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胃痛可能由饮食不当、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癌等引起。治疗胃痛的药物有抗酸药、胃黏膜保护剂、解痉药、促胃肠动力药、抗生素等。 1.抗酸药:如氢氧化铝、碳酸氢钠等,能中和胃酸,缓解胃痛。 2.胃黏膜保护剂:像硫糖铝、枸橼酸铋钾,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 3.解痉药:如山莨菪碱,能解除胃平滑肌痉挛,减轻疼痛。 4.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促进胃排空,改善胃胀胃痛。 5.抗生素:如果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痛,可能会用到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引起胃痛的原因多样,用药需谨慎。建议先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如胃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4-10-21 17:3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去医院检查一下确认病因是最重要的,胃痛分好几种,吃得药也不同,不能乱吃,何况是药三分毒,胃痛的时候,尽量把皮带松开,这样可以让腹部舒服一点。平常尽量穿舒适宽松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压。对于经常在晚上出现胃酸逆流的人来说,最好采用右侧在上、左侧在下的睡姿,同时把头部垫高,这样就可避免胃酸逆流的问题。经常胃病者,如果因有其他疾病而需长期服用药物,最好能够向医生请教,看看这些正在服用的药物是否会刺激胃部而致胃不舒服。例如,抗生素、铁剂等,都是会刺激胃励膜的药物。一定要请自己的主治医师,针对自己的服药习惯,给予药物处方的建议。另外,也不要在激烈运动之前或之后马上进餐。因为这样一来,会使得胃部负荷过重,而诱发胃痛。如果是忙着上运动场,那么宁可饿着肚子,也不要吃得太饱。胃疼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本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老习惯,疼痛来了,就马上想到得吃几粒止痛药。殊不知,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这样既不能缓解胃疼,还有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发生胃穿孔、胃溃疡、胃出血等严重上消化道并发症。首先,止痛药的正规名称叫做“解热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确可以缓解发烧性头痛、运动后肌肉疼痛等,但对胃部疼痛是无效的,而是应该用“胃药”。如果是胃痉挛引起的胃痛,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绞痛,有的合并呕吐,应及时采用解痉药,如6—542、颠茄等,以缓解胃部痉挛;如果是规律性上腹痛,进食后约1小时开始的疼痛,则可能是胃溃疡引起,应服用抑制胃酸类药物,如洛赛克、雷尼替丁等;如果合并有腹泻、呕吐等现象,则可能是急性胃肠炎造成的,可以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其次,止痛药不仅不能止痛,还会加重胃痛。止痛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就是胃肠道不适,因为药物中的主要成分会损伤胃黏膜,造成疼痛加重。最后,腹部疼痛可能是胃有问题,但也可能是胃部周围其他脏器,如肝脏、胆囊、胰腺等出现问题,例如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等,服用止痛药后虽然暂时感觉疼痛缓解了,可实际上腹腔内的病变在进一步恶化。即使去医院就诊,疼痛的部位、性质及规律已被止痛药暂时掩盖了,不利于医生观察病情、判断患病部位,可能会造成误诊。发炎的胰腺、胆囊可能会坏死、穿孔等。还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是有老胃病的患者,出现胃痛时,也不可光凭经验自行服药,尤其是出现和往常不一样的症状时更要注意,最好先去医院检查再用药,防止病情恶化。新发病的患者,应先诊断清楚是何种原因导致胃部不适,再对症治疗。此外,有些胃痛是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如生气、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要注意调节心情,学会释放压力。有的人则属于胃寒,遇冷就胃痛,气温下降时要记得添加衣物、注意保暖。
2024-10-21 17:3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一、肠胃消化不好情况其实是胆囊炎引起的症状而已。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根源在胆。肠胃问题必须从胆治疗。我们吃的食物首先在胃里经胃酸打碎糜化,后进入肠道通过胆汁胰液分解代谢吸收,但如果胆不好(指胆囊炎)就会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变差,胆汁疏泄不畅,分泌减少,使得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久,下面下不去,上面下不来,食物在胃里便会长时间滞留胃里,而胃里当有食物时便不断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出来,这就是胃酸过多的原因,长此以往,胃的功能便会下降,胃酸在分解食物的同时也会侵蚀胃粘,产生胃部溃疡,另外肝胆气机失常导致胆汁逆行犯胃,损伤胃粘膜,进而产生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胃病。症状有打嗝、嗳气、口苦、返酸,胃胀,右腹隐痛等。另外,肠道问题就是胆汁减少导致脂肪及胆固醇不完全代谢(胆汁主要功能就是分解糜化脂肪和胆固醇),使得脂肪和胆固醇没有完全分解就排出体外,或因分解速度过缓而在肠道停留时间过久而产生大便不成形或便秘以及伴有痔疮出现的情况。综上所述,您就会知道其实肠胃疾病的根源在胆,是胆囊炎引起的。所以不管用什么药都治不好,达不到治愈效果。只有调理胆,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肠胃问题。二、建议您到医院做B超检查一下,胆囊炎不必担心,很简单,用陈树荣苦菜煮汤喝即可,用时须加红糖哦。是一种野菜,以前人们用来充饥,当饭吃的。注意的是:晚上不要熬夜,少吃西瓜、香蕉、梨及冷饮等生冷性寒之物,少吃蛋黄、动物内脏等含高胆固醇的食物。三分治,七分养,平时要注意饮食及生活习惯的调整。陈树荣苦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野菜而已。因开紫色花而得名,20世纪50-60年代用来充饥,其治疗慢性胆囊炎、胃炎、高血压、脑血栓、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相关链接:其做法非常简单,取陈树荣苦菜干品15克,加水1000ml,放在锅里一起煮,(最好不要用铁锅,其他锅都行),水烧开后,调小火煮3-5分钟,煮好后取汤50ml-100ml饮用,饮用前必须加红糖,红糖要深颜色的老红糖,其余放入冰箱或暖瓶备用,再次饮用时的苦菜汤必须在烧开后加入红糖饮用。胆囊炎正常一月左右即可恢复健康,胃炎、高血压、脑血栓和心脏病正常饮用两个月左右即可痊愈。目前该苦菜在药店及市场上暂时没有卖的。Tao宝上已经有很多假货出现,在陈树荣tao宝店你可以买到正宗的陈树荣苦菜哦。
2024-10-21 17:3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亲爱的·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2024-10-21 17:37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点必须搞明白:一,到底是不是真是是“胃”在痛胃痛在中国人当中常被广泛使用,它对於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意思,如果不仔细对它分析清楚,有时会引起混乱,甚至误会.二,如果真是胃痛胃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如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等.中医学将胃痛称为胃脘痛,多由忧思恼怒,情怀不畅,肝气犯胃,饮食不当,如暴饮暴食,饥饱无常,过食生冷或辛辣,油腻的食品,过饮烈酒,损伤脾胃之气所致.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不同,胃脘痛可被分为以下六型:1.寒凝气滞型:病人突然发生胃痛,疼痛较重,怕冷,热敷上腹部后,疼痛可有所减轻,病人喜热饮,舌苔白.对这类病人应温胃散寒,行气止痛,用良附丸加味来治疗.2.饮食积滞型:特点是胃部胀满疼痛,用手按揉后疼痛更甚,食欲减退,大便不畅,舌苔厚腻.对此应消导行滞,和胃止痛,用保和丸等中药来治疗.3.肝郁气滞型:症状有:上腹部胀满,疼痛,并有胸胁疼痛,胸闷,时常叹气,疼痛多于烦恼生气时发作,口干,口苦,吐酸水,舌红苔黄.对此应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用柴胡疏肝饮加减治疗.4.瘀血阻络型:病人有上腹部剧烈疼痛,如针刺/刀割,痛处固定,按揉局部时疼痛加剧,或有吐血,大便为黑色,舌质紫暗.对这类病人应活血化瘀,用失笑散加味治疗.5.脾胃虚寒型:以胃部隐隐作痛,绵绵不断,经热敷,揉按,进食后疼痛可减轻,病人吐清水,饮食量减少,疲倦乏力,手足发冷,腹泻,舌质淡为特征.对此应温阳益气健脾,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6.脾胃阴虚型:病人胃部隐隐作痛,有灼热感,口干,喝水多,烦躁,饮食量减少,大便干,舌红少苔.对此应养阴益胃,用益胃汤合竹叶石膏汤治疗.胃痛初起多与情怀不畅,饮食不节有关,所以患者应保持心情轻松愉快,开朗,少食多餐,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宜.有舌苔黄腻者,最好不要吃油腻,煎炸的食物,烈性酒更属禁忌.有舌质红,无苔或少苔的病人,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胃痛持续不止者,应在一定时间内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卧床休息.出现吐血,便血或黑便者,要尽快到医院求医.虚寒型胃痛患者服汤药时宜温服,并最好在疼痛发作前服用;而虚热型胃痛病人应等汤药稍凉后再服用.如果患者有呕吐,可在服药前用生姜擦舌面,并将汤药分多次服用.有的丸药质地较硬,可用温开水化开后服用三,其它注意胃痛虽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但最为常见的疾病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由于这两种疾病是一个慢性发展的反复波动,迁延难愈或易复发性疾病,因此对胃痛者的饮食调理尤为重要,胃痛病人的饮食要求如下:1,首先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谨防食物中的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有吸烟嗜好的病人,应戒烟.2,饮食定时定量.长期胃痛的病人每日三餐或加餐均应定时,间隔时间要合理.急性胃痛的病人应尽量少食多餐,平时应少食或不食零食,以减轻胃的负担.3,注意营养平衡,平素的饮食应供给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保护胃黏膜和提高其防御能力,并促进局部病变的修复.4,饮食宜软,温,暖.烹调宜用蒸,煮,熬,烩,少吃坚硬,粗糙的食物.进食时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与唾液充分混合后慢慢咽下,这样有利于消化和病后的修复
2024-10-22 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