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宝宝贫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营养缺乏、疾病影响、生长发育过快、遗传因素、感染等。 1.营养缺乏:铁、维生素 B12、叶酸等营养素摄入不足是常见原因。宝宝饮食不均衡,未及时添加富含这些营养素的辅食,容易导致贫血。 2.疾病影响: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感染、肾脏疾病等,会影响红细胞生成或破坏过多,引发贫血。 3.生长发育过快:宝宝生长迅速,血容量增加,对造血原料需求增多,若补充不及时易贫血。 4.遗传因素:如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疾病,也会导致宝宝贫血。 5.感染:长期反复的感染,可能影响造血功能,造成贫血。 宝宝贫血需要引起重视,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的症状,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发现贫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4-10-21 17:3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补铁呀。不过还是尽量食补。食品:动物血含铁量最高约340毫克,吸收率也最高,为10%~76%。动物肝如猪肝含铁25毫克,牛肝含9,0毫克,猪瘦肉中含2.4毫克,吸收率也高至7%。蛋黄含铁量亦较高,但吸收率仅3%。其它含铁较高的食物有,芝麻50毫克、芥菜12毫克、芹菜8.5毫克、紫菜33.2毫克、木耳185毫克、海带150毫克、米6.7毫克等,应根据不同饮食及条件混合食用。已证明维生素C、肉类、果糖、氨基酸、脂肪可增加铁的吸收,而茶、咖啡、牛乳、蛋、植物酸、麦麸等可抑制铁的吸收,所以膳食品应注意食物合理搭配,以增加铁的吸收
2024-10-21 17:3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儿童的化验单上一般都是上下箭头一大堆,因为化验的标准值都是以大人的为准的,所以儿童的结果必须得经过医生解读才行。我们检查身体也有一次大夫说铁的值在边缘,不过啥也没让补,更没提贫血的事情,注:我还特意问了要不要补东西。后来医生说吃点高铁的米粉就行了,我回家问了邻居一位医生,也是一位妈妈,她说吃菠菜(先焯水去草酸)豌豆都可以,如果孩子蛋黄不过敏,吃蛋黄也是补铁的,都可以预防贫血。我认为缺铁性的贫血完全可以食补。我们啥也没单补,现在什么都不缺。
2024-10-21 17:3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你好,这可能是缺铁性贫血的表现的,要注意平时的饮食了,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
2024-10-21 17:32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医生的建议是正确的,建议您积极配合.宝宝贫血跟你喂养不当有关,建议您科学喂养. 幼儿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是中枢神经系统及各种组织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科学喂养、均衡膳食至关重要。 膳食中的“加法” 此类食物应予充分保障。蛋白质类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要满足他们的需要。奶或配方奶、奶制品、鱼虾等海产品,豆类及豆制品,瘦肉、蛋类及肝类等,上述食品均属优质蛋白,每天都应保证供给。矿物质、微量元素也是宝宝快速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如钙、铁、锌等,它们的补充有利于宝宝骨骼、牙齿发育,预防生理性贫血的发生,帮助改善食欲、增强体质等作用。在补充这些物质时,应坚持"贵在适量",而不是盲目食用或多多益善。 膳食中的“减法” 有些食物婴幼儿不宜过多食用,如各种甜品、冷饮、果汁、可乐、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炸薯条、炸薯片、果冻、蜂蜜、酸奶(一岁之内不建议大量饮用,甚至代替鲜奶或配方奶),高脂肪、高热量、高糖的洋快餐也应少吃。另外,某些香肠及腌制食品(咸肉、腊肉、咸鱼、咸菜等)最好少吃或不吃,这些含盐量高的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黄曲霉素等,长期食用有致癌作用,对宝宝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膳食中的“乘法” 目前婴幼儿膳食中普遍存在蔬菜类食品摄入过少的现象,应特别强调的是,各种绿叶菜、红色菜、黄色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等,如维生素C、B族、β-胡萝卜、铁、钙及粗纤维等。主食中需安排一定量的粗粮、杂豆,做到粗粮细粮搭配,粗粮中的维生素B1高于精米精面,且含有膳食纤维,有利于调理宝宝胃肠功能,防止便秘。各种杂豆、小米、玉米渣、麦片、荞麦、薯类等可以做成小食品,鼓励孩子们吃。 膳食中的“除法” 下列食品原则上不适宜宝宝食用。如含铅量较高的皮蛋、爆米花等,可能含有激素的蜂王浆、峰胶、花粉制品、蚕蛹、人参类补品等。含激素食品可引起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期的宝宝骨骺提前闭合,缩短了骨骺的生长期,影响孩子的身高,甚至导致宝宝性早熟,并由此带来一些心理问题,同时可能引起血压增高等不良反应。
2024-10-22 09:19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