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尚高 主治医师
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五官科
-
中耳炎的常见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鸣、耳内流脓、发热等。 1.耳痛:急性中耳炎发作时,耳部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间歇性的。 2.听力下降:由于中耳炎症影响声音的传导,导致听力不同程度的下降。 3.耳鸣: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耳内有嗡嗡声、蝉鸣声等异常声音。 4.耳内流脓:当中耳炎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出现脓性分泌物从耳道流出。 5.发热:炎症反应可能引起身体发热,尤其是儿童患者较为常见。 总之,中耳炎的症状多样,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通过耳部检查、听力测试等明确诊断,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如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必要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建议前往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
2024-10-21 17:2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依据你所提示的症状诊断为中耳炎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滴耳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4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数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注意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5、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在干耳后2个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6.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2024-10-21 17:2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中耳炎症状应该只中耳炎!你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详细症状参考二楼恶魔的眼泪的回答哈!他回答的太细了!呵呵……这里我说一说中耳炎病因(1)由于全身健康状况差,如体力虚弱、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免疫力低及变态反应发生时易引起中耳炎。(2)上呼吸道感染,如伤风感冒、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变应性鼻炎等诱发急性中耳炎。(3)鼻腔鼻窦感染,如慢性鼻炎鼻窦炎可引起中耳炎。(4)鼻咽部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慢性炎症及肿瘤等。(5)鼻腔填塞或前后鼻孔填塞,影响咽鼓管功能。(6)鼓膜外伤后,耳道进水引起感染。(7)不正确的喂奶方法,婴儿呛奶进入咽鼓管诱发中耳炎。(8)不正确的擤鼻方式,将污物经咽鼓管吹入中耳诱发中耳炎。(9)外耳道及鼓膜炎症未能控制蔓延至中耳引起中耳炎。目前治疗中耳炎最好的方法是纯中药散剂治疗,直接作用于中耳患病处,推荐使用徐州竹林寺创办的净检女科诊所研制的开窍清耳方,用法是:用干净棉签沾消毒液,将耳道洗拭干净;以纸卷成细管或用细塑料管摄入适量药粉,吹入耳道深部即可。
2024-10-21 17:2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应该只中耳炎!你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详细症状参考二楼恶魔的眼泪的回答哈!他回答的太细了!呵呵……这里我说一说中耳炎病因(1)由于全身健康状况差,如体力虚弱、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免疫力低及变态反应发生时易引起中耳炎。(2)上呼吸道感染,如伤风感冒、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变应性鼻炎等诱发急性中耳炎。(3)鼻腔鼻窦感染,如慢性鼻炎鼻窦炎可引起中耳炎。(4)鼻咽部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慢性炎症及肿瘤等。(5)鼻腔填塞或前后鼻孔填塞,影响咽鼓管功能。(6)鼓膜外伤后,耳道进水引起感染。(7)不正确的喂奶方法,婴儿呛奶进入咽鼓管诱发中耳炎。(8)不正确的擤鼻方式,将污物经咽鼓管吹入中耳诱发中耳炎。(9)外耳道及鼓膜炎症未能控制蔓延至中耳引起中耳炎。目前治疗中耳炎最好的方法是纯中药散剂治疗,直接作用于中耳患病处,推荐使用徐州竹林寺创办的净检女科诊所研制的开窍清耳方,用法是:用干净棉签沾消毒液,将耳道洗拭干净;以纸卷成细管或用细塑料管摄入适量药粉,吹入耳道深部即可。
2024-10-21 17:25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中耳炎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最重要原因。根据英国的耳科专家保守的估计,儿童急性中耳炎的发病率为2%~10%,其中20%的人可犯第二次中耳炎。慢性中耳炎的发病率为1%。可见犯中耳炎的孩子是较多的。中耳炎俗称耳朵底子,耳朵底子的意思是耳朵反复、长期流脓,实际上中耳炎并不都流脓。流脓的中耳炎叫化脓性中耳炎,而不流脓的中耳炎叫分泌性中耳炎,或非化脓性中耳炎。在儿童中,这种不流脓的中耳炎比流脓的还要多。因为不流脓,在一只耳朵犯病时,或即使双耳犯病时,常不易被发现,得不到家长的重视,也就不能及时诊断、治疗。 不管化脓性中耳炎或分泌性中耳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都非常重要。这是因为: 1.早期治疗多数儿童可以得到痊愈,而不遗留任何听力障碍;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每发作一次,就会更多地损害中耳的结构,同时也损害听力;分泌性中耳炎时间越长,听力损害越大,治疗也越困难,到晚期形成鼓室粘连,则无法治疗; 有些化脓性中耳炎,特别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还可产生一些合并症,有些合并症是很危险的,如面神经麻痹、脑膜炎、脑膜脑炎和脑脓肿。当发现你的孩子耳朵流脓和听力减退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2024-10-21 2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