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持续发热症状可能由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 1.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感染导致的肺炎、扁桃体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流感、带状疱疹等。可通过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或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治疗。 2.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常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 3.恶性肿瘤:某些癌症如淋巴瘤、白血病等也会导致持续发热。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等。 4.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引起发热,需进行抗甲状腺治疗,常用药物有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炎、脑膜炎等,需根据病原体进行抗感染治疗。 持续发热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若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024-10-21 16:4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正常情况下人在平静状态下的体温是36-37度,超过37度就有可能是发热了,当然指的是腋下的温度,所以你的体温并不算是发热的.
2024-10-21 16:4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你这是感冒导致的体温升高,对一般发热不急于解热.由于热型和热程变化,可反映病情变化,并可作为诊断,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而发热不过高或不太持久又不至有多大的危害,故在疾病未得到有效治疗时,不必强行解热.解热本身不能导致疾病康复,且药效短暂,药效一过,体温又会上升.相反,疾病一经确诊而治疗奏效,则热自退.急于解热使热程被干扰,就失去参考价值,有弊无益.但是下列情况应及时解热:1.体温过高(如40℃以上)使患者明显不适,头痛,意识障碍和惊厥者.2.恶性肿瘤患者(持续发热加重病体消耗).3.心肌梗塞或心肌劳损者(发热加重心肌负荷).同时还应选用适宜的解热措施1.针对发热病因传染病的根本治疗方法是消除传染原和传染灶.当抗感染奏效时,随着传染灶(包括炎症灶)的消退,便出现退热.为促进退热,解热药可与抗感染疗法合并使用.2.针对发热机制中心环节根据发热机制及现有解热药的药理作用,可针对下列三个环节采取措施以达到解热:(1)干扰或阻止EP的合成和释放,包括制止或减少激活物的产生或发挥作用;(2)妨碍或对抗EP对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3)阻断发热介质的合成.这些措施可导致上升的调定点下降而退热.目前临床上采用的解热药包括化学解热药和类固醇解热药.前者以水杨酸盐为代表,对其解热原理有以下解释:①作用于POAH及附近,以某种方式使中枢神经元的机能复原;②阻断PGE的合成(通过抑制环加氧酶),但PGE作为发热介质仍有争议.以糖皮质激素(抗炎激素)为代表的类固醇解热剂的解热作用也有下列解释:①抑制产LP细胞合成和释放LP;②抑制免疫反应;③抑制炎症反应(包括降低微血管通透性,抑制白细胞游出和抗渗出等),使炎灶EP和激活物减少;④中枢效应:小量注入POAH有解热作用,但方式不清楚.加强对高热或持久发热病人的护理1.注意水盐代谢,补足水分,预防脱水.2.保证充足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包括维生素.3.监护心血管功能,对心肌能劳损者,在退热期或用解热药致大量排汗时,要防止休克的发生.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2024-10-22 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