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即问即答 > 内科 > 消化内科 > 大便有血怎...
快速提问

即问即答

首页 找问题 找医生 专家答疑 健康微窗口 健康热点 查疾用药 健康百问 找名医看诊

大便有血怎么办?

大便有血怎么办?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多种肛门直肠疾病会出现便血,应根据发病年龄,便血的方式,多少,颜色及伴不伴有痛疼等症状综合分析加以判断.如果大便呈柏油状或呈黑色,出血部位多在于上消化道,也就是说,胃和十二指肠出血的可能性居多.如果血色紫红,混有粘液,并伴有恶臭,应考虑肠道肿瘤,特别是直肠癌的可能.一般便血呈鲜红色,且成滴状附于大便表面的,出血部位大多在肛门或距肛门不远的部位.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时,由于血液在消化道停留时间短,血色也可以是鲜红的,这一点需要认真鉴别.  儿童出现便血,多由直肠息肉引起,一般息肉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儿童出现阵发性腹疼,右下腹部可摸到肿块,血便呈果酱状,则应高度警惕小儿肠套叠的发生,有以上症状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成年人出现粘液状血便,并伴下腹部痛疼,便频等症状,一般多是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症状.  便血呈鲜红色,常挂于干硬大便的一侧,大便后肛门出现周期性痛疼的,多见于肛裂.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疾病引起的便血量很小,常常用肉眼不能发现,而少量的消化道出血,是早期结肠癌的重要症征,如能尽早发现便血,对确诊疾病及取得治疗的良好时机有着重要的意义.临床上一般以大便潜血试验来检查粪便中混有的少量血液.当病人发现自己有便血的症状时,就应尽早去医院就诊,经临床检查,并通过化验,X光,内窥镜等各种检查,确定疾病,及早治疗.中医的“肠风”,“脏毒”,“结阴”三者均指便血.或先血后便,或先便后血,或单纯下血.《金匮》有远血,近血之分.《景岳全书》进一步阐明远血者,或在小肠,或在胃;近血者,或在大肠,或在肛门.《证治要诀》以血色清而鲜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圣济总录》谓阴气内结者为结阴,痔疾亦包括在内.大凡便血,致病原因有二,一是脾虚不能统血,二是湿热下注伤损大肠阴络.  脾气虚弱证见下血质稀色淡,淋沥不断,或便血紫黯,伴见面色不华,神疲懒言,眩晕耳鸣,腹痛隐隐,喜热畏寒,苔薄白质淡或有齿痕.属脾虚气弱,统摄失职,宜温中健脾法.方选黄土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忌用苦寒伤中之品,防冰上加霜.药如太子参,白术,陈皮,黄芪,云苓,灶心土,当归,甘草,山药,生苡仁等.  湿热下注大便下血如溅,如质清色鲜,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者,属热迫大肠,伤及血络,宜凉血止血法.用槐花散,地榆散,知柏地黄汤等加减.药用生地榆,丹皮,生地,槐花,天冬,麦冬,玄参,北沙参,竹叶,金银花,山萸肉,生白芍,仙鹤草等;若血下污浊,质稠量多,大便不畅,小便热涩,多为大肠湿热.用清热利湿解毒法,常选地榆散加苍术,黄柏,兼用脏连丸,或用泽泻汤加蒲公英,贯众,土茯苓,连翘,大黄等.如便血日久,湿热未清,营阴已亏者,治当虚实兼顾,和营清热.  便血一证常见于多种疾病之中,临床上首先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警惕恶性肿瘤所致,应去医院做检查治疗,以免贻误时机.    最大胃酸分泌量测定(MAO)--  经五肽胃泌素刺激后,1小时内壁细胞充分发挥其分泌功能,所能分泌的胃酸量,称为MAO.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  浆膜腔表面由一层间皮细胞覆盖,肿瘤细胞可以侵犯和破坏浆膜,产生恶性积液.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为胎盘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  异丙醇试验--  不稳定血红蛋白在溶剂异丙醇中的稳定性下降,观察是否出现混浊,以判断是否存在不稳定血红蛋白.  网织红细胞计数(RC)--  网织红细胞是没有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该细胞内残存的核糖核酸经特殊染色后成“网状”结构.  骨髓象分析--  指综合分析骨髓细胞增生程度,骨髓细胞计数,粒红比例等项检查后,得出的最后的骨髓象报告及结论.  骨髓有核细胞计数--  在骨髓细胞增生程度检查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骨髓中各主要造血系统细胞的比例.  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是一种变化了的网织红细胞,正常人血中偶见.  肿瘤基因P53抗体(P53-AB)--  P53基因是研究得比较广泛深入的一个基因.P53抗体可用于各种肿瘤的早期诊断和肿瘤的筛选试验.  血清锰(Mn)--  人体内含锰12~18毫克.锰主要在肠道吸收,由于食物中锰的溶解性较低,吸收率也低.  癌胚抗原(CEA)--  癌胚抗原最初发现于结肠癌及胎儿肠组织中,故名.血清CEA升高,除见于消化道癌外,也见于其他系统.连续监测癌胚抗原水平可用于肿瘤治疗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一般病情好转时血清癌胚抗原水平下降,病情发展时升高.  粪便红细胞--  粪便红细胞检查,属大便常规的一个项目,可以了解消化,吸收功能,协助诊断消化系统疾病.1.忌烟酒,剌激之物.烟酒或剌激性食品可加重肠粘膜充血水肿,使便血加重,故便血的患者治疗期间应忌烟酒,宜食清淡易消化食品.  2.起居调养.便血的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便血量大者要卧床休息,吃流食或少渣饮食,必要时应禁食,以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  3.忌用活血药.便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活血化瘀药,以免造成出血不止的现象.另外,一些高血压,动脉硬化,栓塞的病人常年服用活血化瘀药,如丹参片,阿司匹林及某些抗凝药等,当出现便血时应暂缓使用活血及抗凝药,否则止血效果不佳.

    2016-06-15 10:16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您好:血液从肛门排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均称为便血.便血一般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的出血,但偶尔可见上消化道出血.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便血伴有皮肤,猫膜或其他器官出血现象者,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便血是肛门,直肠及结肠疾病的常见症状,一旦出现,应立即到医院查明原因,明确诊断.其主要原因有:肛裂,内痔,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肛隐窝炎,直肠癌等等.对于肛门,直肠出血或便血的病人,可初步从大便颜色,年龄,疼痛三方面进行诊断.  (1)大便的颜色.若颜色为柏油状或黑便,血液多来自上消化道,但如病人进食了猪血,中药等,大便有可能是黑色;若为暗紫红色并混有粘液,每日大便次数较多,多见于慢性结肠炎,也应想到有直肠癌的可能;若血色鲜红,则多来自下消化道,但如大量上消化道出血,迅速由肛门排出,而在肠内停留时间极短,也可能出现暗红色便血.  (2)从年龄上分析,儿童便血多来自直肠息肉,其特点是没有疼痛;血色鲜红,不与大便相混.肠套叠的血便,常为粘液血便,呈果酱状.患儿有阵发性剧烈腹痛,腹部有时可扪及套叠的肿块,易发于2岁以下儿童.若为成年人便血,可从肛门部有无疼痛来分析,无疼痛性便血,首先要考虑到内痔,直肠癌及直肠息肉三个常见的疾患.内痔便血特点是,血液附在粪便外或便后滴鲜血,一般不含粘液,常有便秘,无腹泻及消瘦史.直肠癌的便血,早期为鲜红或稍暗色,量不多,为间歇性,常有便秘和排便次数增多交替出现的病史;晚期常同时混有恶臭的粘液.直肠息肉便血呈鲜红色,量多,青壮年多见,有时有家族史.蒂长,位置低的直肠息肉,可脱出肛门外,常被误诊为内痔.溃疡性结肠炎的便血,为粘液性血便,常伴有下腹及左下腹痛,肠镜检查及X线钡剂灌肠可明确诊断.  (3)便血合并有疼痛,最常见的是肛裂,其特点是:少量鲜血附于粪便表面,大便时常伴有肛门部剧痛,便后可持续疼痛数分钟,甚或数小时,肛门外观检查可见后部有一椭圆形裂口,常合并有一小皮垂,称哨兵痔.绞窄性内痔,由于炎症,水肿及肛门部皮肤肿胀,以持续性剧烈疼痛为特点,便血量少.肛隐窝炎出血量少,常伴有少量粘液,病员常感肛门不适,随后有烧灼感或疼痛,排便后加重,数分钟后即消失.  引起便血的原因常见的有下消化道疾病,全身性疾病及上消化道疾病.肛门痔病,损伤,消化道炎症,肿瘤,血管病变等均是导致便血的常见原因,某些急性传染病,肠道寄生虫病,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以及维生素缺乏等全身疾病也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各种原因的便血情况也有所不同.因此,临证时应结合患者的年龄,便血的性状,出血的方式,量及发生发展过程等因素加以考虑.生活中的禁忌:1.忌烟酒,剌激之物.烟酒或剌激性食品可加重肠粘膜充血水肿,使便血加重,故便血的患者治疗期间应忌烟酒,宜食清淡易消化食品.  2.起居调养.便血的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便血量大者要卧床休息,吃流食或少渣饮食,必要时应禁食,以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  3.忌用活血药.便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活血化瘀药,以免造成出血不止的现象.另外,一些高血压,动脉硬化,栓塞的病人常年服用活血化瘀药,如丹参片,阿司匹林及某些抗凝药等,当出现便血时应暂缓使用活血及抗凝药,否则止血效果不佳.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希望能帮上您的忙,并祝患者早日好转!

    2016-06-15 10:22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痔疮和直肠癌的判断   由于痔疮和直肠癌的发病部位相似,直肠癌和肛管癌二者有些症状交叉或不典型时,二者临床诊断常相混,错误的诊断并非少见,把肛门直肠症状的疾患诊断为痔,延误直肠癌的治疗.诊断另一错误是某些肛门出血症状的直肠癌病,误诊为痔疮.尤其二者伴存时,检查发现有痔后,即满足痔的诊断和治疗,而长时间不能得出全面的正确诊断.如果对初步印象为痔的患者,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检查,就可以防止许多诊断上的错误.  1.痔疮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而直肠癌的患者多是中年人或老年人.  2.痔疮患者的大便有血,这是因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下来,因此与粪便不相混合,更没有粘液存在.而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则常混有血液,粘液和浓液,而且大便的习惯会明显改变.大便的次数增多,还伴有里急后重的感觉.倘用药后腹泻仍不能减轻,便应该特别留意了.  3.用手指伸入肛门内检查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大部分的痔疮和直肠癌都是发生于手指可以触及的部位.如果用手指由肛门伸入触之,感到内部有一些凸起的小粒则为痔疮.如果感到肠内有菜花硬块或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的溃疡,并发现肠腔狭窄得仅能容纳一个手指;检查后,指套上沾有血液,浓液和粘液者,则极可能患上了直肠癌,应该快去医院就诊,以免错失治疗机会.  痔疮和肛裂的判断   肛裂多数伴有哨兵痔,特别是被长期忽视肛裂病症的患者,发展为陈旧性肛裂后,常同时伴有外痔,内痔,这时两者在肛门外的表征基本相同.所以,了解肛裂和痔疮的区别,提高肛肠异常的警惕意识对治疗大有裨益.  从病理看肛裂和痔疮的区别  肛裂是以肛管皮肤裂口,肛管溃疡,难以愈合为主要表现.  痔疮则是由于肛门周围静脉形成静脉曲张,静脉血管团,以及直肠下端粘膜滑动而形成的.  从症状看肛裂和痔疮的区别  1.肛裂以疼痛,便血为主.痔疮以出血为主,只有外痔发炎肿胀时,痔疮才会剧痛.  2.肛裂可见肛管皮肤裂开,而痔疮则无.在肛门指诊时,即可确定,但肛裂者多不可进行肛门指诊,或者窥器检查;  3.肛裂多伴有肛乳头肥大,肛乳头瘤,而痔疮则不伴有肛乳头肥大或乳头瘤;  4.肛裂者,肛门外观可见狭窄,而痔疮患者则多见内痔脱出,外翻.痔疮治疗的7个误区   痔疮发病率达70%-80%.民间有“十人九痔”之说.然而,对此常见症,人们往往还有许多误解.   1.一次注射,永不复发  这是一些不负责的广告词中经常出现的,说的是采用内痔硬化剂注射治疗,不会再复发.事实并非如此,内痔硬化注射疗法,有时可止血半年,但永不复发却是骗人之说.  2.十人九痔,无需去治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无需治疗是指没有表现出症状的痔疮,而一旦有了出血,脱出,疼痛等症状,却拖延不治,只能加重自身痛苦,也给健康造成危害.   3.痔疮会发生癌变  这种说法使一些痔疮患者扰心忡忡.其实,现代医学至今尚末证实痔疮有癌变的可能,不必为此忧虑.不过,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与痔疮相似,有时会导致直肠癌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应引起注意.   4.痔疮手术可致大便失禁  手术治疗痔疮,若医生处理不当,手术时损伤肛门括约肌可导致大便失禁,这属于手术后遗症范畴.  5.痔疮好复发,手术也没用  不对.痔疮虽然是一种复发率较高的疾病,但绝不是不需要手术.有些痔疮症状严重,治疗困难,只有通过手术才能达到临床治愈,而且只要注意术后保健,便可防止复发.   6.冷冻治疗好,应首选  现代冷冻技术治疗痔疮确实为痔疮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而且疗效较好.但冷冻治疗只适于内痔,而且术后因组织坏死,有时导致大出血.因此,是否选择冷冻治疗应根据病情而定,最新的方法未必是最好的方法.  7.甲鱼可治疗痔疮  对于静脉曲张性混合痔,或出血性内痔,吃甲鱼有一定疗效,但对于结缔组织性外痔,吃甲鱼则毫无作用.

    2016-06-15 10:29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和你谈谈“便血”。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1)病因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1.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2.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3.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2)救护措施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如何挂号就诊: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3)以下介绍几则成功治疗“便血”食疗偏方、秘方:1.取鲜荷蒂(即荷叶中心部分)去茎5个。将其洗净,煎碎,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取汤,酌加冰糖少许,温饮,每日2--3次。本方适用于湿热蕴结所致便血。2.用花椒若干,冬瓜皮少量。将花椒炒黄,与冬瓜皮共研末,每服1--2克,每日3次。本方对便血有效。3.取人参、三七各3克,云南白药0.5克。前两味研为细末,同云南白药同服,每日服3次。本方适用于便血量多者。4.用豆腐渣、红糖各适量,食油少许。用热油将豆腐渣翻炒至焦脆,晾干,研末。每服10克,每日2次,用红糖水送下。本方适用于长期便血,久治不愈者。5.取苍术15克,熟地12克,五味子、干姜各3克。水煎服,1日l剂,分2次服。本方适用于腹中隐痛之便血者。6.用槐花15克,神曲30克,白酒50克。前两味加入白酒炒黑,然后水煎,每日服2次。本方适用于便血量多者。7.取早莲草6克。焙干研末,米汤送服。本方适用于先便血后大便者。8.用黄芩炭、旱莲草各5克。共研细末,开水送服。本方适用于便血鲜红者。9.取西瓜籽100克。加水煎汤,每次饮1碗。本方清热降火,适用于便血。10.用金针菜50克,木耳15克,头发灰10克。将前两味加水两碗,煮至一碗,冲人头发灰于碗内,食菜饮汤。本方清热解毒,适用于大便出血。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2016-06-15 10:37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开塞露没事的总比使劲上厕所解不出来好那样腹压太大容易早产的我从五个月开始只要便秘就用开塞露一直挺好的大夫也说可以用我同事后期比我还严重直接一次买一大盒子在家备着现在生完就好了

    2016-06-15 10:44
专家咨询 更多>
王俊颖

王俊颖 / 医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型便秘、肠炎等疾病,手法独特,颇受患者满意。此外,在内痔、外痔、混合痔、肛周脓肿、直肠粘膜脱垂等肛肠疾病的诊治上也独有心得

预约挂号
郑卫华

郑卫华 / 主任医师

擅长:在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从事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30多年。擅长胃、肠、肝、胆、胰等消化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治。能娴熟地进行电子胃镜、无痛性电子肠镜的检查及治疗:如胃肠息肉内镜摘除,内镜下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及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硬化剂治疗,食道狭窄扩张术及放置支架,贲门失弛缓扩张治疗,经内镜取出上消化道异物等各项内镜下治疗。对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等都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预约挂号
郑佳冰

郑佳冰 / 副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于各类脾胃病、消化病疑难杂症的诊治及亚健康的调理与保健

预约挂号
医院问答 更多>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包头世纪泌尿专科医院 2023-12-18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平顶山儿科医院 2024-01-24
脑缺氧会嗜睡吗?

脑缺氧会嗜睡吗?

内蒙古精神病医院 2024-01-28