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宝宝有耳屎是常见现象,可能与耳道分泌物正常产生、耵聍栓塞、耳部炎症、不良挖耳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1.耳道分泌物正常产生:宝宝的耳道会自然分泌耳屎,这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能保护耳道。 2.耵聍栓塞:耳屎积聚过多形成栓塞,可能影响听力,需就医处理。 3.耳部炎症:如中耳炎等,会导致耳屎异常增多或性状改变。 4.不良挖耳习惯:家长不当为宝宝挖耳,可能损伤耳道,引发炎症和耳屎异常。 5.环境因素:灰尘较多的环境,容易使耳屎增多或变脏。 总之,宝宝有耳屎时,家长不要盲目自行处理,尤其是当耳屎较多影响听力或伴有其他异常时,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4-10-21 17:4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1岁4个月宝宝左右双耳均有大块耳屎耵聍存在于耳内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如果缺少耵聍,一旦猛烈的声波直冲耳道而来,鼓膜就会受到损害甚至破裂,使人的听力减退甚至丧失.此外,耵聍还能黏附灰尘,细菌与小虫,对外耳道起保护作用.给婴幼儿挖耳屎很危险,因这么大的孩子还不会合作,所以很容易造成损伤,轻则把外耳道皮肤挖破,重则造成鼓膜穿孔.其实,不挖耳屎,耳屎也能自己排出.耳屎是外耳道皮肤皮脂腺分泌物干结后形成的,随着面部肌肉(尤其是咀嚼肌)的活动,耳屎会松动,脱落而自动排出.如果耳屎结块,需去五官科门诊,由医生在耳镜下取出或滴液使耳屎软化后取出.你最好不要自己去给宝宝掏耳耵聍,以免穿破宝宝的耳膜
2024-10-21 17:4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其实对于耳屎不多的小儿,一般不需处理,也可用棉签在外耳道入口处轻轻清理一下即可.如果耳屎较多,建议您小心处理.您可以用3%的碳酸氢钠即小苏打溶液,每2~3小时滴1滴入耳内,一天3~4次,1~2天后耳屎变软再用小镊子轻轻将其取出,注意这个过程一定要固定好宝宝头部,勿使其乱动.平时每星期要用涂有金霉素眼药膏的小棉签,在外耳道卷一下,既可以帮助杀菌,又能湿润外耳道的皮肤,从而使耳屎自然脱落,不会形成大块.如果耳屎结成硬块,造成外耳道阻塞,那就应去医院请五官科医生处理,切勿在家强行处理.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祝康!
2024-10-21 17:4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我家的三岁了,前一两个月看两个都要堵上了,我想给弄出来,孩子不让弄,老是动最后也没管它,前几天看时其中一个已经掉出来了,另外一个还在。所以以后给孩子洗澡时注意不要让进水了,因为进水后脏物一沾就出不来了形成耳屎
2024-10-21 17:42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耵聍称耳屎,它由耵聍腺分泌.耵聍腺在外耳道的外段,外耳道的软骨部皮肤上.耵聍腺分泌的耵聍是一种较粘稠如果酱液体,干燥后酷似黄色蜡样屑片.有的耵聍较稀薄,呈油状,俗称‘油耳’.后者多见于婴儿,尤其是肥胖儿.随着下颌关节活动自行脱落. 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及粘附外来异物(灰尘,昆虫等)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干性片状耵聍,只轻轻附着于外耳道皮肤上,在咀嚼.说话,张口时,由于下颌关节的运动,就会不断脱落排出耳道外,所以不必担心可耻的堵塞.这种情况不需要去看医生.您可以试着按以下几种方法:1.保持外耳道清洁是防止耵聍栓塞的首要条件.如果有耵聍屑,感觉外耳道发痒,可用棉签沾医用酒精轻轻擦拭,这样不但止痒而且有消毒防止感染的作用. 2.游泳之前最好由医生检查一下,先把耵聍屑取出,以防进水后形成栓塞. 3.较小的耵聍,用特制的耵聍钩或用钝匙轻轻取出.大的耵聍,或孩子不合作,可先滴几天特制的耵聍水(一般点3天,每天4~5次,每次3~4滴)待那耵聍泡软,粉碎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即可. 4.一旦耵聍诱发了炎症,应先积极消炎,并尽快取出栓塞,以防引流不畅,致使炎症向内扩散.
2024-10-21 1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