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月经量少且呈黑色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内分泌失调、子宫病变、精神因素、生活习惯不良、药物影响等。 1.内分泌失调: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如雌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脱落,导致月经量少且色黑。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2.子宫病变:子宫内膜炎、宫腔粘连、子宫肌瘤等子宫疾病,可能影响子宫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月经异常。 3.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影响月经。 4.生活习惯不良:过度节食、长期熬夜、吸烟酗酒等,会干扰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内分泌,引起月经问题。 5.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避孕药、抗抑郁药等,可能对月经产生不良影响。 出现月经量少且呈黑色的情况,应引起重视。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妇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性激素六项、B 超等,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月经恢复正常。
2024-10-21 17:4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月经量少(月经过少)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均称为“月经过少”。属月经病。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并见,常伴体重增加。该病发生于青春期和育龄期者可发展为闭经,发生于更年期者则往往进入绝经。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或人流手术后宫腔黏连或大失血后等疾病。1.血虚治法:养血和营调经。 方药:八珍汤加味。 党参12克黄芪12克茯苓12克炒白术10克大白芍12克当归9克川芎6克熟地12克仙灵脾9克山茱萸9克鸡血藤12克加减:脾虚食少者,加砂仁3克(后下)、陈皮6克;经期者,宜加红花6克、川牛膝9克、路路通10克;四肢不暖者,加桂枝6克;下腹隐冷者,加文叶9克、乌药9克。 2.肾虚治法:补肾养血调经。 方药:归肾丸加减。 菟丝子12克杜仲10克枸杞子12克山茱萸9克当归9克熟地10克淮山药12克白茯苓10克巴戟天10克仙灵脾10克补骨脂9克加减:经期加莪术12克、香附9克;畏寒肢冷者加桂枝6克、熟附片9克、乌药9克。 3.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调经。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9克红花6克当归10克川芎6克赤芍9克生地9克香附9克失笑散9克(包煎)乌药9克泽兰叶12克京三棱9克加减:瘀久化热者加丹皮9克、炒山桅10克;腹胀者加枳壳9克、木香9克;经少不畅腹痛者加桂枝6克、莪术12克、王不留行籽9克;气滞血瘀者加木香9克、小茴香6克。 4.痰湿治法臊湿豁痰通络。 方药;苍附导痰丸。 白茯苓12克法半夏10克陈皮6克炙甘草3克苍术9克香附9克胆南星10克枳壳9克六神曲9克丹参12克加减:经期者,加没药9克、路路通10克、益母草15克,去甘草;苔白腻,院问者,去甘草,加木香9克、砂仁3克(后下);肾虚者,加锁阳10克、熟附片9克,或紫石英15克
2024-10-21 17:4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这位朋友你好!在正常情况下.月经是鲜红色的,没有紫暗色,一旦发生有紫暗色的月经,常伴有痛经.月经有血块的女性,中医认为多与血淤有关,常常有气滞血淤的表现,如颜面皮肤粗糙,无光泽,起座疮.建议:1,可用中药进行调治,根据症状和体征,采用活血化淤,理气通络的方法有较好的效果.例如红花,桃仁,薄荷,坤草,泽兰,赤芍之类,对改善症状和体征均有良好效果.不过,这要在大夫的指导下服用.月经有块者应注意经期保护,冬天注意保暖,防止着凉,不食生冷食物,不过于劳累,保持心情愉快,劳逸结合.对颜面色素沉着者,可通过外病内治的方法,调理月经获得痊愈.2,饮食改善调理.可以用高蛋白低脂肪饮用,多摄取维生素C,E是骨盆血液循环顺畅,减低因充血导致痛感,并补充丰富的钙和镁让肌肉放松祝您健康.引起月经量减少的的原因有很多,如内分泌紊乱,女性激素水平的低下,妇科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输卵管粘连等妇科疾病.最好是能够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针对性采取措施.
2024-10-21 17:4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我现在也是这样,时间不规律并且月经量也是少且呈黑色。这个月8号去找中医看了,说是我体内特别寒等原因才会造成这样。我现在一直在吃中药,感觉不错。建议亲赶快去调理下。
2024-10-21 17:44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月经量少(月经过少)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均称为“月经过少”。属月经病。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并见,常伴体重增加。该病发生于青春期和育龄期者可发展为闭经,发生于更年期者则往往进入绝经。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或人流手术后宫腔黏连或大失血后等疾病。1.血虚治法:养血和营调经。 方药:八珍汤加味。 党参12克黄芪12克茯苓12克炒白术10克大白芍12克当归9克川芎6克熟地12克仙灵脾9克山茱萸9克鸡血藤12克加减:脾虚食少者,加砂仁3克(后下)、陈皮6克;经期者,宜加红花6克、川牛膝9克、路路通10克;四肢不暖者,加桂枝6克;下腹隐冷者,加文叶9克、乌药9克。 2.肾虚治法:补肾养血调经。 方药:归肾丸加减。 菟丝子12克杜仲10克枸杞子12克山茱萸9克当归9克熟地10克淮山药12克白茯苓10克巴戟天10克仙灵脾10克补骨脂9克加减:经期加莪术12克、香附9克;畏寒肢冷者加桂枝6克、熟附片9克、乌药9克。 3.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调经。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9克红花6克当归10克川芎6克赤芍9克生地9克香附9克失笑散9克(包煎)乌药9克泽兰叶12克京三棱9克加减:瘀久化热者加丹皮9克、炒山桅10克;腹胀者加枳壳9克、木香9克;经少不畅腹痛者加桂枝6克、莪术12克、王不留行籽9克;气滞血瘀者加木香9克、小茴香6克。 4.痰湿治法臊湿豁痰通络。 方药;苍附导痰丸。 白茯苓12克法半夏10克陈皮6克炙甘草3克苍术9克香附9克胆南星10克枳壳9克六神曲9克丹参12克加减:经期者,加没药9克、路路通10克、益母草15克,去甘草;苔白腻,院问者,去甘草,加木香9克、砂仁3克(后下);肾虚者,加锁阳10克、熟附片9克,或紫石英15克。 1.指迷茯苓九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痰湿者。 2.礞石滚痰丸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痰湿便秘者。 3.河车大造丸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肾虚精不足者。 4.调经活血片每日3次,每次5片,吞服。用于气滞血瘀经行不畅者。 5.益母草膏每日3次,每次2匙,开水冲服。 用于经行不畅者,亦可经前2~3天服。
2024-10-22 0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