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子宫肌腺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子宫内膜损伤、激素失衡、遗传因素、生殖道梗阻、免疫因素等。 1.子宫内膜损伤:多次刮宫、分娩等造成内膜损伤,易引发子宫肌腺症。 2.激素失衡:雌激素水平过高,孕激素相对不足,影响子宫肌层。 3.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 4.生殖道梗阻:使经血流出不畅,导致内膜向肌层浸润。 5.免疫因素:机体免疫调节异常,可能促使内膜侵入肌层。 子宫肌腺症会给患者带来痛经、月经过多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确诊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024-10-21 16:1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1)生殖阻塞因素:像如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这些疾病都会造成生殖道阻塞,致使经血不能外流引发子宫腺肌症。(2)子宫手术操作不当:子宫手术操作不当的话,就会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出现。像剖宫产和中期妊娠剖宫取胎。还有子宫肌瘤剥除术很有可能会把子宫内膜碎片带进子宫肌层里,此外也会损坏子宫肌层,进而容易造成子宫腺肌症。(3)年龄因素: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增高,不仅会向子宫内膜过度增生,还会向子宫肌层内扩散,造成子宫腺肌症。40到50岁的女性多会发生此疾病,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女性的绝经期,而卵巢功能也在逐渐衰退甚至萎缩老化,此时女性排卵少,直到停经。
2024-10-21 16:1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子宫腺肌病有是活性的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肌层,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在月经周期中,随着女性激素的影响,呈周期性出血和内膜碎屑脱落而产生症状。本病主要表现为继发性痛经,且呈进行性加剧,下腹疼痛、性交痛、月经失调、不孕、盆腔肿块等。发病后症状进行性加剧,直到更年期卵巢功能衰竭绝经,症状才消退。磁共振成像是一种能准确诊断子宫肌腺症的方法。因子宫肌腺症能引起结合带弥漫性增厚(结合带为在MRITzW:上见到的子宫肌外层与内膜之间的一条低信号带),当低信号结合带分布不均,且其厚度超过5mm时,子宫肌腺症的诊断即可成立。
2024-10-21 16:1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所谓子宫肌腺瘤(adenomyoma)是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的一种表现,在临床上医师仍是以子宫腺肌症为诊断病名,较少用子宫肌腺瘤当诊断病名.所谓子宫腺肌症或是子宫肌腺瘤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存在於子宫肌肉层内的病症,属於良性疾病.临床上的诊断主要靠症状,内诊,肿瘤指数CA-125及超音波.患者通常有痛经的病史,常常在月经来前一,二天就开始痛,持续整个经期,月经结束后几天都还会痛.有些妇女合并有经血过多,性交疼痛及不孕等问题.然而约有一半的病人是无症状的,因为其他疾病切除子宫后,病理检查意外发现有子宫腺肌症.内诊可以发现子宫弥漫性肥大,通常呈球状,但很少大小超过妊娠12周的标准.月经期间子宫会肿大,内诊时子宫会有压痛,月经终了时稍微会缩小,并且压痛会消失.超音波检查可以发现整个子宫变大,子宫壁肥厚尤其是后壁,同时伴有超音波回音增强之特性.如果肌层肥厚集成一团呈强回音波特性的瘤状物,一般就称之为子宫肌腺瘤.最近也有人利用立体能量超音波来显示子宫肌层血流变化作诊断.此外,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肿瘤指数CA-125有时也会升高,可以做为诊断之参考.然而真正要确定诊断仍要靠手术切除子宫或经腹腔镜做子宫切片后,送病理切片检查才能确定.
2024-10-22 0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