长要仔细观察,找到原因对症处理。若情况严重或无法改善,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4-10-21 16:40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您好;小孩子咬指甲是一种常见现象,咬指甲是一种不良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危害。纠正孩子咬指甲的毛病需要一个过程,年龄越小越比较好纠正,所以,家长发现孩子有咬指甲的毛病时就要尽早矫治。1、教给孩子分辨识别习惯性行为出现的情况,例如想办法让孩子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最爱咬手指头。2、教给孩子掌握在习惯性行为出现时运用的对抗反应,例如对自己说“妈妈说了,咬指甲容易生蛔虫。我不要长虫子。”3、让孩子想象用对抗反应控制习惯性子行为时的情景,如想象肚子里不再有蛔虫,不再闹肚子疼了。4、父母要给予必要的督促,当孩子成功地使用对抗反应不再出现习惯性行为时,一定及时给以表扬,这叫作社会支持。

    2024-10-21 16:40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首先建议你检查微量元素是否是缺乏啊。转移他的注意。切忌批评和训斥等行为。另外适当口服葡萄糖酸锌和不要吃味精和鸡精,味精和鸡精容易导致缺锌就容易导致这个现象的。与长牙也有一定的关系的啊。还可能是缺铁。多吃含铁的食物啊。

    2024-10-21 16:40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孩子吸允手指或咬指甲一般不是由于孩子缺乏某些微量元素,而是一种习惯问题,多见于3~6岁儿童。多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咬指甲行为可自行消失,少数顽固者可持续到成年。  专家告诉我们,吸吮是人类早期的重要欲望之一,婴儿时期吸吮手指是正常的,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方式,婴儿时期做父母的必须创造条件,尽量满足孩子的这种欲望。而有些孩子养成吃手的习惯,是由于母乳不足,或母亲工作需要,不能用母乳喂养时,使婴儿吸吮要求得不到满足,孩子就可能转而开始“吃”自己的手指。  还有的孩子突然被断奶,也就是说婴儿的吸吮行为被突然中断,也可能促使孩子养成吃手的习惯。因此,给孩子断奶要逐渐进行,不能指望三两天之内就干脆利落地把奶全部断掉。断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要帮助孩子在心理上摆脱吸吮母乳的需求,设法减少孩子依赖吸吮的饮食方式进食,使孩子逐渐适应其他进食方式。另外,吸允手指或咬指甲这种现象的发生常与精神紧张有关,如生活环境改变,比如孩子入托时因紧张容易诱发此症。大人在心情烦躁、紧张不安时,知道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使自己的紧张心情得以缓解。儿童却不会,他们无法用语言来正确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一些孩子在心理不安、不满或紧张时,便常借吸吮手指、咬指甲等方式来平稳自己的情绪。具有内向、敏感、焦虑等性格特点的小儿容易患此症。  还有些小儿的这种吸允手指、咬指甲的行为是由于模仿他人而形成的,但也有些患儿诱因不明。专家指出,这种现象一旦形成习惯,即使没有诱因,也可能发生。如果您的孩子有此种不良行为习惯,您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矫治:1.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要注意满足孩子被爱和被关怀的情感要求,父母应当从百忙的工作、家务中抽出时间,多与孩子在一起,交流感情,并多进行肌肤间的接触,陪孩子做游戏,陪孩子睡觉,在睡觉前给孩子以抚摸等温情,使孩子有充足的幸福感和满意感。2.鼓励孩子多与同伴玩耍,给孩子安排一些合适的手工活动,尽量使他们不闲待着,如让孩子玩积木、玩沙子、画画、做游戏等,以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健康向上、快乐、活泼的活动中,以使孩子忘记这种不良行为。3.对孩子的吸吮手指和咬指甲的行为,父母在给孩子进行矫正时,父母的态度要和蔼亲切,语言动作要轻柔,千万不要大声呵斥、恐吓、打骂,不要采取简单粗暴的禁止,因为这样只会强化这种行为,使孩子感到更紧张,甚至产生自卑感、孤独感等不健康心理。4.对于孩子因吸吮行为及咬指甲行为,遭受小朋友讥笑时,父母要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要鼓励孩子改掉这种不良行为,在小朋友面前树立孩子的良好形象,千万不要在众人的面前呵斥孩子,以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改掉不良行为的信心。

    2024-10-21 18:20
就医问药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咬指甲?   咬指甲(nail bitting)是指儿童反复出现的自主或不自主的啃咬手指甲的行为。有的也可表现为咬脚趾甲。常见于10~18岁儿童,但也可早至4岁发病。国外报道大约50%的儿童在某一时期会出现这种行为,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冲下降。至18岁仍有23%的人咬指甲。虽然在5~10岁这个年龄组内,发病率无显著性的性别差异,但在这个年龄组以上,则男性咬指甲更为常见。在30岁以上的男性中有10%的比例有这种习性障碍。咬指甲常有家庭倾向。 查看全文»

感染 出血
推荐医生 更多»
  • 季建林

    主任医师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擅长:详情»

  • 高鸿云

    主任医师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擅长:于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于儿童多动症、孤独症 详情»

  • 黄学军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擅长:     对本专业常见病和疑难 详情»

推荐用药 更多»
复方黄连素片

疗效: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止痢止...

专家咨询 更多>
刘开成

刘开成 /

擅长:失眠、焦虑、抑郁、强迫、恐惧、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躁狂、双相情感障碍、人格障碍等难治性精神疾病的诊断和诊治。

预约挂号
刘鹰

刘鹰 / 副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青春期情绪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治。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干预、应激心理障碍和重性精神障碍,以及家庭、社会因素引起的多重心理问题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预约挂号
夏光源

夏光源 / 主治医师

擅长:抑郁症、躁狂发作、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治,对青少年的学习、工作、人际关系、婚姻等问题,有丰富的临床诊治及心理治疗经验。

预约挂号
医院问答 更多>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包头世纪泌尿专科医院 2023-12-18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平顶山儿科医院 2024-01-24
脑缺氧会嗜睡吗?

脑缺氧会嗜睡吗?

内蒙古精神病医院 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