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祝隆光 医师
岳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其他
性病防治门诊
-
卵巢囊肿对怀孕的影响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影响排卵、阻碍受精卵着床、增加流产风险、导致胎位异常、可能引起早产等。 1. 影响排卵:部分卵巢囊肿会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导致卵子发育不良或无法正常排出,从而降低受孕几率。 2. 阻碍受精卵着床:较大的囊肿可能占据子宫空间,使受精卵难以在合适的位置着床,影响胚胎的早期发育。 3. 增加流产风险:囊肿可能影响卵巢分泌的激素水平,导致激素失衡,增加怀孕早期流产的可能性。 4. 导致胎位异常:随着孕期进展,囊肿可能挤压子宫,使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不正常。 5. 可能引起早产:在妊娠晚期,囊肿可能引发宫缩,导致早产。 总之,卵巢囊肿对怀孕的影响不可忽视。备孕女性若发现卵巢囊肿,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备孕指导,以提高受孕成功率和保障孕期安全。
2024-10-21 17:5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您的卵泡未见优势卵泡,卵巢囊肿会影响排卵的质量,建议你先明确是什么样的囊肿,比如说功能性的囊肿,这种酒就不需要治疗,一般情况下三个月事可以自行消退的,但是如果是别的囊肿,那就需要做针对性的治疗了。祝您健康!L
2024-10-21 17:5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您好:卵巢囊肿分为多种类型,要先明确其性质,大小,生长速度,有无影响排卵等。再考虑治疗。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需慎重选择治疗方式,首选微创手术治疗,创伤很小,恢复快,不影响受孕。祝您健康!L
2024-10-21 17:5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你好,卵巢囊肿本身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一般没有直接不良影响。但如果孕后囊肿长大,占据了大部分腹腔,有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而分娩时,如果卵巢囊肿阻碍胎儿下降则发生难产。因此为了自身和腹中的胎儿着想,最好是在怀孕进行手术剔除,术后再怀孕就非常安全了。
2024-10-21 17:51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中医认为卵巢囊肿的发生主要在于脏腑虚弱,气血劳损,七情太过,风冷寒湿内侵,经产血瘀阻滞,致肾阳不振,寒凝气滞,阴液散布失司,痰饮夹瘀,或痰饮夹气滞内留,或痹而着,阳气日衰,阴凝不化,日益增大。1、气血凝滞期或产后受寒,寒凝血滞。或内伤情志,抑郁伤肝,气机运行不畅,气滞血也滞,气血瘀凝而致。若瘀积日久变成癌症。表现为除下腹部有肿块外,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见舌有瘀点。如为恶性者,下腹部肿块坚硬固定,疼痛拒按,皮肤不润面色紫;,舌有瘀点。恶性晚期患者可有腹水,形;枯槁,神疲乏力等症。2、痰瘀凝结,忧思伤;虚生痰,痰饮停聚而阻滞气机,引起气滞血瘀、痰饮与血瘀结成块。痰瘀久积也可导致癌症。除有上述气血凝滞的症状外,患者常有胃脘满闷、心慌、气短、纳差,浮肿、呕恶、筋惕肉、腹围增粗、月经紊乱,排尿困难,便急或大便不畅、下腹或窝部充胀,有下坠感等现象。中医辨证理论,认为治疗卵巢囊肿从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瘕、扶正固本入手,全面调节内分泌使气面血活,活跃脏腑.根据不同病因引起的不同或相同病变研制出了纯中药方剂‘艾附囊肿贴’,采用“内病外治法”,引药归经可使药效直达病灶,从而起到调节气血,消瘀散结,活血止痛,通导全身,标本兼治,则立见其效。从而起到调经、止血、疼痛消失、恢复卵巢功能的治疗作用,能有效地控制卵巢囊肿瘤体生长,使瘤体逐渐软化,最后消散。中药艾附囊肿贴治疗可免除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及精神负担,调节内分泌,强增免疫等,服药方便,不开刀,不伤元气,不住院,痛苦风险小,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费用低,显效快,使您能早日康复。
2024-10-22 06:33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属广义上的卵巢肿瘤的一种,各种年龄均可患病,但以20-50岁最多见。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形态,即:单一型或混合型、一侧性或双侧性、囊性或实质性、良性或恶性,其中以囊性多见,恶性变的程度很高。腹腔镜检查可直接看到肿物的大体情况,可观察整个盆腹腔,在可疑部位进行多点活检并吸收腹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可确定诊断及术后监护。但对巨大肿块或粘连性肿块患者禁忌施行,也无法观察到腹膜后淋巴结。若囊肿为恶性的卵巢肿瘤,和其他肿瘤一样,能制造和释放抗原,激素及酶等多种产物,这些物质在患者血清中可通过免疫学,生化等方法测出,称为肿瘤标志物,提示体内存在某种肿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